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记者从洛阳市环保局获悉,为实现“治霾留蓝”的美好愿景,今年洛阳将出台新标准,在杜绝渣土车横行、环境监管纳入城市管理等方面开出“应急药方”,同时为防止“踢皮球”,划清了与治霾有关的20个部门的职责。
材料二:洛阳市环保局局长陈亚利告坼记者,2014年洛阳市形成雾霾的原因,主要是电厂烧煤、尾气和油烟。在过去的一年里,洛阳市环保局已采取相应措施,全年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材料三: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一起走着却只见雾霾不见你”。
(1)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15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出治理雾霾的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谈谈材料三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洛阳市将出台 “治霾留蓝” 新标准
(2)措施一:加强城市环境监管,杜绝渣土车辆横行。
措施二:明确治霾部门的职责。
措施三:对形成雾霾的烧煤、尾气和油烟进行了治理。
(3) 示例:雾霾污染的严重程度 或雾霾给人们的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 或治理雾霾刻不容缓等。
综合学习水平考查
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上面是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图,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该图主要信息。(不得出现数字)
2.校园内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箱上有两句宣传语,请你紧扣“环保”主题,运用对偶知识补写下句。
上句:回收废旧电池
下句:
3.学校志愿者行动队到某小区发放有关废旧电池危害的宣传单时,看见一位小伙子正把几节旧电池扔到草坪上,你赶忙上前劝阻。针对小伙子下面这句话,请你结合【相关链接】中的知识对其进行规劝,规劝时语言得体,内容恰当。
【相关链接】电池主要成分为锰、汞、锌等重金属。被遗弃的废电池腐烂后,其重金属成分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小伙子说:小毛孩管什么闲事!我只是扔个破电池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说:
1、大多数人把废旧电池当垃圾扔掉,只有少数人将其投入专门回收箱(极少数人将其存放在家)。(3分)
2、示例:创建文明校园(争当环保卫士、创建绿色校园、建设生态校园、增强环保意识等)(3分)
3、示例:叔叔(或大哥),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有责任一起爱护它。你别小看一节废电池,它腐烂后,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可大了,还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4分)
语文实践活动。
2014年3月的“两会”上,李__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首次被列入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高度。(1)阅读右边图表,在横线上写出调查结论。(2分)2015年3月,某中学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右表:分析右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2)右边两幅漫画的题目都叫“读书”,请仔细欣赏,任选其中一幅,分析漫画告诉我们的道理。我选幅__________,它告诉我们:__________。(3)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读_______,我__________;读_______,我__________。
(1)读玄幻武侠、时尚娱乐等类作品的快餐式阅读在中学生中流行,不重视经典阅读的现状亟待改变。(意近即可)(2)甲幅:读书能使我们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帮助我们看到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或: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还要关注窗外事。乙幅:读死书会束缚人们的手脚。或:不会活用知识的人是可怜的。(意近即可)(3)示例:读冰心的诗歌,我感悟了纯真细腻的情感;读培根的随笔,我体会到了透彻深邃的哲理;读傅雷的家书,我学到了谦虚严谨、积极向上的做人道理;读高尔基的小说,我拥有了战胜坎坷命运的力量;读鲁迅的诗集,我获得了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坚韧意志;读陆游的诗词,我树立了忠诚爱国、抗敌立功的志向。
综合性学习
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热播,引发国人对河西走廊的关注,学校开展以“关注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搜集材料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材料1】至【材料6】是组内同学搜集的,请你从本试卷中再挖掘一则与河西走廊有关材料,作为【材料7】
【材料1】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是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品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材料2】河西走廊境内的三大流域,(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均为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
【材料3】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fó jiāo 艺术和历史文化宝库,其价值非凡,魅力永恒。
【材料4】长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近年来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
【材料5】在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沙漠包围。全县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94.5%,其生态问题之严峻,引起了全国世界的关注。在河西走廊西头,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敦煌逼近。
