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公共设施遭到人为的破坏,比如公用电话被扯断,汽车座椅上的垫子被拽掉,外墙被乱涂乱抹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感到心痛。要改变这种现状,让市民培养自己的公德意识,就需要我们的大力宣传。同学们,请你拿起笔,用你最动情的笔墨,写一段爱护公物的宣传语。(不少于100字)

综合实践略

新型中考题

你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你经历了下面—些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

20.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 (3分)

21.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4分)

22.事后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他请你做些修改: (5分)

①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年级(一)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活动。②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晚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③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 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晚会过后,该班同学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1)句①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 ”一词改为“ ”。

(2)句②中,词语“ ”使用不当,应改为“ ”。

(3)句③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 ”。

23.晚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上学路上;邻班一位同学问你:“学习这么紧张,花那么多时间搞活动,划得来吗?”请你用一两句话得体地回答他的提问,表明你的看法。(3分)

21.(4分)示例:①伴着生活的优美旋律,我们荡着双桨,度过了难忘的三年;带着美好的憧憬,我们走向明天。但不管走到哪里,我们坚信:友谊永存我心,友谊地久天长!(下面请欣赏舞蹈“友谊地久天长”) ②“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优美旋律勾起我们不尽的回忆,我们共度了一段难忘的岁月,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份友谊将伴着我们走向明天!(下面请欣赏舞蹈“友谊地久天长”)(答案不限于此。内容不能承上启下的,扣2分;语言不够简洁的扣1分;感情不够饱满的扣1分)22.(5分)(1)活泼;活跃;(2)各逞其能 各显其能  (或“各尽其才”等);(3)合唱;(每空1分)23.(3分)示例:①你可以有不同看法,不过我感到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②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我觉得有一个好的心态更重要。③复习时间是受到影响,但我和很多同学都觉得这类活动挺好的。

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8分) (湛江中考题)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汉字汉语和中国古代的许多作品中出现得十分频繁,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笼”、“珑”这些例字后,再写出以“龙”为偏旁的汉字4个。(2分)

答: 笼、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望子成龙”、“龙马精神”两个成语后,再写出含有“龙”字的成语4个。(2分)

答:望子成龙、龙马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介绍名著《西游记》里与“龙”有关的一个故事。(不超过5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例字:拢栊咙咙陇胧陇泷垅庞宠茏砻聋垄(每写对两个得1分,每写对4个得2分) (2)“龙”成语:叶公好龙;群龙无首;车水马龙;乘龙快婿;乘龙佳婿;画龙点睛;活龙活现;来龙去脉;老态龙钟;龙争虎斗;虎斗龙争;人中之龙;生龙活虎;攀龙附凤;龙腾虎跃等(每写对两个得1分,写对4个得2分) 注意:(1)与(2)可合起来计算,只写对一个不得分,对两个给1分,对4个得2分,对8个给4分:(1)(2)题的答案若有超过4个的只按前4个评分。(3)如“哪吒闹海”  、“东海龙王”、“小白龙”等故事,从故事是否相对完整、达是否简明通顺两方面按优、良、一般、较差分别评4、3、2、1——-0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桂林市中考题)

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

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客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1)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 (1分)

(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2分)

(1)不少中国人在重视外语学习的同时,轻视了母语的学习(1分)(意思相近即可)。(2)学好母语是热爱祖国的表现。要学好外语,必须首先学好母语。(从这两个角度任何一方谈都可得2分,但必须突出学习母语的重要性)。

语文实践活动专题。(8分)

  本次语文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老师请你策划本次活动,试完成下列问题。

①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流程。(2分)

                                        

 ②写出描写春天的成语、谚语各两个。(2分)

                                        

 ③仔细品味图画意境,为之配一完整的古诗句。(1分)


                                        

④欣赏图画,发挥想像力,写一段描摹图画意境的文字,不少于80字。(3分)


                                        

①第一步:编辑“自然日志”,了解二十四节气,观察丰地的动植物的生长和活动的情况。搜集相关的谚语。 第一步:谱一曲春天的赞歌:收集赞颂春天的文学作品,如古诗词、散文,反思诵读,用心体验,写出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第三步:创作 “诗画” 一幅,或以诗配画或以画题诗,互相切磋,品评揣摩。  ②

示例: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立春落雨至清明。  ③示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④春雨是无色透明的,它清洗得树木更葱郁,青草更鲜嫩。土地被春雨浸湿,泛出缕缕清香,弥漫不散。荡漾的湖面,被激起一圈圈波纹。叶尖、草梗,挂着滴滴晶莹的水珠,当雨住日出时,反射出七彩的光华,宝石一般。

在“寻觅春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联组找了一幅很美的对联,上联是:梨花院落溶溶月,你从下面备选项中找出的下联是:( )(2分)

A:丁香初绽悠悠云 B:带水芙蓉点点雨 C:柳絮池塘淡淡风 D:榆鞭临窗片片窗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工而成的影视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能反映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的主要信息。(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用中英文面向全球开播,它是我国首个覆盖国内外的纪录片专业频道。近三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美丽中国》《辛亥》《舌尖上的中国》《归途列车》等多部电视纪录片精品,涉及自然地球、历史人文、社会现实等题材。近几年,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仅有20部左右,这与电影故事片每年数百部的产量相比还很不协调。

