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1/3,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人。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CCTV新闻

材料三: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的警示语

(1)从材料一、二的数据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2分)

(2)有人认为材料三的警示语缺乏力度,请你设计一条更有冲击力的警示语。(2分)

【答案】  4.(4分)(1)中国烟民队伍庞大;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很多;吸烟减短人的寿命。(写出两点,意对即可)(2)示例:吸烟导致致命肺部疾病;吸烟致癌;孕期吸烟危害胎儿健康;吸烟会要你的命。(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今年5月14日,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开播。①它立刻成了“吃货”必看和观众热议的话题。

材料二:《舌尖上的中国》中出现的美食成了网络上的搜索热词,并引发热卖。淘宝数据显示:5月14日起的一周时间,②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已有近400万次左右。土特产搜索量更是爆炸式增长,其中毛豆腐增长了48倍,松茸增长了两倍。成交量也倍增。

材料三:《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片段,③香港大澳岛上的一位老奶奶对着照片忽然哭了。原来照片上的人是她故去的老伴,他俩做了一辈子的虾酱。

材料四:观众评论:“很久没被中国的纪录片感动了!”

材料五:《舌尖上的中国》和大多数美食节目不同,此片不仅重“舌尖”,更重“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④我们是在表现美食,而通过美食,我们希望能看到中国的样貌,关注中国的现实生活。”

(1)鉴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产生的影响,《西部手机报》拟以此为主题,制作一期专刊。请你为下面的专刊标题补写出下句,使之对偶整齐。(2分)

舌尖载动故乡情,

(2)本期专刊拟分为两个板块,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为每个版块写出两个关键词。(4分)

(3)以上材料中四个画线的句子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序号加以改正。(6分)

【答案】

某班开展了“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1-22题。

【材料一】24岁的无臂钢琴师刘伟,凭借顽强的毅力,苦练琴艺,最终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材料二】北京大学的保安甘相伟,来自湖北农村,他通过艰苦努力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并出版了个人专著《站着上北大》。

【材料三】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客车失控冲向学生的瞬间,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轮下。

【材料四】“分人”刘翔走出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的低谷,不断创造佳绩。在2012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比赛中,以12秒87的成绩强势夺冠,再回巅峰。

【材料五】山西师范大学学生孟佩杰,七八岁时就担当起照料养母的重任,后来又带着母亲去上学,这个“久病床前无孝女”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21.上面是某同学为“用青春谱写爱的赞歌”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三则材料是 。(3分)

22.下面是一段青春励志宣言,请你仿照加点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青春的岁月不会一帆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或许青春的 ,但我们

【答案】 21.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四(3分)

  22.示例:

  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是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自己的理想彼岸。(2分)

  23.A.① B.③ C.②(3分)

  24.《托尔斯泰传》叙写了列夫·托尔斯泰这位伟大作家一生痛苦与挣扎的心路历程。他出身贵族,却具有平民情怀,他的理想、追求被自己所属的阶级排斥和中伤。他期待家人的爱与理解,但是他的理想、行为又被家人怀疑和抵制。最终,他绝望至极,离家出走,孤独而死。(2分)

50前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__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但他那“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的“__精神”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50年来,一个又一个__式先进人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他们像__一样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他们用__式的行为促进了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

【学__】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你分别概括主要信息。

材料一:1962年8月15日,__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他的日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认为__是和平时期青年的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绍__事迹。2月17日他们给毛__写信,希望他能为__题词。毛__看信后,为了宣传__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__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日,毛__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4日,新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__“向__同志学习”题词。后来,中央决定,把3月5日定为__纪念日。

材料二:由于老一代革命家的积极倡导,学习__的活动很快由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展开,迅速掀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__热潮。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相继做出决定,并以各种形式组织了学习和宣传__的活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都用大量篇幅报道了各地开展学__活动的情况,以及__事迹、__日记等。随着学__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成千上万__式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迅速出现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一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新风气。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颂先进】请你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位你熟知的__式的先进人物,并为他写一段颁奖词(颁奖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例:⑴人物事迹:阿里木10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毕节有不少穷孩子上不起学,阿里木便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8年来,阿里木把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钱,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⑵颁奖词:快乐的阿里木,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却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⑴人物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斥谬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建设过程中,绝大部分人认为要向__同志学习,但也有个别人发出了不和谐的杂音:“经济社会,讲的是经济效益,付出就得有回报。学__‘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已经过时了。”

