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3000多年前的《诗经》,令人甚至小学生都还能阅读,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毫不夸张地说,汉字成就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
材料二: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那是汉字书写吗?或者,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许多年来,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材料三: 经过多次反复的测试,得出来的结果是,日本的孩子小时候如果不学习汉字,他们的智商也和欧美儿童一样是100。但是学习了汉字的儿童,情况就不同了:如果从5岁开始学起,到入学前一年,智商能达到110;要是从4岁开始学起,学两年,智商能达120;若从3岁开始学习三年,智商在进入学校前就能达到125至130。 ——(日本)石井勋《幼儿智力开发法》
(1)请从上述三则材料中,各提取一个关于汉字(汉字书写)的关键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说汉字书写“像一种修行”,请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说一说你在书写“和(忠、信……)”字时,所想到的中华经典故事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外国__这样评价汉字:“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请你仿照下面示例,从“思、林、愁”中任选一个字造句。
示例:意——心上支撑一枚太阳/思想就不再流浪
芽——小草的乳牙一冒尖/就咬亮了春天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源远流长(传承民族文化);蕴含着为人处世的规矩;启迪智慧。
(2)示例:
和——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谱就了一曲中华文化的和谐之歌;
忠——岳飞精忠报国,成为中华民族忠义精神的化身;
信——曾子守信杀猪,他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令后人敬仰。
(3)示例: 思——心灵的田地里/思想的种子在发芽
林——两棵树挽着/站成绿色的风景
愁——心上驮着秋的落寞/眉头锁紧了天空的云
综合性学习
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全》播出,节目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中那些年轻的面孔对于成语的捻熟运用,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印象,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
(1) (2)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学习的方式也可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
|
| ||||||
| |||||||
| |||||||
(1) (2) (3) (4)
3 根据划线句子仿写。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 , 。
1.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
2(1)恩重如山(2)才高八斗(3)气壮山河(4)隔岸观火
3.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2015年6月5日是第四十四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旨在教育大家关注、重视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为此,学校围绕“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资料分析】某同学创作了右边的漫画,请你按照一定顺序简要介绍并阐述其含义。
【公益宣传】请你为今年的世界环境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呈对偶句式,对仗工整。(说明: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给分)
【口语交际】学校团委委托你电话邀请环保局王科长,4月5日下午3:00 在九(1)班教室参加主题班会,并请他在主题班会上介绍我市的环境状况。
你略作思考,拨通电话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57d415328312d3.jpg] |
综合性学习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一份针对28个主要城市年轻人进行的手机指数调研。结果显示,近八成年轻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开展“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参与相关活动。
材料一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无论在走路、等车、坐车、吃饭等各种场合,只要有空闲,都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双眼紧盯屏幕,低头刷微博、玩游戏、发微信,看视频……他们的视线与智能手机等数字终端相互交感直至难分难解。对身边的世界、身边的人熟视无睹,漠不关心。
材料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带着孩子去父母那里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材料三 在美国影片《生活大爆炸》申展现了令人深思的一幕:主人公拉杰和女友第一次约会时,两人都羞于言谈,场面尴尬,最终两人选择在图书馆里面对面,用手机上的社交软件相互发信息进行交流。
活动一:筛选信息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低头族”。(3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探究危害
(2)以上三则材料共同揭示了低头族沉迷手机的什么危害?请用一句话写你的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拟写标语
(3)为了让低头族回归本真生活,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低头族指的是一有时间就玩手机的一类人。(或:一有时间,视线就离不开智能手机等数字终端的一类人。
(2)淡漠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感情交流(意对即可)
(3)示例:(1)不要让手机绑架我们的生活(2) 长时低头伤身体,少用手机益健康。
诗词赏析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阅读全诗,请你说说“缓”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表现手法非常妙,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缓”字,表现出诗人因对山中美景的欣赏而生留恋之情,所以步履都慢下来了,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愉悦闲适之情。
2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这是运用侧面描写(虚实相生、侧面烘托),借涧水之香烘托桃花之香,展现出一种幽美静寂的意境。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题。
材料一:2014年1月11日上午,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红沙发”系列访谈活动拉开帷幕。访谈嘉宾围绕“文化强国,阅读为要”的主题,谈读书,话阅读,议措施,与主持人进行了一场精彩对话。大家认为,全面养成读书习惯,是一件关乎国民素质、综合国力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一个民族的文化,不是一个时代所能完成的,它的重要部分永远深埋在历史当中,藏于书箱里。发掘、传承、发展是我们的责任。
