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9分)
为了增进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增强家乡自豪感,学校以泉州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开展了旅游资源调查活动。请你根据大家搜集的以下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2013年8月26日,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终审工作会议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经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泉州以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等,打动了评审专家,从10个初审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唯一入选城市,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
【材料二】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在介绍泉州时,显示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古代东方第一大港。随后视频大字幕标题《泉州: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显示在左下角,泉州古城楼、洛阳桥、起航的福船、灵山圣墓、摩尼教石刻、开元寺的飞天、梨园戏、提线木偶戏、泉州南音、南建筑、弘一法师的真迹、飞天城雕,逐一在画面上显现。
(1)根据材料一,探究泉州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的原因。(4分)
(2)为材料二中介绍泉州的一个画面配写一段解说词。(3分)
(3)我们将如何打好“东亚文化之都”这张牌?请你向市政府献计献策。(2分)
(9分)⑴(4分)泉州因为有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等条件当选。
⑵(3分)示例:泉州南音亦称“泉州弦管”,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强调“照古音”,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的音韵。因此,被海内外专家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
⑶(2分)示例一:举办“东亚文化之都”三国文化展示;示例二:举办“东亚文化之都”文化周活动;示例三:举行“洞箫与尺八”中日艺术家音乐会或中日韩“三弦—三线—三味线”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写出一例即可。)
综合性学习:泉州方言──闽南语。(8分)
【认识闽南语】闽南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在世界数千种语言中位列第21名。据不完全统计,闽南语在世界上近100个国家流传,会说闽南语的人有7000万人以上,其中大部分分布在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地区。泉州方言如同古汉语的一块化石,《诗经》用到汉字1710个,其中跟泉州方言用字相近的有1622个,占94.85%。以泉州方言表演的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等非物质文化入选联合国“非遗”项目。
(1)根据以上内容,说说学习和推广闽南语有哪些重要意义?(2分)
【泉州方言探究】从方言词语中可以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或经济现象,看下面的几个泉州日常用语,说说你的发现。(2分)
“脱草鞋”意思是为归侨接风洗尘;“过番”意思是出国。“番”的古字是“蕃”,古代把外国称作“番国”、“番邦”,泉州方言中与“番”相关的用语还有许多,比如:番客(侨客)、“半男番”(侨客的孩子)、番囝(外国人);从外国进来的东西,有许多也把它冠上“番”字。例如:番薯(甘薯)、番茄(西红柿)等等。
(2)从这些方言词语中,我发现
【现状与建议】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远离“地瓜腔”,即使自身普通话不标准,在家也和孩子说普通话。有的家长认为说不标准的普通话掉价,是素质低的表现,因此也限制孩子学闽南语。现在的年青一代所掌握的闽南语词汇越来越少,大多对闽南语一知半解,蝴蝶、蜻蜓、萤火虫等词汇的闽南语都不会讲,只能用普通话直译。在泉州网上,一些网友甚至发出帖子,直言“恐怕再过两三代人后,没有多少泉州人会讲闽南语了。”
(3)这些现象反映了目前闽南语的什么状况?对此你有什么建议或看法?(4分)
现状:
建议(或看法):
(1)(2分,每写一点得1分)示例:①增进大陆特别是闽南地区与海外华侨的联系与交流,对祖国统一大业有深远影响;②对古代汉语和中国历史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③是传播闽南文化的桥梁,是传承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等等。(2)(2分)示例:泉州历来有出国谋生的传统;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促进了泉州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往来。(答一点得2分)(3)(4分)现状:(2分,每写一项得1分)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闽南语不重视,闽南语的传承不容乐观,有不断弱化的趋势,闽南语生存亟待保护;建议(2分,每写一条得1分)示例:社会应加强闽南文化的宣传,促进对闽南语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应开设闽南语进校园活动,让生动有趣的闽南童谣、俗语、吟诗等走进中小学课堂;电视、网络应多增加闽南语频道,等等。(看法示例:家长不让孩子学讲闽南语是错误的,实际上学习闽南语与学习普通话并不矛盾;社会对闽南语的传承不够重视,普遍注重普通话而忽视方言的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2012年末,一段重庆南开中学数千名学生课间操集体跳《江南style》的视频被传至网上,网友齐呼“太欢乐了”。数日之后,北京崇文小学的课间操里,随着《江南style》的节奏,“全校一千多孩子兴奋地跟着乐曲做着骑马和挥鞭的动作”。家长和专家对此意见不一:有些家长对这种加入了流行元素的课间操充分肯定:有些专家仍然主张学生还是要做一招一式都要到位的广播操,你对家长和专家的意见有何看法?请你对此发表评论。
要求:(1)要有明确的观点;(2)要作简要的论证;(3)字数在100—120之间。
(6分)略。
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对表格中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发展前景 | 人数 | 百分比 |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 336 | 26.7 |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 84 | 6.7 |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 818 | 64.9 |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 22 | 1.7 |