请针对上面文中个别人的错误言论,写出两条应该向__同志学习的理由,作为反驳错误言论的论据。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话幸福】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的体验。也许,幸福是你奋不顾身,解救了他人的生命;也许,幸福是你的义举,挽救了濒临破产的企业;也许,幸福是你的爱心,帮助失学儿童圆了大学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键是,你要有一副热心肠,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

请在文中横线上续写两句话。

【答案】10. (共9分)【学__】(2分) 材料一:3月5日__纪念日的来历(1分)   材料二:全国学__的概况及活动影响(1分,每个要点0.5分)  【颂先进】(3分)(略)(人物事迹:所选人物具有先进性、影响力,叙述有条理、完整,1分;颁奖词:抓住人物事迹、语言简洁,1分;正确运用修辞方法,1分)  【斥谬论】(2分)示例:⑴__精神的精髓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否定这种美德,那是否定优良传统,必将被人们唾弃。  ⑵一个高度文明、和谐的社会,必须要有__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人们之间才团结和睦,生活幸福。 ⑶人生的道路总是曲折的,不会一帆风顺的。在遇到波澜、坎坷时,离不了别人的援助、支持。 ⑷如果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唯利是图,处处讲金钱,事事讲报酬,没有善举,那么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将变得冷漠,甚至残酷。(理由正确、有说服力,每条1分。否则不给分。)  【话幸福】(2分)示例:也许,幸福是你的善举,使孤寡老人安享晚年;也许,幸福是你的温情,让失意者重树生活的自信。(结构相同,语义准确,每句1分,否则不给分。)

下面是《眉山日报》组织的以“良知”为主题的活动,请积极参与。

(1)【材料探究】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材料所折射出的思想内涵,用排比句分别从三个角度对“良知”做不同的诠释。(3分)

材料一:孟佩杰五岁那年,父母先后身亡,在养母家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就瘫痪在床,从此,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小佩杰身上。她每天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生火做饭、敷药按摩、……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大学,又带着养母去上读书。

材料二:5月8日晚,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生命垂危。

材料三:据媒体报道,不少药品厂为了牟取暴利,用回收的烂皮鞋制作药用胶囊,严重地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我认为,“良知”是

(2)【现象聚焦】

良知就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中,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里。请根据图片内容,给它加一个能表现主旨的标题,要求必须含有“良知”二字,不超过6字。(2分)

(3)【是非辨识】

有时,良知在是与非之间徘徊,良知在善与恶之间游走。结合下面报道的内容,补充下联,可宽对。(2分)


《眉山日报》报道:东坡区某妇女从银行取出一万元钱后,准备捐肾救女,却遭抢劫,妇女拼死护钱,被歹徒狂砍数刀,身负重伤。歹徒被捕后,得知被害人已经不能为身患尿毒症的女儿换肾时,悔恨万分,决定要捐出自己的肾来挽救被害人的女儿。

(4)【情感升华】

通过这次活动,相信你有不少收获吧。请你围绕主题,为本次活动写一段结束语,50字左右。(3分)

【答案】25.

(1)良知是一个人孝行天下的传统美德,是面对危难时的无私奉献,是不为了个人私利逾越道德和法律的准则。(材料一:从“孝道”角度答;材料二:从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等角度答;材料三:从不应违背道德和法律角度答,一点1分)

(2)良知回归;良知礼赞;美好的良知;高尚的良知;良知伴我行……

(3)示例:歹徒良心发现动真情   歹徒浪子回头悟良知    歹徒迷途知返表悔意(基本符合对联要求即可,可宽对)

(4)语言连贯(1分),有总结性语言(1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若不围绕主题“良知”来答,最多给1分。示例略。

22、综合性学习活动。(4分)

张丽莉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语文教师。她在2012年5月8日的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被网友称为“最美女教师”,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最美女教师”勇救学生而失去双腿的事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为了让同学们正确理解张老师的行为,九年级2班开展了一次辩论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对张老师的行为,有人认为她 “值得”,也有人认为“不值”?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阐释理由。

(2)张老师的未来令许多人担心,请你为我们“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设计一个可行的未来。

