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5分)(徽王中学 孙丽英)

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的“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 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2分)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分)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2分)

 (1)阅读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都很重要。(2分,“阅读重要”1分;“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1分,只答个人或民族不得分。)

(2)①示例一: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示例二: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1分,符合标语要求即可。要求根据材料,从“多读书,常读书”和“读经典”两方面的任一方面拟写,否则不得分。)

②示例:童将军(童老),你好!久闻您喜好读书,非常敬慕。我校即将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活动,想请您去作报告,为全校师生指点迷津。我们恭候您的光临!(2分,语言得体1分;突出活动主题1分。)

 

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家乡才俊】请你回想家乡的古今英才,并根据语境填空。(2分)

温州,自古以来就有灿若星河的真名士与之相伴。他们中间有 (1 ,辅佐成就帝王大业;有谢灵运,览遍浙南山水,抒写“春草生池塘, (2”的佳句。

【家乡民众】三年前家乡人爱心涌动的一幕让世人永远记住了:温州人不仅商行天下,而且善行天下。请阅读下面的一则新闻,完成下列题目。(4分)

【中新网温州2011年7月24日电(见习记者 余哲)】23日午夜12点过后,200余位温州市民自发前往温州血液中心献血,整个大厅都挤满了市民,队伍已经排到了血液中心门口。

7月23日20时50分,D.3115次动车在行驶至浙江省温州方向双屿路段下岙路时,发生两节车厢脱轨坠落桥下事故。该起事故目前已造成16人遇难,100多人被送往医院。“动车事故发生后,温州血液库存告急,所有的血型都紧缺。”温州血液中心陈主任告诉记者。

  据温州当地媒体报道,24日凌晨1时左右,温州市血液中心献血已经严重饱和,献血市民人数众多导致中心门__通拥堵。

(1)发微博。(2分)

如果当时你在场,请你写一则微博,关注这一事件,将当时的感人场景在第一时间记录并发出。(50字左右)

(2)点个“赞”。(2分)

请你为这群献血的群体在心中点个“赞”,并写下你给予称赞的理由。

理由:

(6分)

【故乡才俊】(2分)

            (1)刘基(或刘伯温)  (1分,写错字不得分)

           (2)园柳变鸣禽  (1分,句中错、漏、添字,每字扣0.5分,扣完为止)

【家乡民众】(4分)(1)(2分)例如:短短几分钟,宽畅的血站大厅站满了有秩序排队的献血者,而且多是八零后和九零后,我们中国有希望,中国人加油!又例如:感动,我在温州市血液中心,现在这里挤满了好多自发来献血的人。温州人大爱,大爱温州!

(评分标准:能简单表述事件,并蕴含一定情感。突出感动,温暖,人间有爱等皆可给分)

             (2)(2分)理由:深夜,道德的热血在民间流淌,这群热心献血的市民,用热血温暖了这座城市,温暖了灾难中的每个人。

(评分标准:表达赞美,能简要评价献血这个群体带给人们的意义,语言简练流畅可给满分,若只表达感动给1分)

阅读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3分)

(1)为这幅漫画拟一标题,不超过7个字。(1分)

(2) 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2分)

(1)《明知故犯》(《顶风作案》)《“与时俱进”》《“高科技”小广告》(一定要有引号)之类即可,《请扫二维码》不得分。

(2)一张小广告贴在墙面上,内容是“开发票”“刻章”,画面右侧有二维码图,下面还标出“请扫二维码”(“违法犯罪”)字样,让人哭笑不得。(写出画面主要内容:小广告、二维码。)

综合性学习(6分,每小题2分)。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环境直接关系我们的生活品质,健康安全,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是省、市党政的重大决策部署,更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意见大事,构建“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宜居环境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为此学校邀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不含标点)

导报讯,2月21日,某市中小学生“学__、爱环保、争当‘五水共治’小卫士”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市领导参加启动仪式。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与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团委联合开展,以“学__、爱环保、争当‘五水共治’小卫士”为题,活动积极倡导“光盘行动”,认真做到节约一粒米、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各校在开展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将引导学生结合综合活动中的所见、所思、所感,撰写体验和感受文章,积极参加“学__、爱环保、争当‘五水共治’小卫士”主题征文活动。

②、争当“五水共治”宣传员

学习__、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班级板报等阵地,拟写一条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来宣传“青山绿水”和“五水共治”的重要性。

③争当“五水共治”践行员

学习__,365我们在行动,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当五水共治小卫士,为共建文明、和谐、低碳、绿色、环保的社会环境,献计献策,让我们的家园水更清、天更蓝。请写出两条计策。

①某市中小学生争当“五水共治”小卫士活动启动。

②略(意思对即可,修辞1分,语言1分)

③略(建议合理即可)


根据右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

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3分)

背母赏花

[8ea7f18f71b322d7.jpg]

下面是三条有关环保的公益广告,请选择其中两条写出它们的含义,然后仿照示例,再拟写一条有关绿色环保的公益广告。(5分)

① 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② 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