A: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 B: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C:大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肯定会进入日常生活。 D: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发展前景比较看好。
阅读下面这幅题为《爱与碍》的漫画,用语言描述漫画内容并提炼漫画的寓意。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不恰当的爱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示例二:过度的爱反而会使人扭曲。
.综合性学习:(5分)
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的“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 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2分)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分)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2分)
(1)阅读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都很重要。(2分,“阅读重要”1分;“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1分,只答个人或民族不得分。)
(2)①示例一: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示例二: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1分,符合标语要求即可。要求根据材料,从“多读书,常读书”和“读经典”两方面的任一方面拟写,否则不得分。)
②示例:童将军(童老),你好!久闻您喜好读书,非常敬慕。我校即将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活动,想请您去作报告,为全校师生指点迷津。我们恭候您的光临!(2分,语言得体1分;突出活动主题1分。)
观察是生活的必须,思考的前提。生活中你肯定观察到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并进行了思考。请你选择一个发表看法。(6分)
要求:
(1)将某个现象(或某个事件)说清;
(2)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
(3)要作适当的分析;
(3)字数在200-250字之间。
现象简洁明白,观点明确,论述清晰,言语通畅,得6分;现象明白,观点明确,有一定论述,言语较通畅,得4分。
阅读以下材料,谈谈你对“老人摔盘子离席”这一事件的看法。(100字左右)(6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近日,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带着孩子去父母那里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5分)
示例: ①老人摔盘子,是对儿孙冷落自己的抗议。这也教育和警示我们:不要因为手机和网络,而淡漠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感情;不要成为“手机控”,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多陪老人和亲人聊聊天,老人需要关爱,多从情感上关心他们。
②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却冷落了最基本的亲情!对于长辈而言,他们很孤独,应该多与他们沟通。老人所摔的不是盘子,而是子女遗落的那份孝心。子女应该把这份孝心捡拾回来,出门在外记得给年迈的父母打个电话问好或者借助网络进行视频交流。(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写出事情本身说明什么,2分;对于我们的启发,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6分)
在这个到处“雷人”、“给力”、“浮云”的网络世界里,滋生出很多网络成语,例如“十动然拒”、“喜大普奔”、“不明觉厉”、“人艰不拆”等等。在资深网迷的眼中,这些都属于既好用又流行的“新成语”。有网友建议应将这些网络新成语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出版。当然,对网络成语不以为然的也大有人在。
对于网络成语,你如何看待?请发表你的看法,并作简要论述。字数在100—120字之间。
略
综合性学习。(共8分)
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雾霾是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年初的全国大范围雾霾,引发了国民对雾霾的更多关注。涵养好湿地资源,对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做好湿地保护和建设工作,迎接第17个湿地保护日,《中国绿色时报》对我国的城市湿地公园数量做了统计,同时举办了“中国国家湿地公园专用标志”发布仪式。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根据下面图表一,对我国城市湿地公园近年来的发展特点作简要分析。(2分)
(图表一) (图表二)
(2)图表二是中国国家湿地公园专用标志,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对画面含义作说明。(3分)
【资料链接】
城市湿地公园,是指利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我们该做点什么?能否联系上面的内容为学校提出一个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建议,并为自己提出的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3分)
活动:
标语:
(1)近八年来,我国城市湿地公园数量逐年增加;09年以来发展缓慢。(近几年来,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呈先快后慢趋势。)由此可见,我国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发展形势严峻。(每个要点得1分,共2分)
(2)示例:一双呵护的大手保护着湿地的动物,幼小的雏鸟在人类精心保护的湿地环境中快乐生长最终成为成鸟。(要点:一幅多姿多彩的湿地众生灵场景,天鹅引吭高歌,传诵生活美好。水鸟惬意戏水,享受快乐生活。鱼儿逐波畅游,追逐欢快时刻。水草随风摇曳,舒展自由身躯,洁白的天鹅又恰似一只展开的大手保护、呵护着湿地,充分展示了湿地“水、动物、植物”三个元素,以及和谐优美的湿地自然景观。以上理解,写出一种得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3)切合要求即可,活动1分。标语2分。示例:活动 向家长提议少开一天车 标语:构建清新校园,美化学习环境 。__雾霾 还我蓝天;借我借我双慧眼吧,让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借地球一亩地[b83bb99e47fffb10.gif]还地球四亩绿!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