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九年级学生拟开展一个“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活动,请按老师要求,做好以下准备工作。(8 分)
书 名 | 作 者 | 你熟悉的作品中某个人物 | 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
| | | |
| | | |
①撰写此次活动的开场白。(3 分)
要求:必须引用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能够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
② 请你为大家推荐一本你最近读过的一本课外书,写出推荐理由。(50 字以内)( 3 分)
③ 假设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来到活动现场接受师生的采访,允许每人根据此次活动的主题提一个问题。请你将要说的话写下来。(2 分)
1)3分。引用名言正确,1分;能正确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整体表述流畅,用词准确,1分。 (2)3分。介绍书名、作者得1分;准确表述理由,能简述故事梗概,介绍主人公,评价人物或读书体会等给2分。(3)2分。采访的礼貌用语1分,提问1分,提问符合“好读书,读书好”的主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共6分,每小题2分)
为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金华日报社联合主办了一次“民间文化达人秀”,邀请你共同参加。
活动一:根据上一届“民间文化达人秀”获奖情况,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承金华民间文化?
1. 徐裕国:69岁,达人绝活:绘制、制作婺剧戏服。
2. 金宗会:90岁,达人绝活:金华南拳。
3. 白珑珑:70岁,达人绝活:方岩纸花制作。
4. 王鸿生:73岁,达人绝活:百子灯制作。
5. 沈宏顺:65岁,达人绝活:琴锣说唱。
活动二:为了扩大第二届“民间文化达人秀”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且参与其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标语。
活动三:如果邀请你参加这次“民间文化达人秀”,你认为你会展示或者学习哪一项金华民间文化?为什么?
⑴鼓励年轻人学习民间文化艺术,金华民间文化才能不断传承下去,否则将后继无人。⑵略
⑶例如:展示婺剧,金华婺剧,发源于浙江金华, 历史悠久,是金华最古老的戏曲。是金华民间文化的典型代表。
综合性学习。(8分)
生态建设,关乎子孙后代。日前,大美安溪已通过国家生态县评估,将全力打造有活力、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创美安溪,人人有责,赶快行动吧!
【析数据】某中学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安溪县美丽乡村建设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安溪县美丽乡村建设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800人)
满意度 | 非常满意 | 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人数比 | 24% | 26.5% | 40.7% | 8.8% |
(1)根据表格内容,分析表中数据,写出研究结论。(2分)
研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行动】某同学有感于这次行动写了一篇随笔,以下是部分内容:
马路换装了,市容变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气变旺了……
(2)请你根据语境,补充空缺的两句,并写在下面横线上。(要求句式一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现象】年初,安溪公交车站积极响应县政府建设“美丽安溪”的号召,决定3路公交车率先采用普通话和闽南话双语报站,引发了全民热议:
小多:闽南话属于地方方言,跟普通话不同,而且腔调有点土,用闽南话报站,没必要。
小影:我觉得闽南话不土,蛮好听的。但是用它报站,外地人听不懂,坐过了站怎么办?
(3)请你针对以上两人的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阐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分)(1)(2分)示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师生对安溪县美丽乡村的建设情况基本满意,少数人不满意。
(2)(2分,每空1分)示例:市场变净了 小区变靓了 交通变畅了
素质变高了 等。
(3)(4分,看法1分,理由3分,意思对即可)示例:我觉得用闽话报站好,能让外地游客深度感受安溪。再说还有普通话报站,外地人不会坐过站。
许多学校将”中考倒计时牌”作为九年级教室环境布置的重要内容之一,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请发表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60字左右)(4分)
[5d702162e0d9a762.jpg]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学校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8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2年增加0.13本。
(2)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这两种不同的阅读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2分)
(3)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4分)
【材料1】

【材料2】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bdceac08e43c456c.jpg]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综合性学习。(5分)
七年级(1)班举办“戏曲大舞台”的语文综合活动,请你完成以下活动。
⑴请说出我国的两种戏曲种类的名称。(2分)
⑵中国戏曲艺术底蕴丰厚、博大精深,我们知道,每一段唱词都是一篇优美的诗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很具有艺术特点。细细品味下面的《花木兰》选段,请你从思想感情(内容)或艺术特色等方面作简要欣赏。 (3分)
刘大哥讲(啊)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哪)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5分)
⑴(2分)示例:京剧、昆剧、越剧、豫剧、沪剧、秦腔、黄梅戏、花鼓戏、二人转
⑵ 刻画了女子的勤劳、能干,不比男儿差的好强精神以及为国拼杀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语言质朴,气势激昂,富有乡土气息。 (3分,意对即可)
综合性学习。(6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公民的旅游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但