【答案】22、(4分)(1)示例一:我认为“值得”。她尽管失去了双腿,但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了两个生命,她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动了全国人民,她在人们心中竖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她的人生因自己的付出而熠熠生辉。示例二:我认为“不值”。因为她失去了双腿,毁掉了自己的未来,它将给自己的未来生活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也会给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观点明确1分,理由充分、表述清楚2分)

(2)比如:安上假肢重返讲台;到当地残疾人基金会上班;到残疾人学校上课;发挥语文老师特长,进行文学创作等等。(设计的未来合情合理即可得1分)

阅读下列新闻调查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外来粽品牌垄断市场

昨天,记者在我市部分超市看到,虽然距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但“思念”、“三全”、“安井”、“五芳斋”等外地的品牌粽子已经在各大超市出现。为何不见本地粽子的身影呢?超市负责人说,超市商品采购由总部决定,总部只采购品牌粽子,而目前本地粽尚无自己的品牌。

(材料二)本地粽以“鲜”取胜

到哪里去买本地粽呢?记者在电力路、花山路看到了几家卖粽子的小店。店主表示,⑦粽子都是自家包的,品种没有超市里多,只有红豆、蜜枣和肉粽,但当天包当天卖,十分新鲜,不像真空包装的外地粽,经由运输等途径,再到超市柜台,距离生产日期已有好几天。

(材料三)

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粽子的价格与去年相比相差不大。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糯米等原材料的价格降了,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但粽子大多是人工包装,人工费水涨船a高,运输费用也是居高不下:有降有升,粽子的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

(1)从“材料三”中提取主要信息,为该则材料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1分)

(2)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本地粽与外来粽相比存在的优势与劣势。(4分)

优势:

劣势:

(3)吃粽子的习俗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现在人们赋予它更多的文化内涵。中考前夕,有老师给学生赠送了粽子,这个礼物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祝愿。说出老师的祝愿是什么。(1分)

【答案】(1)(1分)今年粽价与去年基本持平(意思对即可)

(2)(4分)优势:新鲜(1分),成本低(1分,意思对即可);劣势:无品牌(1分),品种少(1分)

(3)(1分)祝愿同学在考试中能高“中”(考中),(“中”与“粽”谐音,答“取得好成绩”不得分)

学校正开展“美德神州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答题。(8分)

【德誉盐城】

盐城环卫女工韦青和陈红在一次晨扫中,捡到装有2万多元现金的包裹,在风雪中苦等失主3小时后物归原主,并多次婉拒失主酬谢,还将政府奖金2000元转赠患病儿童。她们拾金不昧,誉满盐城,荣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见右图),这是盐城市民首次获此殊荣。

【爱在江苏】

小宏伟先天性没有肛门,一出生便遭父母遗弃。幸运的是,他遇到了13个80后“南京爱心妈妈”。左图为妈妈们在为小宏伟庆祝一周岁生日的场景。“南京爱心妈妈群”自2010年年底成立以来,已先后救助了包括盐城小升宇在内的十多位重病宝宝……

【美撼中国】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客车横冲过来,车祸发生的一刹那,毫不犹豫地推开学生,自己却身受重伤,至今还在医院接受治疗(见右图)。网上祝福、祈祷声接连不断,网友们称赞她为“最美女教师”。

(1)概括材料【德誉盐城】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2)“南京爱心妈妈”的善举引发了网友的高度评价,请你也跟上一帖表达敬意。(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须简洁明了)(2分)

(3)假如你就是张丽莉老师班级的小明,受大伙的委托,中考前夕到医院去看望张老师,你准备说些什么让张老师宽心?(2分)

小明:

(4)学校团委打算向全校师生发出弘扬美德的倡议,请你为下面尚未完稿的倡议书补上两条具体内容。(2分)

倡议书

全校师生:

拾金不昧、扶助弱小、舍己为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弘扬美德,传承文明,营造校园新风,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宣传弘扬美德的重要意义。

