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说话。(4分)

小刚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李大爷说:“小刚,你真可爱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

(1) 你听出李大爷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你是小刚,应该这样回答李大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流动的汉字 (节选)

是谁的目光,虔诚地聚焦在龟甲上,

扭动的符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一刻,你是一盏刚刚点亮的神灯,

笑容中,占卜到了希望。

泰山之巅,一个老人运笔如风,

圆润宛转的小篆若苍鹰飞动。

讴歌着一统天下的伟业丰功。

这一刻,你是一把倚天长啸的铁剑,

荡气万里,观者动容。

永和九年,一篇不朽的文字在兰亭诞生。

飘飘若游云,矫矫若惊鸿,

留给后世多少赞叹与吟诵。

这一刻,你是上苍赐予的一朵奇葩,

旷古绝今,笑傲江湖的飞龙。

13.诗歌第一节中加点的“刚刚点亮”有何表达效果?(2分)

14.请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标题“流动的汉字”中“流动”一词的理解。(2分)

【材料二】

二十九中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南京选拔赛中一举夺魁

3月1日-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南京选拔赛在南京电视台如期举行。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南京市二十九中代表队披荆斩棘、力压群雄,在全市十六支参赛队中一举夺魁!

3月1日,十六支代表队通过抽签分四组进行角逐,赛制采用积分制,每组的前两名可以进入半决赛。29中代表队最终以单场总分最高的成绩,顺利挺进八强。

3月2日上午,晋级的八支代表队分成两组进行半决赛。赛题难度明显提高,对手实力更为强劲,而29中代表队表现依然抢眼,其中一位选手以十题全对的惊人战绩赢得观众一片掌声。最终29中代表队毫无悬念地挺进四强。

当天下午两点,决赛在众人瞩目下开始。29中代表队与南外等三所学校代表队展开了激烈比拼。决赛采用淘汰制,参赛队员一旦答错即被淘汰。当比赛现场只剩下29中和“南外”两支队伍时,场上的焦点全部集中到这两支参赛队小队员身上。南外一名选手苦战三轮,却因把“戴罪立功”的“戴”字中间的“田”误写成“由”而遗憾败北。29中代表队终于战胜劲敌,获得南京市汉字听写大赛的冠军!

15.结合全文说说文中“披荆斩棘”的含义。(3分)

【材料三】

汉字的美学价值

汉字是充满美感的文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还很难找到一种文字能与汉字相抗衡。

汉字有结构之美。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美的底蕴。汉字像建筑物一样,有间架结构,不管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汉字的第一要求就是稳定,不能摇晃倒地。于是,汉字特别讲究协调和平衡。有许多字,实际上是一种对称的结构。汉字的这一特点,成为了书法艺术的基础。

汉字有意象之美。汉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因此,其中充满了一种意象之美。比如,我们平常见到的“哭”与“笑”两个字,不论你用何种字体来写,看上去都会觉得“哭”就是在哭,“笑”就是在笑。一些书法家把一个繁体的龙字写得象一条龙在飞舞,活脱脱是一幅写意的国画。有个舞厅的外面挂了一个“舞”字招牌,活生生是一个女子在独舞。这就是汉字的神奇之处。

汉字有音律之美。汉字一字一音,发音抑扬顿挫,极富美感。中国的诗歌历来是讲究平仄,讲究押韵,讲究节奏的。为什么?因为这样才能把汉字的音律美体现出来。现在一些人写自由诗,根本就不管汉字固有的音律美,诗歌散文化,硬性断句,随意换行,结果不但诗歌的意境受损,而且音律美也丧失殆尽。一首好诗,不但意境要美,而且要有音律美。这样,朗诵时才会激情喷发,感染听众。

汉字有动感之美。汉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它不为形体所拘,即使狂草,我们也可以从其狂放奔放的笔画中欣赏到它的动感之美,领略到深藏于形体背后的中国书法神韵。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正楷,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书,如健步行走的军人;草书,如步履匆匆的商贾;狂草,如跃马酣战的斗士。写得好的汉字,便成了书法,成了艺术精品。

