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6分)
(1)有一位同学,读了《水浒》之后,写了一副对联,请判断对联说的是哪个人物,并概述对联中提及的一个情节。(不超出所给字格)(3分)
对联:打山门拔杨柳洒家自洒,闻潮信圆六和吾身非吾
人物:
情节概述:
(2)班长要为升旗仪式写一篇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稿,他打算用保尔的事迹作例子。请你依据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积累,仿照下面的示例,帮他再举一例。(3分)
示例: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双目失明的保尔拿起笔来顽强地从事创作,甚至手稿丢失也不放弃。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1)人物:鲁智深
情节概述:打山门:鲁智深在五台山醉酒,打坏门前金刚,被长老打发到大相国寺。拔杨柳:鲁智深在大相国寺(菜园)与泼皮饮酒,嫌树上老鸦吵闹,倒拔垂杨柳(绿杨),泼皮拜倒在地。闻潮信圆六和:鲁智深在六和寺夜闻钱塘江潮信,想起师父偈语,便在椅子上坐化。(人物1分,情节2分)
(2)示例:为了保证工期,缺衣少食的保尔带领队员起早贪黑地抢修铁路,甚至身患重疾也不休息。(其他符合题意均可)
综合性学习。(7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去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如今,由原班人马打造的姊蛛篇“中国成语大会”正在央视热播,唤起了观众对成语这一中国特有文化资源的重新审视。此档节目4月18日姑播,7月6日结束。
【材料二】成语是汉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的。它大多来自传统经典著作,高度凝炼,自成语境,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
(1)根据材料一,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不要出现具体时间)。(1分)
(2)作为材料二的佐证,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两个写一段话(不超过50字)。并写出其中一个成语的出处。(3分)
举一反三 豁然开朗 一鼓作气 心旷神怡 曲径通幽
成语 出自
(3)某校八年级组织学生收看了“中国成语大会”,并准备在年级也举办一次“成语大会”。请根据下列同学对电视节目的议论,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当面向年级组织话动的老师提一些建议。(3分)
小A.:节目中的一些成语在生活中很少用到,没什幺意思。
小B.:看来看去,比赛还不就是少数人的事?
小C.:看出来很多选手赛前都作了充分准备,但死记硬背的东西能长久吗?
⑴“中国成语大会”正在央视热播。⑵示例:联考前夕,哥哥一鼓作气地将所有大科复习完毕,可仍不能举一反三。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⑶示例:老师,要积极宣传活动的意义,让大家对活动提高认识。
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6分)
(1)湖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将于今年9月在娄底举行。红山学校九年级5班的同学们积极参与筹备委员会对省运会主题口号的征集活动。他们根据“突出娄底特色,彰显湖南亮点”的要求,用对联的形式已拟出了主题口号的上句,请你运用对偶知识拟出下句。(3分)
上句:展娄底青春风采
下句:
(2)2013年,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激发了国人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关注以及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汉字不仅是母语表达的基本方式,还具有丰富的蕴涵。请仿照示例,从提供的汉字中任选一个,写出你富有个性化的解读。(3分)
【示例】功:一工一力。出工又出力,才能成功;出工不出力,就不会成功。
教 愧 和
答:
(1)示例:显(扬)湖湘热血精神(3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联)。
(2)示例一:教:一孝一文。有孝有文,教之才有效;无孝无文,教之也无效 。
示例二:愧:一心一鬼。心中有鬼,就有愧;心中无鬼,就无愧。
示例三:和:一禾一口。有禾,人人才有饭吃;无禾,人人就没饭吃。
(3分,拆字合理,解读新颖独到,运用对比手法)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下表是2012年4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时间 阅读率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传统报刊阅读率 | 58.4℅ | 50.1℅ | 46.9℅ | 45.6℅ | 41.3℅ |
数字媒介阅读率 | 9.1℅ | 24.5℅ | 24.7℅ | 32.8℅ | 38.6℅ |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数字媒介阅读”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
(1)根据上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1)传统报刊阅读率逐年下降,数字媒介阅读率增长迅速(逐年上升)。
(2)主要原因是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网络及电子产品的普及。
综合性学习(5分)
七年级每个班要召开一次“好读书,读好书”主题班会。你作为班里的一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30.在准备活动阶段,同学们围绕着“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下面是同学们发言的主要内容,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在班会上进行专题发言的材料。(1分)
【材料】
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而经典名著往往艰深难懂,离现实生活较远,因此少读为妙。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过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话下了。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尤其是名著为很多人反复阅读,已经成为当代人共同的文化素养,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
主要信息一:①
主要信息二:②
31.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家名言,让同学们进行仿写练习,在班会上进行分组比赛。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以读书为内容,写两句话。(2分)