二、

三、

老师、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美德之花开遍校园内外、大江南北。

盐海中学团委会

2012年6月16日

【答案】7.(8分)(1)示例:环卫女工拾金不昧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或:环卫女工拾金不昧誉满盐城(人物、事迹1分,影响1分,计2分) (2)示例一:热心扶助弱小 彰显人间大爱  示例二:“好人一生平安”,祝爱心妈妈们开心每一天,幸福永相随。(运用修辞1分,表达敬意、语言简明1分,计2分) (3)示例一:张老师,我们十分想念您,这是全班签名的毕业照,您好好养伤,等着我们的好消息!  示例二:张老师,您好!我代表全班同学来看您,我们一定以优秀的成绩报答您。衷心祝您早日康复,重返讲坛!(称谓得体1分,内容宽心1分,计2分) (4)示例:①奉献爱心,扶危济困,尽力帮助贫困失学儿童重返课堂。②尊老爱幼,从我做起,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内容符合倡议主题,倡导实践,语言通顺。每条1分,计2分)

语文综合性学习。(9分)

今年,宿迁市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某校九(1)班“自由呼吸”科普兴趣小组的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加了“PM2.5科普宣传周”活动,搜集了一些材料。请阅读其中两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叫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材料二】

地区

南京

无锡

常州

宿迁

徐州

淮安

盐城

连云港

地区

南京

无锡

常州

宿迁

徐州

淮安

盐城

连云港

PM2.5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56

64

36

50

77

83

93

99

备注:按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低于该数值的为良好;本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城市空气PM2.5等试运行监测数据平台”。

2012年5月29日江苏省部分城市空气PM2.5监测数据(24小时平均数据)

(1)材料一介绍了有关PM2.5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括。(3分)

(2)材料一划线句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2分)

(3)阅读材料二,请简要分析宿迁地区5月29日空气PM2.5状况,并得出结论。(2分)

(4)“自由呼吸”小组成员林洁的爸爸打算在周末带全家到郊外“自驾游”,林洁想劝爸爸不开车,全家骑自行车去。请你以林洁的口吻,并运用上面材料的相关知识来劝说爸爸。(2分)

林洁说:“爸爸,我们还是骑自行车去吧, 。”

【答案】    (1)(3分)PM2.5是什么(或“PM2.5的定义”),PM2.5的大小,PM2.5的来源,PM2.5对人的危害(每点1分,答对3点得满分。)

(2)(2分)作比较、列数字(答对任一种,1分);突出了PM2.5微小的特点。(1分)

(3)(2分)示例:与省内部分城市相比,宿迁当日PM2.5的平均浓度较低(或“仅次于常州”“排名第二”等),低于国家限值,状况良好。

  (能与其它城市作比较,得出宿迁地区当日PM2.5的日平均浓度较低,1分;能与国家标准相比,宿迁地区当日PM2.5状况良好,1分。主要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4)(2分)示例;少开车,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持空气洁净(降低PM2.5的浓度)。为宿迁创建卫生城市作出我们的贡献,可以吗?

  (能扣住“保持空气清洁”或“降低PM2.5的浓度”来说,1分;劝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1分。)

语文综合性学习(每小题2分,共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材抖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全市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强大精神力量,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年2月至4月,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怀化精神”征集提炼活动。2月16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召开征集提炼“怀化精神”专项筹备工作会议,对征集活动方案进行解读并部署了相关工作。(来源:怀化新闻网 2O12.2)

材料二:中华自古崇文化,湖湘从来重精神。五溪大地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五溪儿女勤劳勇敢,淳朴善良,与时俱进。今天,我们正在积极建设新怀化,亟需一种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担当情怀,一种无私无畏、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一种不甘落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来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爱我怀化,建设家乡,人人有责。迫切希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都来参加“怀化精神”的提炼,发挥大家的才智,聚集你我的力量,使“怀化精神”激励着怀化迅速迈进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来源:怀化新闻网 2012.2)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要求语言凝练,不超过25字)(2分)

(2)你觉得“怀化精神”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呢?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提炼一则“怀化精神”的表述语,要求:①语言精炼,形式对称;②不超过20个字(2分)

(3)伟人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造就杰出的人物。五溪大地历史悠久,从古至今涌现出不少的时代精英。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五溪名人中选择一个,为其写一句“赞颂语”,或概述其主要事迹,或点出其精神品质(不超过40个字)(2分)

备选名人:屈原 王昌龄 向警予 粟裕 膝代远 袁隆平 洪战辉

示例:屈原——在世人皆醉的时候,你用《离骚》抒写心中的苦闷,用纵身一跃表达对理想的坚持。

【答案】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