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就汉语学习现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3分)
(1)下面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作答的格式是“……,
却……”。(1分)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汉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汉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材料二:{调查表明,中学生汉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深入搜集材料,探究汉语学习的现状。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其中一则材料,此则材料与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否吻合?请简单阐述你的理由。(2分)
材料三:现在很多人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
3分 (1)示例:不少中国人重视外语学习,却忽视了汉语学习。
(2)示例:与主题吻合。该则材料说明人们不重视传统语言文化的
学习,语言表达苍白无力,语言水平在下降,表明了汉语学习的
现状。
或答“不吻合”的,言之成理的酌情给1分。(根据材料形
成自己的观点1分,阐述理由1分)
综合性学习(8分)
3月5日,兰州市“凡人善举,和你一起”学__志愿服务活动在东方红广场举行。学校就此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中,同学们对志愿者进行了现场采访。下面是对志愿者的采访记录,请你说出甲、乙、丙三名志愿者各自对__精神的理解。(3分)
志愿者甲:学习__不只说说而已,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坚定的信仰。
志愿者乙:__形象对中国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他是社会善的象征。否定__的形象,否定__曾经的付出,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
志愿者丙:学习__还要学习他对职业的态度。不管做什么职业,在何种岗位,他都把现在的岗位作为自己最大的职业梦想,而且一定要在这个岗位上成就自己的职业梦想。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学生会准备成立一个爱心志愿者服务团队,旨在服务校园,服务社会。请你为这个团队取一个简洁而富有创意、含蓄深刻的名字,并说说理由。(3分)
示例:团队名:春风送暖
理 由:春风送暖,既指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成立在春天学__活动期间;又指我们的志愿者将像春风一样把爱心与温暖送给大家。
团队名: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中,有下面一则消息。请你概括其主要内容。(2分)
近一段时间来,兰州这座西北内陆城市在主要媒体开辞“凡人善举,和你一起”专栏,讲述发生在人们旁边的“凡人善举”:数年间一直坚持让老人、残疾人免费乘车的“的哥”蔡生武,凡十年坚持志愿服务的普通教师田种山……这些报道见诸报端后,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8分)
(1)(3分)甲:崇高的信仰 乙:社会善的象征 丙: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成就
(2)(3分)团队名1分,理由2分。
示例:团队名:新芽(1分) 理由:“新芽”代表新生,指我们的团队刚刚成立:(1分)“新芽”还代表希望,又指我们对他人的帮助将会使他们看到希望。(1分)
(3)(2分)兰州媒体开辟“凡人善举,和你一起”栏目,宣传好人好事,引起强烈共鸣。
综合性学习(10分)
“爱”是用心去帮助,是尊重,是理解。学生会决定利用假期完成一份“中华情,两岸心——海峡两岸爱心行动调查及反思”的报告。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微薄力量,博大爱心】
(1)由网友安猪发起的“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项目”引起大家的关注。该项目倡导旅游者在出行前准备少量的书籍和文具,带给沿途贫困学校的孩子,并与他们交流。同学们准备在厦门建立该项目的活动网络,你希望选择下列哪一幅图作为宣传图标?说说你选择的理由。(3分)
![]() | ![]() | ||
AB.
