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联想和想像,编写一个童话故事,介绍森林里一群动物举行运动会的盛况,要写出参加运动的动物的特点。
略
读下面一则材料,仔细思考,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沿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除了东岸有狼群活动以外,其他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个实验,在河东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动物学家发现,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
参考: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狼群,它们为了生存,天天生活在一种“竞争气氛”中,反而越来越强健,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是因为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
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例句: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一颗石子——为繁忙的交通献上全部的力量。
仿句1:
仿句2:
仿句3:
①.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②.我不是翱翔在蓝天白云间的苍鹰,而是广阔田野上的一只小鸟——为辛勤的农民贡献一点力量。③.爬山虎不是趋炎附势的小人,而是奋力向上登攀的君子——为了心仪的蓝天力争上游。
用一句话概括从下面材料中得到的启迪。
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人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欢,然而,它是害虫。
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以貌取人
根据下面的情景,按要求答题。
在一次大型的优秀歌手颁奖晚会上,一位知名歌手因不满评奖的结果,在台上扔下话筒,拒绝演唱,引起全场哗然。请设想一下,下列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在这种场合会说出怎样的话。
(1)大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地对观众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小朋友不解地问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歌迷对歌手这种表现失望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知名老歌唱家气愤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
综合实践活动。
如果有一群外校的学生慕名来你校参观校园环境,学校派你当陪同参观的小导游,你将如何介绍?请简单写一段能吸引参观者的解说词。
略提示:抓住特征,突出重点,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语言要有吸引力。
为了解课外读物的阅读情况,初三某班的语文学习小组对本校和一所高中进行了同票抽样调查,并统计如下:
课外阅读的主要读物 初中 高中
投票数 百分比 投票数 百分比
文学名著 42票 14.38% 94票 32.2%
科普读物 39票 13.36% 74票 25.3%
学科辅导书 149票 51.03% 25票 8.6%
武打作品 26票 8.90% 27票 9.2%
言情小说 29票 9.93% 46票 15.8%
为人处世指南 7票 2.40% 26票 8.9%
(1)仔细分析上表,用简要的语言说说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具有哪些显著的区别。
(2)学习小组认为课外读物的类型与提高语文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针对统计表中初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将开展一次语文主题阅读活动,请你拟出简洁、鲜明的主题,并根据主题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为本次活动自行设计一条生动的标语。
主 题:
标 语:
参考示例: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显著的成长特征为更有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成长之路,知识面更广阔,更关注情感发展,更注重内在的修养与交际能力的提高。(2)主题要能体现语文主题阅读活动,标语要与主题相关,且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使标语生动。示例:主题:走进名著,推荐名篇;标语:让名著、名篇成为提高语文水平的阶梯
随着手机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给“校园手机”立规矩的呼声也随之出现。不久前,某中学正式下达了手机“封杀令”,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这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争论。中小学生是否可以将手机带入校园使用?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观点鲜明,理由恰当,表述清楚。观点鲜明,理由较恰当,表述一般。有认识,表述不够清楚。
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能概括内容且语言简明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
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开设的汉语课程在海外一些国家的大学、中学落户之后,又开始走进普通小学课堂。随着“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温,在欧洲,学习汉语的热潮也开始逐渐向中东欧国家扩展。5月16日,我国“汉办”在欧洲设立的第一家小学汉语课堂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六区基础学校举行开幕仪式,中国驻捷克大使霍玉珍和捷克教育部官员亲自到场剪彩。在开幕仪式上,霍玉珍大使说,希望将汉语课堂从布拉格六区推广到整个布拉格,进而推广到整个捷克。
标题:
示例一:汉语走进捷克小学课堂 示例二:捷克小学首开汉语课程
在某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时下,经典作品销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 (摘自《新京报》)
材料二:
我们的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六百年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从古到今,那些古籍除了非常高远的、深奥的之外,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
(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
(1) 结合对上面材料的理解,你认为这个专题活动的目的应该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搞好这个专题活动,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投寄给《南京日报》进行宣传的形式。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请你从《西游记》《水浒》《繁星•春水》中选择一部,撰写一段阅读心语。
《 》的阅读心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撰写阅读心语进行宣传的形式外,你还有什么好主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倡导南京人阅读经典名著。(意同即可)
(2)答案略。符合所选名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或人物形象特点,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3)答案略。采用切实可行的形式,能达到倡导阅读经典名著的目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