【材料6】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以“天下第一关”著称于世。
【材料7】 。
活动二整理材料
前6则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与 有关,另一类与生态环境有关。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材料是 (只填写材料序号)
活动三分析材料
分析以上两类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两个结论?(每个结论不超过20字)
结论1:
结论2:
活动一示例1:天梯山石窟历史悠久,风景奇特,久负盛名。
示例2:左宗棠西出河西走廊,收复新疆。(答霍去病、玄奘、张骞、林则徐、班超等人的事例均可,但其表述必须与河西走廊相关联。)
活动二(2分)历史文化 2 4 5
活动三(4分)结论1:河西走廊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意思对即可)
结论2: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挑战。(意思对即可)
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定方向 选书目
“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面对众多的书籍,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作家: 示例:冰心 作品: 示例:《繁星》《春水》
活动二:有步骤 深探究
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你的研究步骤是:
示例:步骤一:网上搜索与《繁星》《春水》有关的作品,精选研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步骤二:多角度分析,与同学讨论后写出自己的收获。
活动三:精阅读 美汇报
经过几周的精读,你的研究任务完成了。在读书汇报会上,你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你的展示如下:
示例:大家好!我选的书目是《繁星》《春水》。通过研读,我认为,《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谢谢大家!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
【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
③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
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作品:《背影》《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
示例一: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己》)
示例二:特殊言行,预示悲剧结局。(《孔乙己》)
拟写: , 。(《 》)
【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
【拟写标语】展未来豪情盈心底。
【设计活动】示例: 说一说同窗趣事;抒一抒师生真情;唱一唱校园民谣。
【重温经典】示例:两个大字,彰显爱国力量。(《最后一课》)
庄重仪表,尽显国在心中。(《最后一课》)
下课钟响,不弃美丽法语。(《最后一课》)
一个背影,凝聚父爱力量。(《背影》)
两过铁道,尽显爱子情深。(《背影》)
四处泪光,终悟深沉父爱。(《背影》)
一封家书,勾起发财梦想。(《我的叔叔于勒》)
仓皇逃避,尽现世态炎凉。(《我的叔叔于勒》)
十个铜子,寄托社会希望。(《我的叔叔于勒》)
【探究材料】探究结果:人生(生活、工作)需要争取和奋斗。(只有争取和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后,同学们每人领到一本《清风廉韵》学生读本,大家都在翻看,赵健却拍拍书说:“回去之后,这本书可以睡大觉了!”假如你是他的同学,你将怎样规劝他认真阅读《清风廉韵》?
示例:赵健,怎么能让书睡觉呢?廉洁与我们成长密切相关,读一读《清风廉韵》能培养我们的廉洁意识,我们应该认真阅读才对,你说是吗?
综合运用
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成语大搜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只填序号)
①温故知新②舍生取义③愚公移山④则善恶从
⑤任重道远⑥诲人不倦⑦一鼓作气⑧见贤思齐
(3)【观点大讨论】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案:(1)孟母断织、韦编三绝
(2)③ ⑦
(3)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上名校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况且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而已。
或者 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好处,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或者兼说二者。
综合探究
阅读下面的故事,写出一个从故事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庄园里,住着女主人,女主人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仆,两个儿子对女仆的态度很不相同,大儿子很喜欢女仆,小儿子则很厌恶女仆。一日,女仆在窗外晾洗过的被单,大儿子从窗前走过,赞叹道:“多可爱的女人,还不忘在被单上绣一朵梅花!”小儿子从窗前走过,撇着嘴说:“这个笨女人,一床被单都洗不干净,被单上还留着梅花印记!”女主人听说后,在窗前仔细瞧了瞧。然后对两个儿子说:“你们看清楚了没有?那梅花印记,是留在玻璃上的,被单上其实什么都没有!
无论是过于喜欢还是过于厌恶都容易带上自己的感__彩而忽视了事情的真相,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感性用事,而应该以理性客观的眼光去看人看事。
请根据对话内容,以编辑部的名义写一则启事(只写正文,60字左右)。
下面是校文学社社长正浩和编辑诗瑶的对话。
正浩:诗瑶,陈平告诉我,我们文学社刊物《春芽》第三期有一个错误。
诗瑶:什么错误?
正浩:在“最美人物”栏目里,我们把一个人的名字写错了。
诗瑶:啊?把谁的名字写错啦?
正浩:就是那位园艺师傅方刚,写成万刚了。
诗瑶:哎呀,太粗心了。
正浩:我们要在第四期中刊登一则启事,更正错误,还要表示歉意。
诗瑶:好的。
[7ebc0b09ef44580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