材料二: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内容调查表
内容 | 手机报 | 小说 | 游戏 | QQ、 飞信 | 博客、 微博 | 视频 | 邮件 | 学习、 工作 |
比例 | 41.1﹪ | 47.3﹪ | 33.9﹪ | 64.1﹪ | 21.0﹪ | 23.1﹪ | 10.2﹪ | 17.1﹪ |
材料三: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成人数字阅读方式接触率为40.3﹪,电子书阅读量增幅较为明显。其中与数字阅读方式贴合度最高的微博、微信、微小说等“微阅读”,以其简单、快速、犀利、生动等魅力,对传统的阅读方式造成了冲击。但不少人认为,如果一味沉溺在“微阅读”带来的简单、浅表的愉悦中,就会逐渐失去思考、创新和叩问心灵的力量。
(1) 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简洁的语言从材料二的表中归纳三条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三则材料内容,根据提示续写一段话,简要陈述“微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阅读。
事实上,传统阅读与“微阅读”之间并不是相互冲突,非此即彼的关系。
。
(1)“红沙发”系列访谈活动拉开帷幕。(2)内容丰富,获取信息快捷。以娱乐消遣为主,较少与工作、学习有关。即时通信所占比例大。(3)传统阅读内容博大精深,需要深阅读;“微阅读”便捷、信息量大,可以成为传统阅读的有益补充。进入“微时代”,我们要坚守传统阅读,适度进行“微阅读”。
2013年暑假,央视推出暑期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一些选手把《现代汉语词典》来回翻了三次,除个别生僻字外,一些常用字书写也出现了错误。参加现场体验团的大人,也体验了什么是“提笔忘字”。众多网友在微博上同步秀出了自己的听写记录,情况也不理想
(1)给这次综合性活动拟写一个主题语。(15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改变“提笔忘字”这种现象,请说说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重视汉字书写,弘扬民族文化。
(2)重视汉字的书写教育或强化书写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____两次亲临河南指导工作。5月10日在郑州国际陆港,习__详细了解了郑州建设物流枢纽、中欧铁路物流中心的情况。听说目前郑州始发的中欧班列一周两班,他走上站台,与整装待发的开往欧洲的货运列车司机亲切握手。“班列前景怎么样?在国际货运中会占到什么比例?比例会扩大到多少?本省货占多少?”他关切地连问了4个问题。地方负责人说,班列未来时速将达120公里,前景非常看好,企业参与很踊跃。——新华网
材料二:“__爱着彭麻麻,这样的爱情像神话;彭麻麻爱着__,有爱的天下最强大!”郑州音乐人余润泽、徐铵都没想到,由他们演唱的《__爱着彭麻麻》在网络上火了,连续5天,视频点击量突破2000万,被誉为“神曲”。——郑州晚报
材料三:日前,郑州一个9岁的小学生给__写了一封信,爸爸看后觉得有趣便拍下
来发到了朋友圈,没想到儿子的信被网友频频转发。孩子在信中跟__聊了太空的事儿,他认为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建议中。国航天登上火星。最后还打趣,希望__减肥,“不用像奥巴马那么瘦,像普京一样就可以了”。——郑州资讯
(1)请从三则材料相互关联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对材料进行概括。
(2)仔细阅读材料二,探究“神曲”在网络上“火”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为郑州拟写三则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关心着郑州的发展,郑州人民关心爱戴着__。
(2)关注中国领导人(关心__);歌词朗朗上口;巧妙借用网络用语;网络媒体传播迅捷;__与彭__的美满爱情令人向往、赞美。
(3)示例:郑州明天更美好;郑州——一座充满爱的城市;郑州人——有梦,有才,有趣,更有爱……
语文综合运用
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汉字遭遇书写危机不再是危言耸听。键盘录入、网络语言流行等使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记的现象开始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人身上。
(1)、请给以上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字。
材料一:在当代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很多学生知识一味注重考试成绩,认为只要分数高,成绩好就可以了,至于书写的问题,根本没有兴趣,也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对于汉字书写有着如此“冷漠”的反应,那么字能不能写好也就可想而知了。
材料二:现在的语文教学在不断创新,从以前的以读写背为主向注重理解过渡,这是好事,但是不能把前者完全剔除。学校里,学生写的作业很多,但沉下心来写字的很少,老师讲课也大多以PPT为主,很少用粉笔板书,这都很难帮助学生对文字进行深刻理解。
(2)、请根据以上材料,提出两条建议,来改善当前汉字书写的不良状况。
①
②
(1).汉字遭遇书写危机。 (2).示例一: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加大对汉字书写的考查力度。示例二:创办一些以汉字书写研究为主的社团,培养师生对汉字书写的爱好。 示例三:举办类似于“汉字听写大赛”的活动,培养师生在汉字书写方面的兴趣。 (或举办书法讲座,举办毛笔字,钢笔字书写展览或评比等活动) 示例四:掌握汉字工具性特征的同时,加强汉字演变和汉字符号背后的文化底蕴教育。
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
【标语拟写】今年4月10日至5月10日是襄阳“全民读书月”,月内有一项写读书标语的活动,下面是老师拟出的上联,请用提示中出现过的字词对出下联。
阅山读水,清风展卷书声远; , 。
提示语:吟诵古今名著,有朝一日,你会成为能写出妙笔生花好文章的众多名士中的一员。
【版块设计】《襄阳晚报》每周二有一个阅读的专栏,这个专栏共有三个版块,假如报社准备再增加一个版块,你将如何设计?
栏目一:阅读·书市(介绍最近书讯及相关内容);
栏目二:阅读·书香(较为详尽的新书摘要或片断);
栏目三:阅读·书评(对各类书的评论);
你设计的版块:阅读· ( )。
【建议启发】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持赞成观点的占多数,但也有少量担忧的声音。请自选一个角度,列出两点理由。(每点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探究】下面是根据卢宏的《近五次我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综述》整理的我国国民阅读方式倾向的调查表,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
年份 | 纸质图书阅读 | 网络(电子)阅读 |
2009 | 61.4% | 38.6% |
2010年 | 59% | 41% |
2011年 | 50.1% | 49.9% |
2012年 | 45.1% | 54.9% |
2013年 | 44.4% | 55.6% |
我国国民阅读方式倾向: 。
【标语拟写】吟古诵今,妙笔生花名士多
【版块设计】阅读·书话(书人书事,关于书的掌故等)(书话可以写成“书人”、“书事”、“书史”、“书典”等,也可以有其他的版块设计,言之成理即可)。
【建议启发】答案示例
赞成理由:了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表达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意思合理即可。
担忧理由:活动似乎跟考试没什么关系;可能会占用一些学习时间;有糟粕,不适合学生读;分散学生学习精力等,意思合理即可。
【材料探究】纸质图书阅读逐年下降,网络(电子)阅读则逐步上升。(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主要以网络(电子)阅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