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三段材料,请根据材料归纳出一种结论。(4分)

①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城市人口中,71.9%的人居住在贫民窟,而且贫民窟人数在急剧增加。贫民窟已给城市带来危机。

②在非洲的贫困国度安哥拉,孩子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许多孩子被赶出家门,遭受辱骂与毒打,甚至被烧死或活埋,就因为他们的父母认为他们掌握邪恶的巫术。

③多年来,世界粮食计划署一直没有停止对非洲贫困地区的粮食援助。今年又给与非洲20亿美元资金的粮食援助,相当于2002年对全球援助的总额。

答案要点:非洲地区的愚昧和贫困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人口增长、教育落后),且给世界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意思大致对即可)

综合性学习。(9分)

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 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2分)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2分)

(3)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上阅读”已经成为时尚。你认为“网上阅读”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说明理由。(3分)

(1)阅读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都很重要。       (2) ①示例一: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示例二: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     ②示例:童将军(童老),你好!久闻您喜好读书,非常敬慕。我校即将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活动,想请您去作报告,为全校师生指点迷津。我们恭候您的光临!(3)示例  利大于弊:因为网络阅读比传统纸质阅读方便快捷,可以迅速获取大量信息,对青少年增长学识不无裨益。  弊大于利:因为网络阅读囫囵吞枣,不利于深层理解,而且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青少年心智发展有负面影响。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2分)

①“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②这项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③它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④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是教育宗旨以人为本的回归。

(1)第 句,修改意见:

(2)第 句,修改意见:

材料分析题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于10月11日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一事件令无数中国人不胜激动,诺贝尔奖也一下子将国人的眼球吸引了过来。

某校初三学生收集了以下材料,请根据相关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1901年到2012年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统计表

国家

得主总量

自然科学三项奖

其他奖项

2012年得主

美国

331

235

94

5

英国

114

76

38

1

德国

102

68

34

0

法国

64

31

33

1

俄罗斯

27

13

14

0

中国

1

0

1

1

【注】诺贝尔奖共设立和平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6个奖项。

分析以上表格,概括出中国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的几种现状。(3分)

【材料二】

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菲利普·谢韦说:“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最多,难道是因为美国人更优秀吗?大概不是。总的来说,这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然。”美国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数十乃至上百亿美元的经费。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丽塔·科尔韦尔表示该基金会在多名得主获奖之前向他们提供了资助,而贝尔实验室这样一些由公司资助的项目,也将无数美元用于研究上。

【材料三】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认为:近十年来,我国科研实力大大提高,提高到只要国外有人提出新的信息,我们很快就可以跟上而且能出很有水平的文章。紧跟没问题,也可以超越,但要做到领先的原创,我们还有一定距离。应该更多地鼓励对科研原创性有追求的年轻人。如果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诺贝尔奖早晚要到来。

【材料四】

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说:“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有用’的事,跟钱权相关的。”

6.诺贝尔奖被视为各领域的最高奖项,对获得更多诺贝尔奖我们有着极大的期待。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为我国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提出三条建议。(3分)

建议一:

建议二:

建议三:

5.答案要点:①2012年,中国第一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或“1901-2012年间中国只获得了一次诺贝尔奖”);②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差距巨大);③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诺贝尔奖数量尚为空白。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第2个要点没有“较大(或巨大)”等表示程度的词语不得分。

6.建议一:国家增加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究。)

建议二:大力鼓励原创作品。(鼓励创新。)

建议三:做事情减少功利的目的。(专心研究,去功利化。)

评分标准:每个建议1分,意思对即可。

综合性学习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初三(2)班准备组织一次以“歌颂母爱”为主题的班会。

①请你为班会做一个简单而有感染力的开场白。(50字左右)

②班级打算邀请部分家长参加班会,甜甜觉得妈妈衣着土气,不够入时,不想让她来参加,对此,你打算怎样劝说甜甜改变主意?

(4分)⑴示例:人们常说:母亲是这个世上最辛苦的职业。不错,什么人最关心我们?什么人最疼爱我们?······答案全都是——母亲。五月的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在这一天,我们要真情的对妈妈说:“我爱您,您辛苦了!”(得体即可)(2分)

⑵示例:甜甜,妈妈是我们最亲的人,虽然她穿得很土气,但她把一切都给了我们,那种最伟大无私的爱是无价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况且参加班会也是对班级工作的支持。我希望你改变主意,好吗?(称呼,委婉得体,理由充分。2分)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置,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究结果:

4分)答案示例:①精心选择主题 ②独有饮食文化展示 ③剪辑方式新颖,技术设备先进 ④情感传递性强 ⑤文化认同感强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5分)

有一次,一位英国女记者读了文学大师钱钟书的作品,对钱钟书非常仰慕,非要见他,在电话中,钱钟书对那位女士说:“小姐,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也就可以了,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母鸡呢?”

