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体会别样人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杨志、孔乙己、韩麦尔先生、奥楚蔑洛夫”中挑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写心得,不超过60字。(5分)

示例: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在烈日和暴雨下四处奔跑,我从中读出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辛酸苦难。

【参考答案】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朴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孔乙己,一个旧社会的读书人,摇晃着脑袋在酒馆里数着茴香豆喝酒,我从中读出了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的迂腐与自命清高。

韩麦尔先生,一个教学四十年的老教师,穿上平日轻易不穿的礼服严肃认真地上最后一课,我从中读出了一个知识分子深厚的爱国情感。

奥楚蔑洛夫,一个沙皇政权的警官,兴师动众处理街头小事,变化无常,我从中读出了沙皇政府的__统治。

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要遏制如此严重的浪费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两条。(2分)

(1)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2)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都强的措施,加大监督检查,鼓励节约,整治浪费。

5月11日是母亲节,班里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主题是“感谢母亲”。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统计表。

项目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

54%

66%

91%

祝福同学生日的

56%

86%

92%

差值

2%

20%

1%

(1)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2分)

(2)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2分)

(1)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的关注。

(2)作为初中生我们要多关注我们的父母,关心我们的父母。

“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组到云南做了云南美食节目,也请你向大家介绍一种颇具特色的家乡风味小吃。(2分)

(2分)示例:美食往往与当地的物产有关,米线是我们家乡的稻米做成的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小吃——线状的爽滑的米线配上香葱韭菜,浇上鲜美的肉汤,淋上喷香的辣椒油和自己喜欢的肉末杂酱。米线晶莹剔透,汤汁鲜美浓郁,让人垂涎欲滴!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5分)

(1)请写出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和谚语各一个。(2分)

①成语:

②谚语:

(2)“小荷”文学社的学员们来到学校图书馆,查找有关“狼”的资料。他们寻找到了下面几则材料。

材料一:狼,食肉目犬科犬属的一种。性残忍而机警,极善奔跑,常采用穷追方式获

得猎物。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100多年前,在凯巴伯森林里狼总是伺机猎杀可爱的鹿。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专门捕杀狼。25年后,狼总共被杀掉6000多只。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自由王国”。很快,鹿的数量就超过了10万只。仅仅两个冬天,饥荒、疾病就让鹿死去了6万只。人们最终请回了狼,凯巴伯森林又恢复了生机。——《作恶的鹿与冤屈的狼》

请你就上面的两则材料,多角度阐述你对“狼”的认识。(不少于两点)(3分)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5分)

(1)①狼吞虎咽、狼心狗肺、鬼哭狼嚎、狼狈为奸。②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2分)

(2)a.狼生性残忍而机警。b.在自然中,狼对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3分)

综合运用

1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20日电 由中华炎黄研究会、河南体育局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将于端午节期间在郑州举行,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的多支龙舟队伍同场竞技,共度佳节。

本次龙舟大赛是以“中原龙舟大赛”为基础上升级成“中华轩辕龙舟大赛”的。大赛的宗旨是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推动龙舟运动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大赛开幕式上设置了龙舟点睛、舞龙舞狮、龙风筝表演、龙舟对歌、龙舟豫剧等环节。从今年——农历壬辰龙年开始,以后每年的端午节都将举办这项赛事。

(1)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6字)

(2)材料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1)首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将在郑州举行。

   (2)示例一:删去“上”。

        示例二:把“以”改成“在”,把“为”删去或改成“的”。

        示例三:把“以”改成“由”或“从”,删去“为基础上”。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汉字就像是一块历史文化的化石, 它 。《说文解字·示部》里的字从时间、地点、对象、等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从一定程度上记录着古人的生活。同时,这些习俗反过来又揭示了这些字的产生缘由,丰富着汉字的意义。从现存的“示”部字来看,大多与祈福祭祀有关,足以说明上古祭祀习俗对“示”部字的深远影响。

A.根据短文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句子。(提示:明确句首位置;把握短文层次;思考喻体特征;表述具体有效。)(2分)

汉字就像是一块历史文化的化石, 它

B.我也来“说文解字”:阅读材料,调动联想,在横线上填空。(1分)

福,在甲骨文中右上角是“示”,即古代放祭品的灵石台,是古代祭祀的形象写照。金文中的“福”,“畐”是个大肚酒壶。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很丰满的人,有福相的人,从而将“福”引申为富贵。后来,许多学者认为福不再是“酒肉上的满足”,而是右边有了“一口田”,事事顺心当然就有了福。现代人对福的解释是幸福、福气。有人说 “福”字的右边,“一”代表房屋的梁;“口”代表 ;“田”代表土地。

A.示例:它记录了丰富的古代风俗文化,同时古代的风俗文化也影响着汉字的内涵和应用。

评分意见:2分,两个要点1点1分。

B示例:人丁兴旺。评分意见:1分,符合汉字特点有意义,合理即可得分。

综合运用

材料一 据报道,第24届汉堡世界鸟类学大会宣称,全球约1万种鸟类中,大约2000种鸟类的生存面临危机,仅2005年,175种鸟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第25届巴西世界鸟类学大会上专家警告,在未来的50年内平均每年将有一种以上鸟类从地球上灭绝,死于非命的数量将逐年增加。

