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0分)

八年级举行“长城·文明”系列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诗】长城是华民族的图腾,华夏文明的象征,请写出一句与长城有关的古诗句。(2分)

【歌】“起!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国歌的“长城”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画】2013年10月6日,黄金周第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产生垃圾共计109吨。右图为志愿者背着装有垃圾和塑料瓶的袋子下山。

请根据画面内容补出下联。(2分)

丢杂物损个人形象,

【话】2013年10月1日起《旅游法》正式施行,对于刻画、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可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围绕《旅游法》的出台,完成以下两道题目。

(1)《旅游法》,对故意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予以处罚,对此,你的看法是(2分)

(2)假如在八达岭长城景区,你遇到一位六旬老爷爷因为刻下“到此一游”正与执法人员发生争执,请你用委婉的语言劝阻他。(2分)

【诗】(2分)撩乱边愁听不见,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衰鬓已先斑。(陆游)

【歌】(2分)长城是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战争年代,长城精神激励我们同仇敌忾、抵御外辱,求得民族的解放;新时期,长城精神激励我们同心同德、自强不息,实现民族的复兴梦!

【画】(2分)略。示例清垃圾展社会风范

【话】(1)(2 分)太好了,我们可以用《旅游法》规范游客行为,督促游客保护文物、文明出游;同时我们也要多宣传教育,加强执法力度,以提民众文物保护的意识。

(2)(2分)略。示例爷爷,您好!国家正式出台法令,对故意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予以处罚,说明文物古迹遭到破环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了,长城是国家级文物,是向世界展示我们国人素质的窗口,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好好保护,别人会嘲笑我们的。您说,对吗?

阅读下列三首“中国风”歌曲的部分歌词,完成问题。(6分)

材料一: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周杰伦《东风破》)

材料二:烽烟起寻爱似浪淘沙,遇见她如春水映梨花。挥剑斩天涯相思轻放下,梦中我痴痴牵挂。(张杰《天下》)

材料三:离愁能有多痛,痛有多浓,当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心碎了才懂。(林俊杰《江南》)

⑴初二(1)班准备搞一次“中国风”歌曲欣赏活动,活动中将欣赏以上三首歌曲。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少于80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有人对“90后”的中学生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开始感受古典诗词之美,从电视剧里阅读《三国演义》、《西游记》的现象觉得愤慨,认为这是社会审美能力的丧失。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要点:有合适的称呼得1分,能较好体现这次活动的主题得1分,语言表达流畅、有鼓动性得1分,共3分。例: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中国的古典文学意蕴丰富、文辞优美。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开展一次“中国风”歌曲欣赏活动。就让我们在悠扬婉转的旋律中开始我们的欣赏之旅,一起来享用这古典文学的饕餮盛宴吧!

   ⑵要点:能明确表明自己的看法得1分,阐述理由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得1分,语言表达流畅得1分,共3分。言之成理即可。例:我认为这种看法太绝对。我们中学生感受古典文学之美的途径多种多样,首先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从课堂上了解古典文学,其次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中国风”歌曲、影视作品来加深对古典文学的体会。但是完全用歌曲、影视作品来代替书本的阅读,这是不可取的。

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文化成都”的小册子,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4分)

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 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

栏目三:__ ___________ 栏目四:_____________

探访名胜古迹,品味民俗风情

有感而发补对联 请为给出的上联补写一个恰当的下联。(4分)

上联: 规规矩矩写字 下联:

示例一  认认真真作文    示例二 堂堂正正做人   示例三 明明白白说话

综合性学习。(7分)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1)根据以上文字,概括“中国梦”的含义:

  。(2分)

(2)同学们围绕“中国梦”拟出了上联,请你在横线上用行楷字体补全下联。(2分)

上联:神州盛世放飞中国梦

下联:华夏伟业         

(3)请根据示例,阐述你的“中国梦”。(3分)

示例:

工人:工作稳定,生活安宁,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农民:种好田地,有个好收成,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土地,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学生:

答案:(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示例:开拓复兴路、唱响复兴曲、奏响民族歌…… (3)示例:学习成绩优异,学到真本领,造福社会,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句式相近,符合题意即可)

综合性学习。(6分)

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的“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 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2分)

答: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答: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做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2分)

答:

答案:(1)阅读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都很重要。

(2)①示例一: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示例二: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②示例:童将军(童老),您好!久闻您喜好读书,非常敬慕。我校即将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想请您去做报告,为全校师生指点迷津。我们恭候您的光临!

综合运用。(8分)

  2013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2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

(2)【调查读书现状】

读书现状调查表

 学段

调查项目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2分)

(3)【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4分)

①向校长提建议:

  (2分)

②向同学提建议:

  (2分)

(1)答案(示例):好书让学识变得渊博 好书让思维变得缜密

(2)答案: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3)答案:①校长您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

②同学,俗语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读书要有所选择,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入手。

综合性学习。(5分)

2013年,一个热词口耳相传:光盘。这不是电影碟片,而是吃得光光的盘子。我搜集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 2013年1月16日,徐侠客在腾讯微博发出“光盘行动”的倡议,号召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微博一经发布得到__、王郁松等名人和《人民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等媒体的广泛响应,1月22日《新闻联播》报道了该活动的倡议,随后很多餐饮行业也推出多项反浪费措施,鼓励把没有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光盘行动”体现了人们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材料二

(1)请为“材料一”拟个标题。(2分)

答: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漫画内容。(3分)

答:

答案:(1)“光盘行动”的倡议得到广泛响应

(2)一男子正在吃饭,一女子吃完饭后俯身捡地上的饭粒,画面的右上角写着“珍惜粮食”四个字。

综合性学习。(7分)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

项目

每天

都上

网的

学生

平均

每天

上网

2小时

10岁

以前

“触网”

聊天

交友

看动

漫、电

影,下

载音

玩网

络游

学习、

写日

记博

所占

比例

82.9%

70.4%

61%

29.1%

49.8%

40%

58.3%

另据报道,去年10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的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材料二 漫画(无题)

材料三 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以上材料引自互联网)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3分)

答:

(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其寓意。(2分)

答: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2分)

答:

答案:(1)①中小学生上网的两个主要目的是娱乐与学习。②中小学生“触网”的年龄大大提前。③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都上网。

(2)这幅漫画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孩子沉迷网络(玩电脑),家长只顾自己娱乐;家长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却没有为孩子树立榜样。(意近即可)

(3)示例:乐乐,手机游戏确实很好玩(很精彩),我也很喜欢,但我们也不能过度啊。长时间沉迷其中,既会伤害身体,又会影响学习,还会淡漠亲人间的感情(疏远亲人间的距离),甚至还可能会误入歧途,你说呢?

综合性学习。(6分)

最近两年,“二维码”作为新鲜事物走进大众视野。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根据所给材料,给“二维码”下定义。(2分)

材料 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显示出来。

  二维码是一种

黑白相间的图形。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出“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的两个优势。(2分)

材料一

类 型

一维码

二维码

数据容量

大约20字符

大约2,000字符

数据密度

1

20-100

材料二 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造成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优势一:          

优势二:          

(3)某同学要制作展板介绍二维码的应用,下列材料可选用的两则是            。(2分)

材料一 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存入你的通讯录,不用再进行复杂地输入。

材料二 超市购物,扫一下食品二维码标签,食品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时间等信息就会映入眼帘,产品基本实现了全程透明,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得以保障。

材料三 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

答案:(1)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

(2)(优势一:)存储的信息容量大。(优势二:)具有纠错功能。

(3)材料一 材料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