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
《论语》是 经典之一,记录 及其弟子 的 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 ,字 ,
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儒家学派创始者。他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学生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孔子整理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尚书》《诗经》《周易》,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儒家 孔子 言行 语录体 丘 仲尼 春秋末期 思想 教育
文学常识: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斯克罗多斯卡, 著名的 家和 家,曾两度荣获诺贝尔奖金。她一生能够得诸多的奖金、奖章、名誉、学衔的原因是她恪守着:守着荣誉就将一事无成。正像爱因斯坦曾经所说“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惟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
波兰 物理学 化学
沈复,字 ,长洲(现在 )人,清代 。
三白 江苏苏州 文学家
综合性学习(8分)
“共建美丽南平、推动绿色发展”是2014年南平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开展了“美丽南平·绿色城市”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情系乡村我分析】为了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南平市政府对县市(区)乡村各方面的建设情况开展调查,下面是其中三个项目的调查结果,请你研读下表,写出结论。(2分)
村民对乡村建设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人数:500人)
调查项目 | 调查结果 |
公路建设 | 96℅的村民表示十分满意。村村公路都铺上水泥,方便快捷。 |
文化建设 | 80℅的村民表示比较满意。乡镇建有文化健身广场,村民文化娱乐活动有室外健身、唱戏、看电影、舞龙等。 |
公厕建设 | 30℅的村民表示满意。部分乡村没有公厕。有的乡村虽有公厕,但较脏。 |
【美化环境我评说】“垃圾分类处理”是建设美丽南平的一项举措。请你根据下面材料,概括“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2分)
【材料】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可以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生活垃圾中不易降解的物质,金属汞、镉等有毒物质,会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受到污染,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以减少这些危害……
【宣传武夷我点赞】为打造绿色旅游城市,学校开展征集武夷山旅游广告语的活动,请你从下面征集到的广告语中选择一则品析其妙处。(2分)
A.地球之绿肺,世界之氧吧。
B.茶香飘万里,山水迎八方。
【展示成果我参与】为推进美丽南平建设,共享建设成果,学校要在大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下则新闻的标题,请你帮助拟写这则新闻的标题。(2分)
据“福建市直机关党建网”报道,为展示南平市“共建美丽南平、推动绿色发展”的精神风貌,5月28日,南平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绿色新区·美丽南平”主题摄影展。摄影展围绕“四绿”主题,从绿之魂 、绿之韵、绿之魅、绿之梦四个篇章,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审美,用光影定格时代变迁,诠释“美丽南平、绿色新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共收到2000多件作品。《武夷山最美花园》、《高速建设进行时》、《清风竹影》等一批作品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
①(2分)示例一:村民对乡村建设__路建设满意度最高,文化建设次之;对公厕建设最不满意。
示例二:村民对乡村建设__路建设和文化建设较满意,对公厕建设不够满意。
示例三:乡村建设中的公路建设、文化建设得到大多数村民的肯定,农村的公厕建设、卫生状况不如人意。
②(2分)示例: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或:减少垃圾量,减少占地。)、减少环境污染(或:减少污染,减少土地污染,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③(2分)A.示例一:运用比喻(或对偶),突出了武夷山的绿色环保和清新空气。
示例二:运用比喻(或对偶),体现了武夷山绿色旅游城市的特征。
示例三:运用比喻(或对偶),体现武夷山树木多,空气好的特点。
B.示例一:运用夸张(或对偶、拟人),展现了武夷山丰富的茶资源和山青水秀的美景。(同时体现了武夷人笑迎八方客的热情。)
示例二:运用夸张(或对偶、拟人),介绍了武夷山茶香、山青(美)、水秀(美)的特点。
(修辞1分,品析1分)
④(2分)南平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绿色新区·美丽南平”主题摄影展
下面是某旅游景点的一则告示,仔细阅读后请说出它的含义。并模仿它的表现手法,为保护学校的草坪拟写一则告示。(只要在表现手法上模仿,不必拘于原来的句式)(6分)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含义:
告示:
略
9.班级开展“假如我来创作广告”主题活动,请你为宣传郑州拟一则有创意的广告。(可以是知名产品,旅游景点等)(2分)
10.生活中有的广告很有创意,很受欢迎;也有些广告不尽如人意。请你选择一则熟悉的广告进行点评。(4分)
9.10略
综合性学习(4分)
【走进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报告会A.、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B.、 各小组推荐的代表上台发言。可选择以下话题:(1) 向大家介绍作品中我最喜欢(最敬佩)的人物或印象最深的情节及其理由。(2) ××作品给我带来的启示。C.、 主持人根据评委意见宣布结果。D.、 语文教师对本次活动作出小结。
27、假如你就是被推荐的代表,请概述你发言的内容。(2分)
【专题】学了《狼》专题后,你一定对狼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28、请认真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说一说我们应该从狼的身上学会些什么。(2分)