①钱钟书的回答暗中用了 的修辞手法。

②钱钟书的言外之意是:

(1)比喻(1分)   (2)你觉得作品好就可以了(2分),不一定要认识我(2分)。

综合性学习。(8分)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大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

“触网”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写日记博客

所占

比例

82.9%

70.4%

61%

29.1%

49.8%

40%

58.3%

另据报道,去年l0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材料二:漫画《无题》

材料三: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3分)

(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其寓意。(2分)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含义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3分)

(8分)(l) ①中小学生上网的两个主要目的是娱乐与学习。②中小学生触屏、触网年龄大大提前。③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3分,各1分)(2)这幅漫画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孩子沉迷网络 (玩电脑),家长只顾自己娱乐;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认真学习 (却没有为孩子树立榜样)。意符即可。(2分)(3)参考示例:乐乐,手机游戏确实很好玩 (很精彩),我也很喜欢,但我们也不能过度啊。长时间沉迷其中,既会伤害身体,又会影响学习,还会淡漠亲人间的感情 (疏远亲人间的心灵距离),甚至还可能会误入歧路,你说呢?(3分)

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临近中考,李萌同学的物理成绩总是不理想,每次月考都因物理成绩拉总成绩的后腿。他很苦恼。班长张洋看到这种情况,主动帮助李萌同学补习物理。有时周日张洋还约李萌到自己家里给李萌辅导。在班长张洋的帮助下,李萌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请你以李萌家长的名义给张洋同学写一段表示感谢的话。

(要写明感谢的内容,表达感谢的话,语言准确得体,不超过200字)

答:

情境写作评分标准:

   能结合情境写明感谢的内容3分,写明感谢的话3分,语言表达得体恰切2分,整段话表达通顺,层次清楚2 分。(共10分)

请从下列两个情境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写作。

(1)赵华要参加学校的辩论赛,王红作为陪练一直帮她收集材料,模拟演练。临近比赛,赵华嗓子沙哑了,王红帮她找药救急。最终,赵华顺利参赛,并获得了好成绩。请你以赵华的名义给王红写一段表示感谢的话。(要写明感谢的内容,表达感谢的心意,语言准确得体,不超过200字)

(2)4月14日(周一)下午,平安中学各班组织了以“校园安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作为初三(1)班的校报通讯员,请你给校报写一则消息,报道你们班此次班会活动的情况。(自拟标题,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不超200字)

(1)评分标准:10分。内容7分(符合题意2分,中心明确2分,重点突出1分,条理清晰1分,结构完整1分),语言3分(准确通顺2分,得体并称谓合适1分)。

(2)评分标准:10分。内容5分(符合题意1分,中心明确1分,重点突出1分,条理清晰1分,结构完整1分),语言3分(准确通顺2分,得体并称谓合适1分),标题2分(符合题意简明完整1分,统领下文1分)。(导语结语背景等有问题,只扣结构完整1分)

 

材料分析题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于10月11日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一事件令无数中国人不胜激动,诺贝尔奖也一下子将国人的眼球吸引了过来。

某校初三学生收集了以下材料,请根据相关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1901年到2012年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统计表

国家

得主总量

自然科学三项奖

其他奖项

2012年得主

美国

331

235

94

5

英国

114

76

38

1

德国

102

68

34

0

法国

64

31

33

1

俄罗斯

27

13

14

0

中国

1

0

1

1

【注】诺贝尔奖共设立和平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6个奖项。

5.分析以上表格,概括出中国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的几种现状。(3分)

【材料二】

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菲利普·谢韦说:“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最多,难道是因为美国人更优秀吗?大概不是。总的来说,这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然。”美国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数十乃至上百亿美元的经费。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丽塔·科尔韦尔表示该基金会在多名得主获奖之前向他们提供了资助,而贝尔实验室这样一些由公司资助的项目,也将无数美元用于研究上。

【材料三】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认为:近十年来,我国科研实力大大提高,提高到只要国外有人提出新的信息,我们很快就可以跟上而且能出很有水平的文章。紧跟没问题,也可以超越,但要做到领先的原创,我们还有一定距离。应该更多地鼓励对科研原创性有追求的年轻人。如果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诺贝尔奖早晚要到来。

【材料四】

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说:“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有用’的事,跟钱权相关的。”

6.诺贝尔奖被视为各领域的最高奖项,对获得更多诺贝尔奖我们有着极大的期待。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为我国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提出三条建议。(3分)

建议一:

建议二:

建议三:

5.答案要点:①2012年,中国第一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或“1901-2012年间中国只获得了一次诺贝尔奖”);②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差距巨大);③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诺贝尔奖数量尚为空白。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第2个要点没有“较大(或巨大)”等表示程度的词语不得分。

6.建议一:国家增加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究。)

建议二:大力鼓励原创作品。(鼓励创新。)

建议三:做事情减少功利的目的。(专心研究,去功利化。)

评分标准:每个建议1分,意思对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