材料二 据科学研究发现,由于噪音,城市中70%以上鸟类出现了变频、仿噪、喑哑等鸣叫异化和遗传劣化的现象,灯光和药物造成了大量鸟类习性被改变、集体中毒、“意外”碰撞死亡等现象的发生。

材料三、

陷阱 羡慕

① 、研读以上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②、四月一日为世界爱鸟日,在世界爱鸟日到来之际班里发起一项爱鸟、护鸟的活动倡议;联系实际,写三则活动措施:

③、并有针对性地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综合运用

(1)结果,由于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多重污染和人类的捕猎,造成了鸟类生命异化、遗传劣化、种类不断减少、数量急剧下降的后果,保护鸟类刻不容缓。  

(2)活动示例,①举办校园鸟巢、鸟食悬挂安放活动;②宣传鸟类科普知识,让人们了解鸟类,知道鸟类对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③开展植树造林或养护树木活动,保护鸟类的家园。

(3)广告:①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

②鸟类是生态平衡的维持者,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鸟类;

③鸟是大地的精灵,大自然的智者,是人类的良师益友。

中考链接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思考答题。
关羽号称神勇,但其种种作为却令人颇有些不解:降曹后斩颜良诛文丑,明知当时刘备在袁绍手下,却杀袁绍大将,等于将刘备推向虎口。华容道放曹,诸葛亮审时度势当然知道曹操不能杀,一旦杀了则北方群雄并起,又将陷入更大的混战,只有三足鼎立,方能给刘备以喘息之机。所以,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但关键在于,关羽却不知其中奥妙,仅因个人恩怨就不顾大局。此后,又与黄忠争先,大意失荆州前的“虎女不嫁犬子”之类言论,都不能不说是与忠义仁相悖的。关羽虽然神勇,却骄傲居功,刚愎自用,最后只能败走麦城,并连带引发了张飞、刘备之死。蜀国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其他两大集团争衡了。每读至此,令人神伤。
张飞勇猛暴躁,在刘氏集团中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
诸葛亮最欣赏赵云,同时他也是赵云最欣赏的人。刘备长于心计,关羽傲物,张飞暴戾。赵云无法和他们肝胆相照,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刘备虽然也对赵云恩宠有加,但他深知赵云是诸葛亮的人,虽放心让赵云去办任何事,但似乎并不把他当作兄弟。

诸葛亮信任赵云,不管干什么,身边总带着赵云,连刘备去东吴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只有赵云会将他的锦囊妙计当作圣旨,关、张二人都不会。
1、勾划出又段中与话葛亮相关的语句,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2、依据阅读,你同意作者对关、张、刘、赵的评价吗?请任选其中之一,发表你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除了“隆中对”,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2~4个。

4、写出下联:两表酬三顾 。

5、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己学习《隆中对》和阅读上文的体会,围绕“诸葛亮”这个话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小随笔。

1、(1)关于诸葛亮的语句:a、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b、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c、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2)对诸葛亮的看法:只要能从“可敬”的角度答出其足智多谋,从“可悲”的角度答出不被刘、关、张三人信任,才华不能充分施展即可。2、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能自圆其说即可3、七擒孟获、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六出祁山、舌战群儒、挥泪斩马谡、木牛流马、骂死王朗4、一对足千秋

5、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延伸思考,开展研究活动。

两年前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今年4月18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与观众见面。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舌尖2》总导演陈晓卿在摄制前提出了54条要求与建议,如“美食不是目的地,是邮发点”。因此,《舌尖2》收录了这样的故事,一对养蜂夫妇一年中300天带着帐篷奔走在路上赶花酿蜜,他们做着最甜也最苦的澄汁。摄制组跟拍了这对夫妇40天的旅途,从四川出发,越过秦岭,落脚甘肃。

(《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4月18日)

【材料二】《舌尖2》这部最初曾建议围绕“八大菜系”来做的纪录片,最终选择了以美食为由头评选故事的路径,以美食见人生,瘵美食寄托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当中,加上原本就有的精妙的纪录,磁性的解说和精彩的画面,因此《舌尖2》一搬上电视荧屏的餐桌就此起轰动。

【材料三】网民“@黛焉”:大概《舌尖1》的火热让制作团队压力太大,导致《舌尖2》过分追求所谓“背后的东西”,讲故事占据了80%,美食倒成了一闪而过的东西了!觉得“舌尖”还是带给“吃货”简单的满足和幸福更好。

(1)依据材料说说《舌尖1》火热的主要原因。(2分)

答:

(2)依据材料说说《舌尖1》和《舌尖2》的相同之处。(2分)

答:

(3)很多网友评论《舌尖2》:“少了口水,没控制住潮水。”请依据材料,说说网友这样评论的原因。(2分)

答:

(6分)

(1)(2分)《舌尖1》重在对中国美食的礼赞(或:重点介绍美食带给人们味觉的满足和幸福。意思对即可)

(2)(2分)都介绍了美食;都有精妙的配乐,磁性的解说和精彩的画面(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3)(2分)“少了口水”的原因是:《舌尖1》过分追求美食背后的东西,有关美食的介绍篇幅较少,带给人们舌尖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不够。(1分,意思对即可)

没控制住? 水的原因是:《舌尖2》充分挖掘美食背后的感人故事,以美食见人生。

(答出“与美食有关的故事很感人”或“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让人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亦可)。(1分,意思对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