【例句】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你的仿写: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 ;智慧里
没有书籍,就好像 。
32.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上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班会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就“网上阅读”问题展开讨论。请你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对“网上阅读”的理解。(1分)
【材料】
“网上阅读”的主要方法有:第一,浏览。按照“上网阅读→寻找资料→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阅读,查阅文献,选取所需信息。第二,检索。按照“提出搜索任务→确定检查标志→选定检索工具→输入检索途径→查找原始文献资料”的程序搜寻查阅信息。第三,下载。把所需信息从网上下载,进行分类、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之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 步查阅。此外,还有网上讨论、交际等。
“网上阅读”的意思是:
30.(1)应多读流行作品,贴近现代生活;容易读,有兴趣,吸收快。(1分)
(2)应多读经典名著,因为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筛选下来的结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1分)
31.示例:植物没有土壤;航船没有舵手。(2分)
32.通过网络进行浏览、检索、下载等方式的学习。(1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4分)
雾霾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汽车排放尾气、工厂排放废气和燃放烟花爆竹等。由于雾霾中存在着大小颗粒物,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颗粒物进入身体后会粘附在呼吸道,造成支气管炎,咽炎。
为了降低雾霾对人类的危害,请结合所给文段内容,对当前人们的工作、生活提出较为合理化的建议。
1、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2、减少燃放烟花爆竹。3、雾霾天气减少出行。4、雾霾天气出行时,戴口罩。5、提高工厂的生产技术水平,减少工厂废气排放。(1点1分,答到4点满分,一定要根据文段的内容作答,与文段内容无关的不得分)。
综合性学习:(6分)
在《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同学搜集到了下面的语言材料。请你运用在活动中得来的知识与能力,首先指出它存在的问题,然后再作修改。
学校食堂因教师打饭窗口常常被学生挤占,贴出了这样一条告示: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
(1)告示中的“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有什么错误?(4分)
(2)这条告示应该修改为: (2分)
(1)(4分)语义上的错误:“打”是多义词,有捶打、殴打的意思,也有买卖饭菜的意思。多义词容易造成误解。语法上的错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打饭菜给老师、学生。“打”这个动词带上了两个宾语,一个是直接宾语“饭菜”,一个是间接宾语“饭菜”,一个是间接宾语“老师”“学生”,这条告示省略了直接宾语、容易造成误解。(2)(2分)本窗口先给老师打饭,再给学生饭菜。
综合性学习。(5分)
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同格中学七年级(5)班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 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霈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2分)
(2) 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3分)
第二部分 阅读能力(40分)
综合性学习(5分)
(1)示例: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2分)
(2)示例:我赞同张明敏先生的话。因为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以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3分)
综合探究。(4分)
漳州电视台《校园零距离》栏目组正在进行《我也追“星”》专题采访。假如你正接受采访,你会怎么说?
(1)问:“步入初中,你从课本中或在课外阅读中一定认识了不少名人,其中,你最崇敬的名人是谁?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他(她)?(2分)
(2)以“美德”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句式赞美你崇拜的名人。(2分)
美德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寒冷无助的人感到温暖;
, ;美德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
(1)示例:闻一多 口的标杆、行动的巨人。
(2)示例: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近年来,香味橡皮、荧光笔、修正液等“香艳”文具受到了中小学生的热捧。事实上,这些文具很有可能危害人的健康。今年5月,某中学小记者团发起了一次“关注书包中的‘香艳’文具”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采访探因】根据以下材料,探究“香艳”文具进入学生书包的原因。(4分)
材料一:在绥棱一家文具店里,店主告诉记者:“有些学生喜欢颜色鲜艳、外形可爱、带有香味的文具,有些学生对荧光笔和修正液的购买欲比较强。”店主还坦言,价格低和样式新是他们进货时主要关心的问题,至于安全性问题则没有考虑那么多。
材料二:接受采访的家长中,绝大部分家长不知道国家对文具的安全有强制性标准。他们普遍表示,带孩子买文具都是先看款式,然后试试能不能用,至于文具是否安全则基本没考虑过。
原因:
(2)【板报宣传】某班级出了一期黑板报,下列材料中能为“文具使用小贴士”栏目所用的两项是( )( )(2分)
A.尽量不要将荧光笔、油画棒等文具往身上涂画。B.香味橡皮等“香艳”文具充斥绥棱大小文具店。
C.国家质检总局抽查发现,很多文具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D.拆开文具包装,若发现有刺鼻的气味,就应立即停止使用。
(3)【发出倡议】活动期间,某班召开“远离香艳文具”主题班会,请你为本次班会写一段开场白。(3分)
(1)①学习上喜欢颜色鲜艳、外形可爱、带有香味的文具。②店主进货、家长与学生购买文具大多关注文具的款式等,基本没有考虑过文具的安全性;(2) A 、D;(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