综合性学习。(6分)

最近两年,“二维码”作为新鲜事物走进大众视野。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根据所给材料,给“二维码”下定义。(2分)

材料 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显示出来。

  二维码是一种

黑白相间的图形。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出“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的两个优势。(2分)

材料一

类 型

一维码

二维码

数据容量

大约20字符

大约2,000字符

数据密度

1

20-100

材料二 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造成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优势一:          

优势二:          

(3)某同学要制作展板介绍二维码的应用,下列材料可选用的两则是            。(2分)

材料一 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存入你的通讯录,不用再进行复杂地输入。

材料二 超市购物,扫一下食品二维码标签,食品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时间等信息就会映入眼帘,产品基本实现了全程透明,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得以保障。

材料三 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

答案:(1)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

(2)(优势一:)存储的信息容量大。(优势二:)具有纠错功能。

(3)材料一 材料二

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土地滋养了万物,哺育了我们,有谁能离开它呢?2013年6月25日是我国第23个土地日,在它来临之际,梦想中学八年级开展了一次“脚踏一方土”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晓耕地现状。2008年我国为应对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__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战略决策。实际状况如何呢?请阅读某同学搜集的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材料,概括出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点。(3分)

2003年底,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耕地面积为18.51亿亩,比1996年减少1亿亩,平均每年减少了1 400多万亩。2005年,国土资源部公布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了542.4万亩。2009年初,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又比上一年度减少了29万亩。

变化的特点是:

(2)履节约行动。耕地在减少,生存受挑战。然而,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惊人。不久前,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光盘行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李老师将珍惜土地与“光盘行动”结合,只拟写了一幅标语的前半句,请在下列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组成后半句,与前半句基本相对。(4分)

备选词语:光盘行动 开启 践行 勤俭人 收藏 节约风

前半句:珍惜土地资源心怀感恩情

后半句:

答案(示例):(1)我国的耕地面积从2003年来在逐年减少(或:2003年前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得快,其后每年的耕地面积减少得慢)(意思接近即可)

(2)践行光盘行动开启节约风(或:开启光盘行动践行节约风)

综合探究(6分)

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2分)

另类 菜鸟 迷你 草根 热卖

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2分)

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对他的孙女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探究发现:

活动三: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2分)

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哦,我明白了!

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学生: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⑴(2分)活动一:另类:特殊(与众不同)   菜鸟:新手    迷你:袖珍(小巧)  草根:平民(普通百姓)  热卖:畅销

⑵(2分)活动二:如: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旧词语消失,新词语不断出现。②新词语的传播速度很快。③使用新词语应规范,否则会产生交流障碍。(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⑶(2分)活动三:例:“包装”,原指包裹东西,现在又有了对人或事物进行装扮、美化的意思。如,没有演出公司的大力包装,小沈阳也许还只是一个唱二人转的普通演员。“充电”,原指补充电力,现在又有了培训学习的意思。如,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不断充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山寨”,原指山中村寨,现在又有了仿制的意思。如,三星公司刚推出一款新开发的手机,没多久它的山寨版就在市场上出现了。(解释词语含义1分,举例1分)

综合性学习。(5分)

“爱”是用心去帮助,是尊重,是理解。某中学学生会决定利用假期完成一份“爱心行动调查”的报告。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同根同源,草根慈善】

小方在整理材料时被下列人物的善行深深感动,想写一篇标题为“同根同源,草根慈善”的报道。请你根据标题及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帮助她筛选出撰写这则报道的关键信息。(至少写三个)(3分)

材料一 新中国百位感动中国人物——天津老人白方礼,他连续十多年靠自己登三轮车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92岁病逝,他用破旧的三轮车踏出了中国人的善良与无私,他用瘦弱的脊梁挑起了莘莘学子的希望。

材料二 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百大人物——台湾卖菜老妇陈树菊,她持续数十年,以自己的微薄收入向各类机构捐献了近32万美元的善款。她认为:“慈善只是舍得与不舍得而已”,“钱要给最需要的人才是最有用的。”

答:

(2)【辩论交流,心灵提升】

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时代;有人说,这是一个冷漠自私的时代,假如你是辩论的一方,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有事例,有阐述。(2分)

答:

(1)答案:行善,不在于职业与收入;让人感动的是他们那颗善良的心;关爱他人,不在口头,而在行动;平凡之人,也一样可以让人铭记。

(2)答案:示例一:我认为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时代。南京公交司机车内猝死,死前打开警示灯将车停靠路边,这说明我们的身边好人多,有社会良知与爱心的人多。

示例二:我认为这是一个冷漠自私的时代。广州两岁的小悦悦在遭受两辆车的无情碾轧之后,路过的人竟无一人援手相救。这反映出我们的社会道德意识薄弱,人们的爱心缺失。

我们学校正在开展“让爱心在行动中成长”暨“做文明复中人”的活动,请你就其中的一个方面,策划活动步骤,并拟写一句爱心箴言或者做文明复中人的宣传标语。(8分)

活动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爱心箴言或者宣传标语:

略。

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

献出一份爱心,播下一片希望。

综合性学习。 “环保” 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 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某 班同学举行了题为“我的环保行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 活动一: 实地观察)留心观察学校周边的农村或社区环境, 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的状况, 并把令你感受最深的情景,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绘出来。(2 分)

(活动二:献计献策)请为解决当地环境保护问题献出你的锦囊妙计。(不少于两条)(2 分)

我的计策一:

我的计策二: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答题。(2分)

一个经理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的年龄加起来等于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起来等于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已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能确定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只有一个女儿的头发是黑的,然后这个下属就知道了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请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2,2,9;因为只有36 = 6 ×6×1   36 = 9 ×2 × 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l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3分)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2分)

(3)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2分)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1)示例一: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示例二:反对,开设国学教育课,会加重我们的学习负担。

(2)示倒一: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我们盛到无比自豪。

示例二:外国人如此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

(3)示例一:《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示例二:《西游记》——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聆听一曲降妖伏魔、百折不挠的赞歌。

校文学社针对八年级同学征集对联一副,要求根据第六单元课文内容及作者写出下联。请你参加这次活动,并把你的答案写在下面。(2分)

上联:邹忌婉言进谏讽齐王 下联:

 祖逖誓师北伐展大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