③ 1+1=2,一棵树+一棵树=一片树林。

[bbbbc15c456d31f9.jp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2012年末,一段重庆南开中学数千名学生课间操集体跳《江南style》的视频被传至网上,网友齐呼“太欢乐了”。数日之后,北京崇文小学的课间操里,随着《江南style》的节奏,“全校一千多孩子兴奋地跟着乐曲做着骑马和挥鞭的动作”。家长和专家对此意见不一:有些家长对这种加入了流行元素的课间操充分肯定:有些专家仍然主张学生还是要做一招一式都要到位的广播操,你对家长和专家的意见有何看法?请你对此发表评论。

要求:(1)要有明确的观点;(2)要作简要的论证;(3)字数在100—120之间。

(6分)略。  

学习小组开展“寻觅春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5—7题。(13分)

【描绘春天】

5. 小组成员找来了许多描绘春天的文章阅读,并进行摘抄:

(1)摘抄描绘春天的成语:鸟语花香 春和景明

请你再找两个与它们结构相似的描绘春天的成语。并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4分)

(2)摘抄形容春天的优美语句:

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 (摘自张晓风散文《春之怀古》)

根据你对春天的体会,仿照上面句子,再续一句。(2分)

【书写春天】

小组成员搜集到一幅林散之的草书作品:

原诗如下: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请根据草书的一般特点,作一点简要赏析。(2分)

【走进春天】

7.小组收集到如下的一首小诗:

真正的好书,读着读着,就泛了绿

字里行间,转眼,就栽满了春天

请你根据自己平时的课外阅读具体篇目、内容,结合这首小诗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5分)

5.(5分)(1)(4分)示例:山青水秀、草长莺飞、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春暖花开、桃红李白、花明柳媚  (一个成语1分,成语必须能够用来描绘春天,且短语结构与题目中的成语一致,有任何不符都不得分)抄写正确、清晰1分,美观1分。)

    (2)(2分)仿句略(结构与所仿句相同1分,内容符合题意1分)

6.(2分)林散之的此件草书作品用笔老辣,线条摇曳多姿;行间布白,不计工拙,用墨大胆,自然奔放。

7.(5分)示例:读龙应台的《目送》,那些对于亲情画面的描写,随着龙应台先生的文字,散发温暖的光芒,照进心房。如同一波波绿意漾进我们的心池,熨平浮躁,温暖人心。(篇目1分,根据内容2分,结合小诗2分)

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马年。参加“马年话马”活动,你搜集了以下材料,做了几件事。

材料一:汉字“马”不同时期的字形:

                 ①  ②  ③  ④  ⑤

(小提示:①隶书;②甲骨文;③楷书;④小篆;⑤金文)

材料二:自从人类告别渔猎时代,进入农耕社会,马就成了人类最先伺养的动物之一。马以它的那聪明、勇敢、忠诚耐劳的特征,成为人类可靠的朋友,得力的助手,无论是在农耕、农耕、运输、交通等方面,还是在古今中外的血雨腥风的战场上,马都给人类立下了汗马功劳。无怪古人将马作为“六畜之首”来评价了。

材料三:一幅题为“马上有黔图”的漫画:

5.根据“材料一”,“马”字演变由繁到简的进程进行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②③⑤④①  B.②⑤④①③ C.⑤②③④① D.⑤④②③①

6.根据“材料二”,写出你从中探究出的结论。(2分)

                                              

7.根据“材料三”,说说这幅漫画蕴含着怎样的寓意?(4分)

                                              

5.B(提示:汉字演变的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行书。)

6.示例:马以它的聪明、勇敢、忠诚耐劳的特征,成为人类可靠的朋友,得力的助手。

7.示例:“‘黔图’谐音‘前途’、“钱途”,祝福“马上有钱”,寄托着家乡情结和美好的祝福。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李__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报告中首次提到倡导全民阅读。__在__:“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倡导全民阅读。”

材料二:2013年11月12日,河南省汤阴县古贤镇小朱庄村农家书屋内村民正在看书。现在的“农家书屋”已成为实实在在的“淘宝驿站”,为农民增收致富架起了“信息桥”。农家书屋工程开始于2005年,受到了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截至2012年8月底,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三年完成了“农家书屋村村有”的任务。农家书屋让农民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培养了一批“活字典”“土专家”。

材料三:下表是2013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年份

阅读率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传统报刊阅读率

50.1%

46.9%

45.6%

41.5%

40.2%

数字媒介阅读率

20.5%

24.7%

32.8%

38.4%

40.1%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数字媒介阅读”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

(l)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并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预测。(3分)

(2)材料二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3)根据材料三的图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并说明产生这些结论的原因。(3分)

(1)__倡导全民阅读;农家书屋使农民受益(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我国国民的阅读率将会逐年增长。(3分)

(2)“受到”和“参与”不搭配,把“和积极参与”改为“,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或“,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2分,如仅将“和积极参与”去掉得1分)

(3)传统报刊阅读率逐年下降;数字媒介阅读率增长迅猛;全国国民的阅读率逐年增长。

(3点任答出2点即可,2分;如果答“传统报刊阅读率仍高于数字媒介阅读率,但差距越来越小”也可得2分)主要原因是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网络及电子产品的普及,手机等便携、容量大、更新及时,传统报刊更新不及时、价格较贵等。(答出任一点、言之成理即可,1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