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16.短文共介绍了汉字四个方面的美学价值,作者为什么首先介绍汉字结构之美?(2分)

17.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这段文字可以体现汉字哪一方面的美学价值?(2分)

链接材料:

“重”字一望而沉坠,“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 ——刘湛秋《我爱你,汉字》

18.对以上三则材料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诗人使用第二人称,便于深情地表达了对《兰亭集序》的赞叹、崇敬之情,表达对汉字承载的历史文化的赞美之情。

B.【材料二】中“挺进”、“劲敌”等词语,表达准确,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可读性的特点。

C.【材料三】中画线句是作者通过举例子和打比方,生动具体地说明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体现了汉字的动感之美。

D.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的传承、汉字的研究等内容,阅读这些材料是为了让我们体味汉字之美,从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13.(2分)一是说明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二是生动地说明甲骨文如一盏灯,开启了中华文明之门。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14.(2分)从全诗看“流动”,体现汉字的演变发展过程,(表现了汉字文明、文化、历史的传承);“流动”还意味着汉字生命力永无止境。(答对一点得2分)

15.( 3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角逐,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劲的对手。

16.(2分)结构美是汉字美的底蕴和基础,所以最先介绍。在此基础上介绍汉字的意象美音律美和动感美,更全面地表现汉字的美学价值。

17.(2分)说明汉字的意象之美,因为这些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    18.(3分)B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书写汉字的原因

比例

写信,写日记

12.7%

考试

53.4%

写名字,地址

25.5%

其他

8.4%


材料二:下面表格是对部分成年人近期汉字书写的抽样调查。

材料三:下面表格是对某校九年级学生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

书写情况

比例

字迹辨识不清

15%

字迹潦草

35%

错别字较多

27.5%

字迹工整

15%

字体规范美观

7.5%


材料四:下面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官方微博的两条评论。

@583358068: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我喜欢这个宣传口号,更喜欢这个节目!希望央视坚持下去,让我们的国学绽放光芒。现在的孩子太需要这样有营养的节目了,祝福选手们!

@爱瞎想的孩子: 力挺这个节目。汉字,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汉字书写不仅代表书写能力,更代表着人们心理和情感的一种归宿。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说说反映了什么现象?请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你从【材料三】的表格中发现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请你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两条好的建议。(3分)

问题:

建议:

(3)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说说举办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3分)反映出许多成年人长期不手写汉字,产生“提笔忘字”的现象(1分)。电脑等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生活中需要手写汉字的机会减少(2 分)。

(2)(3分)问题:大部分学生不能做到正确美观的书写汉字(1分)。建议:学习语文,要重视字词学习,准确掌握汉字的形与义;规范正确地书写汉字,多练字,使自己的书写工整美观(2分)。

(3)(2分)可以唤醒大家对汉字书写的关注,提醒大家要多练习手写汉字了,规范书写;有利于孩子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可促进汉字文明的传承;汉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汉字书写不仅代表书写能力,更代表着人们心理和情感的一种归宿。

(答对两点得2分)

语文综合运用((第8小题,含(1)~(3)小题,共6分)

近来,“曲靖因您而美丽,创建因您更精彩”的“四城联创”(创建全国卫生城、园林城、平安城、文明城)活动正在市民中开展。某校小记者游寥廓公园,拍摄到了一组镜头。

镜头一:

【公园餐厅,人们正在享用美食,离席桌上,盘盘剩菜,一片狼藉……】

(1)作为“光盘行动”的响应者,若遇到一位就餐即将离去的中年“剩男”,你将如何劝说他把剩菜打包带走?(2分)

答:                                  

                                    

镜头二:

【公园一角,林深景幽,杆杆劲竹,刻满“××到此一游……”】

(2)面对此景,请从A.组中至少选用三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择一组关联词,写一段话。(65字以内,2分)

A.:美丽  崇拜  陋习  唾骂  保护

B.: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镜头三:

【公园门前的十字路口,4名行人看见红灯已经亮起,看看左右两边没有车驶过,就直接从斑马线上穿过。在绿灯亮起前几秒钟,又有3名行人在车流中穿行……】

(3)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违规行为,请你向交管部门提出两条合理建议。(2分)

