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活动专题。(8分)

  本次语文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老师请你策划本次活动,试完成下列问题。

①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流程。(2分)

                                        

 ②写出描写春天的成语、谚语各两个。(2分)

                                        

 ③仔细品味图画意境,为之配一完整的古诗句。(1分)


                                        

④欣赏图画,发挥想像力,写一段描摹图画意境的文字,不少于80字。(3分)


                                        

①第一步:编辑“自然日志”,了解二十四节气,观察丰地的动植物的生长和活动的情况。搜集相关的谚语。 第一步:谱一曲春天的赞歌:收集赞颂春天的文学作品,如古诗词、散文,反思诵读,用心体验,写出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第三步:创作 “诗画” 一幅,或以诗配画或以画题诗,互相切磋,品评揣摩。  ②

示例: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立春落雨至清明。  ③示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④春雨是无色透明的,它清洗得树木更葱郁,青草更鲜嫩。土地被春雨浸湿,泛出缕缕清香,弥漫不散。荡漾的湖面,被激起一圈圈波纹。叶尖、草梗,挂着滴滴晶莹的水珠,当雨住日出时,反射出七彩的光华,宝石一般。

在“寻觅春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联组找了一幅很美的对联,上联是:梨花院落溶溶月,你从下面备选项中找出的下联是:( )(2分)

A:丁香初绽悠悠云 B:带水芙蓉点点雨 C:柳絮池塘淡淡风 D:榆鞭临窗片片窗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工而成的影视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能反映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的主要信息。(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用中英文面向全球开播,它是我国首个覆盖国内外的纪录片专业频道。近三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美丽中国》《辛亥》《舌尖上的中国》《归途列车》等多部电视纪录片精品,涉及自然地球、历史人文、社会现实等题材。近几年,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仅有20部左右,这与电影故事片每年数百部的产量相比还很不协调。

主要信息:

8.《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5分)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究结果:

9.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走近中国纪录片”。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走近中国纪录片”意义的副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副标题:

[182c2ce709af290a.jpg]

 

学校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8分)

活动一 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途径。(4分)

【材料一】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条法令:任何酒店、餐馆都不得随意倒掉客人吃剩下的食物。将那些还可以食用的食物倒掉,就是一种犯罪。

【材料二】法国为防止粮食浪费,推出反浪费计划,从细节着手,提供节约粮食的好政策与好方法,签订全国反浪费公约。

【材料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古训传达的是对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

【材料四】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网友们发起“不剩饭菜,晒吃光后的餐具”的“光盘行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示例:我选材料四,探究结果:运用公共媒体进行宣传。

我选 ,探究结果:

我选 ,探究结果:

活动二 下面是人们就餐桌上讲排场的现象编的顺口溜,有人反其意,另写了一则反对餐桌浪费的顺口溜,请你把它补充完整。(4分)

奢华高档,才够诚意;多多点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算阔气。

经济实惠,就显真情;

[85dcab6a49912192.jpg]

综合性学习(含25—28题,共7分)

初三年级开展了“多彩的语文世界”专题活动,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走进文学名著

23.他是一个小庄园主的儿子,从小就喜欢旅游。他旅游过“小人国”和“大人国”,经历一番历险,最后终于回到了英国。他的名字是 ,这部作品的名字是

,小说的作者是 (国名)的 。(2分)

话说风流人物

24.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活动中,同学们各显神通,有同学出示了这样一份表格,请你根据提示,补充一个人物把表格填写完整。(注意:各项内容不要和范例雷同)(2分)

风流人物

人物特点

与人物相关的事迹

与人物相关的成语、俗语、谜语或古诗文

李白

博学多才蔑视权贵

让高力士脱靴

杨国忠磨墨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了解气象物候

25.在学习“气象物候”专题的小组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2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了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走进多彩广告

26.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留心观察街上的店名,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它们语言简洁,内涵丰富。请你任选一句说说店名的含义。(1分)
(1)“好又多”(超市名)
(2)“文乐书店”(书店名)

23、格林佛  《格林佛游记》  英    江奈生·斯威夫特或斯威夫特

24.略

25. 答: “雁”,秋天来临,北雁南飞,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表明季节是秋天。 “燕”是春的使者,表明季节是春天 或:“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因为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26.答案要点:(内容相近即可)

(1)写出了超市的东西齐全而且质量好

(2)在书中可以找到无限的快乐。

综合性学习(含24~26题,共8分)

尽管《西游记》和《格列佛游记》产生的年代和地域相距甚远,但在内容和艺术表现方式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请你一起来参加围绕这两部名著开展的活动。

24.《西游记》和《格列佛游记》均以杰出的讽刺艺术名垂世界文学史,下面两个选段分别讽喻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3分)

选段①:一旦哪座城市发生叛乱,或者拒绝像平常一样忠心或缴纳贡奉,国王就有两种可以使他们归顺的手段。第一种手段比较温和,就是让飞岛浮翔在这座城市及其周围土地的上空,使人们享受阳光和雨水的权利被剥夺,当地居民就会因此而遭受饥荒和疾病的侵袭。同时将大石头往下扔,把他们的房屋砸成粉碎。可要是他们依然顽固不化,甚至还想谋反,国王就让飞岛直接落到他们的头上,将人和房屋一起统统毁灭。