材料一,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
材料二,一群狼突然向驯鹿群冲去,其中的一匹狼斜刺里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的驯鹿的腿,随后这头驯鹿又被放开。然后,狼群耐心地等待着时机,受伤的驯鹿渐渐失掉大量血液、力气和__的意志。狼群定期更换角色,由不同的狼来不停撕咬驯鹿,使这头可怜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创。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不会对狼群构成严重威胁时,狼群开始出击。
材料三,据统计,狼群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它们对此的反应不是无精打采、放弃努力或者自认败北。九次未果的狞猎不会让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总会属于它们。
综合性学习(4分)
27、言之成理即可。(2分)
28、 言之成理即可。(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成都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
材料一 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 某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三 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
(1)各校非常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注重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环境氛围。 (意思相近即可)(2)示例:开展“国学经典知识”问题大奖赛,用抢答的形式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1)对三则客观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其内涵的相同点,然后对其进行概括提炼即可。同时,要注重对材料前引言的分析,找到提取准确信息的捷径。(2)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回答时只要能扣住题干要求,所提建议有针对性,且语言表达通畅即可,答案不唯一。]
2014年8月,宣城市开展“创建全国卫生、文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简称“三城同创”)。下面是某学校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8分)
我学校围绕宣城市“三城同创”主题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制作了一批宣传牌。内容是《宣城市民“十要”、“八不”、“三管好”》,其中一条就是“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小杨同学不以为然,在路过宣传牌时故意扔下手中的糖纸垃圾。别人批评他:“不要扔嘛,讲一点社会公德。”他笑着回答:“我这是不怕牺牲献出爱心,牺牲了我的形象,却能给清洁工阿姨带来工作,何乐而不为?如果都不扔,她们不是失业了吗?”
(1)如果你是小杨的同学,你会怎样劝说他?(2分)
(2)班主任老师在与小杨谈话后,觉得需要在班级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拟定符合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班会主题。(2分)
(3)校团委举行“讲文明,树新风”演讲比赛,下面是王华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进行修改。(4分)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A]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做个文明中学生的关键。文明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坚信“滴水汇成河,千河聚成海”,[B]我们就能够缔造文明的社会氛围,培养和谐的社会风气。
①画线句[A]有语病,应该修改成 。(2分)
②画线句[B]中“ ”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换成“ ”(2分)
(8分)(1)示例:“同学:小杨,清洁工阿姨每天都非常辛苦,你不帮助她,怎么能故意增加她的负担呢?”(2分)(内容积极,语言连贯、得体,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语气过于生硬的,扣1分;内容没有说服力的,扣1分)
(2)示例:遵守文明规则,共创美好校园(2分。突出“卫生”“文明”“习惯”等关键词,句式整齐,言之成理即可)
(3)①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做个文明中学生的关键。(2分) ②缔造 营造(2分)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好读书、读好书。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办“书香润心田”主题活动,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参与这一活动。(6分)
(1)学校准备编辑一本《名人读书名言》,你准备推荐哪些名言入书?请写下其中的一条,并注明是哪位名人的名言。(2分)
(2)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据此,学校进行读书调查,要求你谈谈应怎样处理这两者的关系。(2分)
(3)班上召开读书报告会,现在请你向报告会推荐一部好书,并简要谈谈推荐理由。(2分)
(1)示例: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__)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2)示例:经典名著可以熏陶你的情趣,培养你的正确的审美观念。流行作品可以让你的视野开阔,获取更多新知识。但是流行作品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所以你不能持一种完全欣赏的眼光,相反你更多需要的是批评的眼光,要做到这些没有大量的名著阅读积累是做不到的。所以要想阅读流行作品还是先好好读读经典作品。
(3)示例一:《高老头》——法国巴尔扎克著,是巴尔扎克早期的杰作,写主人公靠粮食买卖起家,养大女儿反而被女儿遗弃,在痛苦中死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支配一切的规律。
示例二:《老人与海》——美海明威著,写一个孤独的老人单身出海捕鱼,与大鱼周旋,将它捕获,又被大鲨鱼吃掉猎物的惊险故事。歌颂了人面对失败仍顽强拼搏,绝不屈服的意志。海明威因此获普利策奖与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