                                  

                                  

(1)答题示例:(1)叔叔,您看桌上剩下这么多饭菜,好可惜。如果您能打包带走,既节约又环保,那多好啊!(表达得体、简明、连贯即可。)答题示例:(2)虽然竹上留下了“美名”,但是得到的不是崇拜,而是唾骂。游客的行为既破坏环境,又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实为陋习。美丽曲靖,从你我做起。(符合题干要求、文从句顺即可。)答题示例:(3)①建立违规档案,适度加以曝光。

②对违规者进行罚款或值勤处罚。

③红绿灯设置应科学合理,建议增设警示牌或启降栏杆。

④加大交通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自律意识。

(开放性试题,建议合理即可。)

综合性学习。(6分)

4月16日, 岳西中学1700多名师生,开展了以“绿色环保,文明远足”为主题的“君山一日游”远足活动。下面请回顾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过程:

(1)一路上,我们为了宣传这次活动的意义,向社会展示我们良好的形象,每个班都拟了一些口号,请将本班的口号写一条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来到君山公园,我们参观了不少名胜,请你说出其中最喜欢的一处名胜,并说说喜欢的理由。(2分)

(3)来到学校,我们每个人都谈了这次远足活动的感受,请你把最想说的话写在下面,不少于30字。(2分)

(1)示例①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②打造一流团队,共创美好未来③今天远足累不累,想想当年__④学会生活,学会实践,报效母亲,感恩社会⑤挥动激情,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奋勇拼搏(2)示例①洞庭庙。环境优美,建筑雄伟,据说进庙烧香可以确保平安。②飞来钟。这口古钟有段优美的传说,表达的人们对杨幺起义军的深切怀念和赞美之情。③龙涎井。井口上围一环龙,外围有环状纹饰,井内岩石形象龙舌,泉水从岩石上注入井内,一点一滴,好似涎水。(3)这25公里中包含了快乐、辛苦。但我们成功完成了。我们每个人都是英雄,每个人都是胜利者,每个人都是勇士。

助人为乐曾经是国人一大美德,而今却遭遇尴尬。为此,九年级(一)班举行了一场以“老人当街摔倒,扶还是不扶”为辩题的辩论会,请你参与相关的主题活动。

(1)仔细研读以下三则材料,请提取两条当下人们不愿扶起摔倒老人的原因。(2分)

材料一:2011年9月3日,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直到老人家人赶到才被送往医院。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据《楚天都市报》)

材料二:2011年8月2日,江苏南通的长途车司机殷红彬、乘务员郁维贞在行驶的路上停下车来扶起了一位被撞伤的老太太。事后,老太太指称司机为“肇事者”。但由于殷红彬、郁维贞所开车辆装了监控探头,一看录像,真相大白,司机和乘务员终获清白。老太太家属事后向司机赠送了锦旗。(据央视“新闻1+1”节目)

材料三:新加坡法律规定,被援助者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至3倍的处罚。影响恶劣、行为严重者,则以污蔑罪论处。(据央视“新闻1+1”节目)

(2)在这场辩论中,反方认为老人当街摔倒,不应扶起老人。请你从正方的角度,写一段辩论词。(3分)

(3)假如你是校报的小记者,为宣传驾驶员殷红彬扶起老人的先进事迹,打算电话采访殷红彬,请依据材料二提供的情况,设计一个有价值的问题。(2分)

(1)(2分)①怕被诬陷(“怕被反咬一口”或“怕担风险”) ②没有法律保障(每点1分)

(2)(3分)示例一:我方观点认为应该扶起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说自己的老人倒在地上,我们希望所有看到的人都能来救他,但是当别人的老人倒在地上时,难道我们就没有勇气去搀扶起来?社会呼唤爱的传递,请搀扶起中国人的“爱心”吧! 示例二:我方观点认为应该扶起老人。不要为自己的冷漠找借口。既然旁边有那么多围观者,我们上前扶了总会有人站出来证明我们的清白。何况我们都会老的,如果将来我们老了也遭遇类似情况该是多么的令人不寒而栗啊!(观点正确1分,理由充分1分,语言通顺1分)