(“org”是非盈利组织的网站名)(图中文字为:www.1kg.cn;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项目)
【同根同源,草根慈善】
(2)小方在整理材料时被下列人物的善行深深感动,想写一篇标题为“同根同源,草根慈善”的报道。请你根据标题及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帮助他筛选出撰写这则报道的关键信息。(至少写三个)(3分)
材料一:新中国百位感动中国人物——天津老人白方礼,他连续十多年靠自己登三轮车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92岁病逝,他用破旧的三轮车踏出了中国人的善良与无私,他用瘦弱的脊梁挑起了莘莘学子的希望。
材料二: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百大人物——台湾卖菜老妇陈树菊,她持续数十年,以自己的微博收入向各类机构捐献了近32万美元的善款。她认为:“慈善只是舍得与不舍得而已”,“钱要给最需要的人才是最有用的”。
【平等交流,心灵提升】
有人说献爱心就是捐款捐物,而在调查中同学们发现有更多的人关注特殊人权的尊严及自我提升。结合下列一个或若干个材料,简要谈谈你对“爱与尊重”的理解。(4分)
材料一:2011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她放弃优越的生活飞越海峡,十多年来坚持帮助被遗忘的麻风村的人们。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
材料二:2012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全国自闭症家庭关怀行动试点工作在厦门启动,以“遥远星球的呼唤”为主题,4月在厦门展开“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月”系列活动。让全社会的人都能来关注、尊重和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
材料三:2012年5月31日,____到湖南山区看望当地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当工作人员给8岁的龙英俊递上一个粉红色书包时,他表示:“我是男生,不要这个颜色”。__说道:“哦,忘了你是个男子汉!”并赶紧让人换了一个蓝色书包。
【答案】
2012年11月,“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将在客家祖域——福建三明举办。客家中学决 定举办系列活动迎接此次盛会。请阅读相关资料,完成下面题目。(IO分)
【材料一】两晋之际,尤其是唐宋时期,由于战乱加之l两瘟疫,迫使黄河流域的人民无法生存,大批地向南流徒。在经过不断辗转迁徒之后,来到宁蓑鹣屏蔽的赣、闽、粤三角地区,他们在此创建家目,繁衍生息,形成独特的客家民系。在采生存、争发展的过程中,客家人形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团结进取、崇文重教、敬祖睦宗、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
【材料二】三明置重要的客家地区,是客家大市,全市273万人口有近200万是客家人,全球公认的客家祖地在三明宁化县的石壁,每年全球很多的客家人都会到石壁来祭祖。
【材料三】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被称为“客家人的奥运会”,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全球有一亿多的客家人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从1971年开始,客家人每隔二三年举办一次聚会,这就是客属恳亲走会。第25届客属恳亲大会是三明首次举办的世界性盛会。
(1)请你为“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2)校团委请你策划“迎接世客会”的主题活动,写出你策划的两个主题活动名称。(4分)
活动一:
活动二:
(3)右图是“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的吉祥物“葛藤娃·阿明”
——身着客家服饰,张开双臂、高举大拇指,头上饰有龙角和葛藤
叶等。请你探究吉祥物“葛藤娃·阿明”的寓意。(至少写出两
点)(4分)
注:葛藤,常见于三明山区,易生长,藤蔓类植物。
【答案】 9.(10分)(1)示例:根菜祖地,客聚三明;千年祖地情,天下客家亲;展示祖城风情,弘扬客家精神;相约2012,相约客家祖城——三明……(2分,符合题意即可)
(2)示倒:客家名人故事会;“根系祖地,客聚三明”征文(书画、演讲)比赛;客家文化知识竞赛;“客家历史知多少”手抄报(黑板报)展览……(4分,每个2分,符合题意即可)
(3)示例:A.三明客家人喜迎懂界客属乡贤回家的欢快心情;B.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C.三明客家人办好世客会的坚定信心;D.世界客属乡贤对三明及三明客家人的赞誉之情;E三明客家人是龙的传人,有着葛藤一样坚韧顽强的品格;F.三明客家人求生存、盼安宁、祈幸福的美好愿望。(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综合性学习。(7分)
学校开展以“龙年话龙”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中国龙的象征意义。(4分)
【材料一】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摘自歌曲《龙的传人》)
【材料二】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身体叫“龙体”,脸叫“龙颜”,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睡的床叫“龙床”,乘坐的车子叫“龙辇”,就连皇帝的子孙也叫“龙子龙孙”。
【材料三】 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喜欢舞龙灯,跳龙舞,赛龙舟,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材料四】 龙具百兽之形态,汇天地之灵气。古人有“龙有九似”的说法:角似鹿,头似驼 (马),眼似兔(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能显能隐,千变万化,腾云驾雾,上天入海,呼风唤雨。
示例:我选材料三,探究的结果是:龙象征着吉祥平安。
我选_________,探究的结果是:
我选_________,探究的结果是:
【答案】
示例:材料一,龙象征着中华民族(或:炎黄子孙)。材料二,龙象征着皇权(或:皇帝)。材料四,龙象征着超凡的力量(或:兼容并包的精神)。(4分,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下面的问题展开探究(3分)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定下的“世界读书日”。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在这一天出生或逝世的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这样一批著名作家,也是在提醒人们,阅读可能是又一面临“消亡”的事物,尽管现在阅读物和阅读形式空前多样。