从整体上看,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还不相适应。七年级(1)班举
办“文明旅游”的语文综合活动,请你完成以下活动。
(1)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并揭示它的讽刺意义。(4分)
画面内容: ▲
讽刺意义: ▲
(2)2013年5月24日晚,网友“空游无依”发表一条新浪微博,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
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空游无依”表示这是他在埃及最难
过的一刻,无地自容。微博发出后,舆论引起轩然大波。请你也写条微博,谈谈你对“丁
锦昊到此一游”事件的看法。(80字左右) (2分)
▲
(6分)
(1)(4分)画面内容:一男子双手攀挂在景区的千年古树上,让其女友拍照留念。(2分)
讽刺意义:讽刺了一些人旅游文明素质(道德水平)低下。//讽刺了一些游客任意破坏景区名树古树(旅游资源、景区公共财物)。 (2分,意思符合即可。)
(2)(2分)示例一:丁锦昊的“到此一游”给埃及的卢克索神庙带来了伤害,同时损害的还有中国人的形象,旅游者要记住,出去,你就是中国! 示例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zōng jiāo 信仰,爱护旅游资源,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综合性学习(5分)
阅读下面与黄河有关的材料,完成27—28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的地理环境适宜于植被的生长与人类生长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在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泽、大野泽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记载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关中平原直到中国战国时期依然有着“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材料二】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侯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
【材料三】与黄河有关的俗语、成语:不到黄河心不死心、跳进黄河洗不清、泾渭分明、鲤鱼跳龙门。与黄河有关的民谣:九曲黄河十八弯,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与黄河有关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材料四】据2000年初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黄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河川年径流量的2%。但就是这些黄河水,加上流域内有限的地下水,却承担着全国15%的耕地、12%的人口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并远距离地向流域之外的地区调水,承担着流域外的部分供水任务。
27.研读上面的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1)
(2)
(3)
28.你了解黄河的现状吗?请根据你对黄河现状的了解,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黄河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2分)
主要问题:
造成原因:
27.(1)黄河流域曾是“草木畅茂,禽兽繁殖”的伊甸园。(2)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3)黄河对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贡献巨大,我们必须保护好黄河。
28.主要问题:(1)黄河断流问题日趋严重。(2)水土流失严重。(3)水污染严重。
造成原因:植被大面积破坏,水资源使用不当,环保意识差。
名著阅读。(6分)
(1)有一位同学,读了《水浒》之后,写了一副对联,请判断对联说的是哪个人物,并概述对联中提及的一个情节。(不超出所给字格)(3分)
对联:打山门拔杨柳洒家自洒,闻潮信圆六和吾身非吾
人物:
情节概述:
(2)班长要为升旗仪式写一篇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稿,他打算用保尔的事迹作例子。请你依据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积累,仿照下面的示例,帮他再举一例。(3分)
示例: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双目失明的保尔拿起笔来顽强地从事创作,甚至手稿丢失也不放弃。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1)人物:鲁智深
情节概述:打山门:鲁智深在五台山醉酒,打坏门前金刚,被长老打发到大相国寺。拔杨柳:鲁智深在大相国寺(菜园)与泼皮饮酒,嫌树上老鸦吵闹,倒拔垂杨柳(绿杨),泼皮拜倒在地。闻潮信圆六和:鲁智深在六和寺夜闻钱塘江潮信,想起师父偈语,便在椅子上坐化。(人物1分,情节2分)
(2)示例:为了保证工期,缺衣少食的保尔带领队员起早贪黑地抢修铁路,甚至身患重疾也不休息。(其他符合题意均可)
综合性学习。(7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去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如今,由原班人马打造的姊蛛篇“中国成语大会”正在央视热播,唤起了观众对成语这一中国特有文化资源的重新审视。此档节目4月18日姑播,7月6日结束。
【材料二】成语是汉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的。它大多来自传统经典著作,高度凝炼,自成语境,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
(1)根据材料一,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不要出现具体时间)。(1分)
(2)作为材料二的佐证,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两个写一段话(不超过50字)。并写出其中一个成语的出处。(3分)
举一反三 豁然开朗 一鼓作气 心旷神怡 曲径通幽
成语 出自
(3)某校八年级组织学生收看了“中国成语大会”,并准备在年级也举办一次“成语大会”。请根据下列同学对电视节目的议论,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当面向年级组织话动的老师提一些建议。(3分)
小A.:节目中的一些成语在生活中很少用到,没什幺意思。
小B.:看来看去,比赛还不就是少数人的事?
小C.:看出来很多选手赛前都作了充分准备,但死记硬背的东西能长久吗?
⑴“中国成语大会”正在央视热播。⑵示例:联考前夕,哥哥一鼓作气地将所有大科复习完毕,可仍不能举一反三。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⑶示例:老师,要积极宣传活动的意义,让大家对活动提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