(3)(2分)示例一:殷叔叔,您好!请问当时您是出于什么考虑要主动停车去搀扶老人? 示例二:当老人反诬您是肇事者时,您是怎么想的呢? 示例三:假如您的车上没有安装监控探头,今后您还敢去主动扶起老人吗?谢谢您!(2分,称呼问候语1分;问题有价值、切题1分)

综合性学习(10分)

17.教育部发出禁令:凡进入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为此,某中学开展“无烟校园,清新健康”的禁烟宣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图1 图2

⑴ 完成标语。观察图1,请你为图中的空白横幅写一条禁烟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⑵劝告老师。如果你是图2中的小学生,你打算怎样对老师说?(3分)

⑶当小记者。如果你是该校的一名小记者,学校派你采访烟草局局长,请你设计一个采访问题。(2分)

烟草局局长:

⑷修改稿件。有一位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他请你做些修改。(3分)

在学校开展的“无烟校园,清新健康”禁烟宣传周活动中,①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宣传周活动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②有歌舞、合唱、朗诵、相声、小品等。③此次禁烟宣传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全体师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营造了一个健康、清洁的校园环境,而且还拓展了我校健康教育的内涵……

①句中,词序不当,应调整为“ ”。

②句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 ”。

③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 ”改为“ ”。

 (1)修辞方法1分,内容切题1分。示例:营造健康生活,创建无烟校园(对偶)

(2)要有称呼,有礼貌用语,内容切题。(劝阻内容2分,语言得体1分)

示例:老师,您好!现在学校开展创无烟学校活动,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校园内坚决拒绝香烟。而且,吸二手烟,对我们学生也不好。

(3)称呼,有礼貌用语1分,提问切题,切合人物身份1分。

示例:采访烟草局长:局长,你好!烟草业是中国的纳税大户,并且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现在教育部发出禁烟令,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⑷①认真准备与踊跃参与调换    ②删去“合唱”   ③把“增强”改为“提高”

                                                                            

综合性学习(10分)

漫画阅读。

(1)仔细观察右面的漫画,写出其寓意。(3分)

(2)对漫画反映的这种现象,请任选角度发

表你的看法。(4分)

(3)就这一现象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老师作

为采访对象设计一个问题。(3分)

(l)这幅漫画,反映了人们面对摔倒的人,想扶又不敢去扶的心态。

(2)(4分)围绕“扶”与“不扶”发表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扶是应该的,不扶就会被社会道德的谴责,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丑陋的社会现象,变得不敢去扶,只是在一旁抱怨,或是只知谴责别人,而应该继续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去守护心灵至善至美的品格得以传承,不能让人心也倒了。

示例:不扶。现在骗人的情况太多太多了,助人是好事,但是现在很多人丧失了传统美德,做人最起码的底线都没有了,这种情况最好不要扶。如果有其他人看到,可以一起扶。

 (3)(3分)示例:提问一:老师,您好!老年人跌倒,作为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扶还是不扶呢?

提问二:老师,您好!你认为人们不愿意去扶起摔倒的老人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综合运用(11分)

25.(3分)大多数中学生对鲁迅作品持喜欢的态度,但也有不少中学生并不喜欢鲁迅作品。

26.(8分)示例:我比较喜欢《故乡》。原因有以下两条:其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当时环境,萧瑟的氛围让读者比较容易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其二,小说以“我”作为叙述视角,让故事显得更加的真实可信,也便于作者借助“我”的视角来抒发内心感受。

综合性学习。(6分)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2分)

本义:

【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2分)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一句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特点一: 特点二:

【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2分)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又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6分)

【猜“孝”义】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

【感“孝”心】与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等。

【说“孝”理】示例1:孙萌:孔子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使你要外出,也必须要让妈妈知道,否则你妈妈会担心的。

示例2:孙萌: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她好好沟通,千万不要负气出走。你妈妈管你也是为你好,你说对不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