选段②:阿傩、伽叶二尊者复领四众,到珍楼宝阁之下,仍问唐僧要些人事。三藏无物奉承,即命沙僧取出紫金钵盂,双手奉上道:“弟子委是穷寒路遥,不曾备得人事。这钵盂乃唐王亲手所赐,教弟子持此,沿路化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望尊者以有字真经赐下,庶不孤钦差之意,远涉之劳也。”

25.美国著名科学家乔治.萨顿在其所作的演讲《科学史上的东方和西方》中说:“实际上科学的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不要忘记我们科学家的灵感来自东方”。有人认为这“种子”和“灵感”指的就是《西游记》,并试图列表证明。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现代科技文明成果

《西游记》里的“科学幻想”

微光夜视技术(如X.光)

火眼金睛

克隆技术

呼风唤雨,驭雷布云

电视或电话

26.“格列佛人体奥妙探索乐园全球巡展”即将开幕,参观者将以小人国国民的身份进入躺在地上的高达20层楼的“格列佛”体内,进行人体器官探索。请你为“格列佛人体奥妙探索乐园”撰写一则广告语,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字数不超过20字)(2分)

综合性学习(共8分)

24.(3分)选段①讽刺暴君暴政。选段②讽刺官吏贪污索贿。(答出一点给1.5分)

25.(3分)分身术(身外身法)   人工降雨(催雨弹)    千里眼或顺风耳(一项即可)

26.(2分)示例:小人国揭开人体奥秘,格列佛化身探索乐园。

                像孙悟空一样钻到格列佛的肚子里吧!

综合性学习(6分)

下面表格是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由此分析中国经济社会有四大积极变化。请仿照例句(4),分析表格中(1)—(3)项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

(1)

人口净增值

1990年-2000年增

1.3亿人

2000年-2010年7390万人

(2)

城镇人口比重

2000年比1990年上升9.86%

2010年比2000年上升13.46%

(3)

人口中文盲率

1990年-2000年为6.72%

2000年-2010年为4.08%

(4)

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

1990年-2000年平均1.41亿人

2000年-2010年平均2.61亿人

例句(4):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使中国市场经济的活力不断增强。

1)人口净增长逐年减少,(1分)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遏制。(1分)

2)城镇人口比重逐渐上升(1分),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1分)

3)人口中文盲率逐年下降,(1分)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1分).略

请根据下列表格提供的内容和数据,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要求与上下文语意保持一致。(3分)

你认为网上讲真话重要吗?

重要

67.4%

不重要

8.5%

无所谓

24.1%

你上网聊天都讲真话吗

22.2%

不是

66.8%

不回答

11%

表一: 表二:

从这两组数据对照中我们可以发现 。上网聊天应该讲真话是网友美好的愿望,可在现实中,网上聊天之言又令人难辨真假。

人们上网聊天讲真话的愿望和实际情况不符(意对即可)

(1)根据所给材料,说说汉字的特征(3分)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使用的语言越来越丰富,今年网络上出现了神马、浮云、给力等词语,对中国一亿多网民而言,这些可是这些年网上最流行的词语。对于这些词语,有人赞同,而有人却反对。你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由。(3分)

探究

(1)特点:A历史悠久;B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本身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可以从汉字的构造中窥视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风谷习惯和思想观念等(或:汉字可以传达丰富的意味);C汉字具有艺术美(或:汉字具有美感)

(2)优点:A网络语言幽默诙谐、风趣生动,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
B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类型,始于输入的简洁,但是又不受其束缚。
C可以丰富表达手段,用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传递微妙感觉。
D形象直观,增强语言的表现能力。在网络中,网民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符号。

缺点:A初出茅庐的人不懂得网络语言的含义,是他们有语言障碍,甚至使他们无法沟通,而且,有部分网络语言是粗言秽语.

B网络语言不是大众化语言,毕竟没有在全社会流通,会使很多人一头雾水.

C网络语言的随意性与多变灵活性会使汉语产生极大的窘境会使青少年的语言贫乏单调,失去了青少年语言的朝气和亲和力.

专题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8分)

结合“汉字”专题的学习,完成下列任务。

(1) 汉字有着其他文字所没有的独特魅力,例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就是运用汉字元素设计的,主图案由北京的“京”字变形而成。右面的图片足某体育项目的会标,请你说出它的妙处。(2分)

(2) 班级要组织字谜游戏。你的任务是仿照教材中“甜咸苦辣各味皆备”

(谜 底:口)的方式,从“木”“心”“二”“人”中选一个字为谜底,用“××××××

都有”的句式,设计一个谜面。(2+1分)

谜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偶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构成对 偶的下一句。 (注: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扬州名胜很多。如瘦

西湖、何园、个园、史公祠、琼花观等等。)(3分)

平山堂下花似锦,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是划船比赛项目的会标,1分设计者巧妙地将两个划船人的正在进行比赛的姿态设计成一个“比”字,既形象地表明了体育项目的内容,又突出“比赛”的意思。2分(意思对即可)(2)答案示例:杨柳樟槐村村都有  (3)答案示例:瘦西湖畔柳如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