主要信息:

8.《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5分)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究结果:

9.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走近中国纪录片”。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走近中国纪录片”意义的副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副标题:

[182c2ce709af290a.jpg]

 

学校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8分)

活动一 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途径。(4分)

【材料一】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条法令:任何酒店、餐馆都不得随意倒掉客人吃剩下的食物。将那些还可以食用的食物倒掉,就是一种犯罪。

【材料二】法国为防止粮食浪费,推出反浪费计划,从细节着手,提供节约粮食的好政策与好方法,签订全国反浪费公约。

【材料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古训传达的是对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

【材料四】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网友们发起“不剩饭菜,晒吃光后的餐具”的“光盘行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示例:我选材料四,探究结果:运用公共媒体进行宣传。

我选 ,探究结果:

我选 ,探究结果:

活动二 下面是人们就餐桌上讲排场的现象编的顺口溜,有人反其意,另写了一则反对餐桌浪费的顺口溜,请你把它补充完整。(4分)

奢华高档,才够诚意;多多点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算阔气。

经济实惠,就显真情;

[85dcab6a49912192.jpg]

综合性学习(含25—28题,共7分)

初三年级开展了“多彩的语文世界”专题活动,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走进文学名著

23.他是一个小庄园主的儿子,从小就喜欢旅游。他旅游过“小人国”和“大人国”,经历一番历险,最后终于回到了英国。他的名字是 ,这部作品的名字是

,小说的作者是 (国名)的 。(2分)

话说风流人物

24.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活动中,同学们各显神通,有同学出示了这样一份表格,请你根据提示,补充一个人物把表格填写完整。(注意:各项内容不要和范例雷同)(2分)

风流人物

人物特点

与人物相关的事迹

与人物相关的成语、俗语、谜语或古诗文

李白

博学多才蔑视权贵

让高力士脱靴

杨国忠磨墨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了解气象物候

25.在学习“气象物候”专题的小组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2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了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走进多彩广告

26.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留心观察街上的店名,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它们语言简洁,内涵丰富。请你任选一句说说店名的含义。(1分)
(1)“好又多”(超市名)
(2)“文乐书店”(书店名)

23、格林佛  《格林佛游记》  英    江奈生·斯威夫特或斯威夫特

24.略

25. 答: “雁”,秋天来临,北雁南飞,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表明季节是秋天。 “燕”是春的使者,表明季节是春天 或:“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因为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26.答案要点:(内容相近即可)

(1)写出了超市的东西齐全而且质量好

(2)在书中可以找到无限的快乐。

综合性学习(含24~26题,共8分)

尽管《西游记》和《格列佛游记》产生的年代和地域相距甚远,但在内容和艺术表现方式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请你一起来参加围绕这两部名著开展的活动。

24.《西游记》和《格列佛游记》均以杰出的讽刺艺术名垂世界文学史,下面两个选段分别讽喻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3分)

选段①:一旦哪座城市发生叛乱,或者拒绝像平常一样忠心或缴纳贡奉,国王就有两种可以使他们归顺的手段。第一种手段比较温和,就是让飞岛浮翔在这座城市及其周围土地的上空,使人们享受阳光和雨水的权利被剥夺,当地居民就会因此而遭受饥荒和疾病的侵袭。同时将大石头往下扔,把他们的房屋砸成粉碎。可要是他们依然顽固不化,甚至还想谋反,国王就让飞岛直接落到他们的头上,将人和房屋一起统统毁灭。

选段②:阿傩、伽叶二尊者复领四众,到珍楼宝阁之下,仍问唐僧要些人事。三藏无物奉承,即命沙僧取出紫金钵盂,双手奉上道:“弟子委是穷寒路遥,不曾备得人事。这钵盂乃唐王亲手所赐,教弟子持此,沿路化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望尊者以有字真经赐下,庶不孤钦差之意,远涉之劳也。”

25.美国著名科学家乔治.萨顿在其所作的演讲《科学史上的东方和西方》中说:“实际上科学的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不要忘记我们科学家的灵感来自东方”。有人认为这“种子”和“灵感”指的就是《西游记》,并试图列表证明。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现代科技文明成果

《西游记》里的“科学幻想”

微光夜视技术(如X.光)

火眼金睛

克隆技术

呼风唤雨,驭雷布云

电视或电话

26.“格列佛人体奥妙探索乐园全球巡展”即将开幕,参观者将以小人国国民的身份进入躺在地上的高达20层楼的“格列佛”体内,进行人体器官探索。请你为“格列佛人体奥妙探索乐园”撰写一则广告语,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字数不超过20字)(2分)

综合性学习(共8分)

24.(3分)选段①讽刺暴君暴政。选段②讽刺官吏贪污索贿。(答出一点给1.5分)

25.(3分)分身术(身外身法)   人工降雨(催雨弹)    千里眼或顺风耳(一项即可)

26.(2分)示例:小人国揭开人体奥秘,格列佛化身探索乐园。

                像孙悟空一样钻到格列佛的肚子里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