调查显示,目前,全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只有5.6%的国民知道身边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身边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身边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65.5%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均每年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而700万人口的以色列却有100万人拥有借书证。
问题:如何改变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请你提出几条建议。(至少写出三条)
【答案】4、(3分,回答出一下答案中的三点即给三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政府要加大读书场所的建设和开放的力度;(2)图书出版发行部门要创作更多更好的读物,将读者重新引回到书本面前;(3)学校。家庭都要注重创设读书氛围,培养个人良好的读书习惯;( 4)设立阅读日或读书节,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5)设立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场所,更好的阅读条件。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4 分)
网络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网络语言也特别流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语言——“给力”“神马都是浮云”“杯具”“洗具”“‘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我爸是李刚”……
请分析上面这些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并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语言现象的。
答:
【答案】8、(共4 分) 原因:语言形象生动,诙谐幽默,反映现实。(2 分,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
看法:(2分。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
永远的战士——朱彦夫的事迹感人至深,2014年3月31日,国家授予朱彦夫“时代楷模”称号。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参考示例为他拟一则颁奖词。(60字左右)(4分)
1947年,朱彦夫入伍,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战争中,他十次负伤,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右眼视力只有0.3。1957年至1982年,他主动放弃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带领乡亲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1982年,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历时七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了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颁奖词示例: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2012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无臂钢琴师刘伟的颁奖词)
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精神,铮铮铁骨,于天地间成就“大写的人”。生命的强者,奉献的楷模,极限人生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综合性学习:(5分)(徽王中学 孙丽英)
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的“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 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2分)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分)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2分)
(1)阅读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都很重要。(2分,“阅读重要”1分;“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1分,只答个人或民族不得分。)
(2)①示例一: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示例二: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1分,符合标语要求即可。要求根据材料,从“多读书,常读书”和“读经典”两方面的任一方面拟写,否则不得分。)
②示例:童将军(童老),你好!久闻您喜好读书,非常敬慕。我校即将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活动,想请您去作报告,为全校师生指点迷津。我们恭候您的光临!(2分,语言得体1分;突出活动主题1分。)
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家乡才俊】请你回想家乡的古今英才,并根据语境填空。(2分)
温州,自古以来就有灿若星河的真名士与之相伴。他们中间有 (1) ,辅佐成就帝王大业;有谢灵运,览遍浙南山水,抒写“春草生池塘, (2) ”的佳句。
【家乡民众】三年前家乡人爱心涌动的一幕让世人永远记住了:温州人不仅商行天下,而且善行天下。请阅读下面的一则新闻,完成下列题目。(4分)
【中新网温州2011年7月24日电(见习记者 余哲)】23日午夜12点过后,200余位温州市民自发前往温州血液中心献血,整个大厅都挤满了市民,队伍已经排到了血液中心门口。
7月23日20时50分,D.3115次动车在行驶至浙江省温州方向双屿路段下岙路时,发生两节车厢脱轨坠落桥下事故。该起事故目前已造成16人遇难,100多人被送往医院。“动车事故发生后,温州血液库存告急,所有的血型都紧缺。”温州血液中心陈主任告诉记者。
据温州当地媒体报道,24日凌晨1时左右,温州市血液中心献血已经严重饱和,献血市民人数众多导致中心门__通拥堵。
(1)发微博。(2分)
如果当时你在场,请你写一则微博,关注这一事件,将当时的感人场景在第一时间记录并发出。(50字左右)
(2)点个“赞”。(2分)
请你为这群献血的群体在心中点个“赞”,并写下你给予称赞的理由。
理由:
(6分)
【故乡才俊】(2分)
(1)刘基(或刘伯温) (1分,写错字不得分)
(2)园柳变鸣禽 (1分,句中错、漏、添字,每字扣0.5分,扣完为止)
【家乡民众】(4分)(1)(2分)例如:短短几分钟,宽畅的血站大厅站满了有秩序排队的献血者,而且多是八零后和九零后,我们中国有希望,中国人加油!又例如:感动,我在温州市血液中心,现在这里挤满了好多自发来献血的人。温州人大爱,大爱温州!
(评分标准:能简单表述事件,并蕴含一定情感。突出感动,温暖,人间有爱等皆可给分)
(2)(2分)理由:深夜,道德的热血在民间流淌,这群热心献血的市民,用热血温暖了这座城市,温暖了灾难中的每个人。
(评分标准:表达赞美,能简要评价献血这个群体带给人们的意义,语言简练流畅可给满分,若只表达感动给1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