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根据下面搜集的材料,请你参加“许昌小导游”活动。

材料一:许昌“33路旅游专线”是一条独具特色的市内公交观光线。它从灞陵公园出发,途径西湖公园、春秋楼、曹丞相府、文峰塔、直到许都公园、许昌博物馆。乘客可以观赏许昌市内著名景点,领略浓郁的三国文化风情。33路公交车采用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节能环保车型,还覆盖免费的4G网络。“旅游专线”将三国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充分彰显了许昌的城市精神。

材料二:年初,许昌5路公交车采用普通话和许昌话双语报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嘟嘟:许昌话属于北方方言,跟普通话接近,但是腔调有点土,用许昌话报站,没必要。

小影:我觉得许昌话不土,蛮好听的。但是用它报站,外地人听不懂,坐过了站怎么办?

材料三: 许昌市“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线路图表

线路名称

游览内容

发车地点

往返时间

张潘古镇线

游古村落,赏汉魏古建筑

火车站北面站牌(可乘4路、5路等公交车前往)

发车:9:00

返程:14:00

(每周六、周日)

八龙冢桃源线

观赏桃花,赏千年古柏。

神垕线

参观钧瓷坊,了解钧瓷工艺流程

大鸿寨景区线

览大鸿寨山水景色,观近郊最大的生态群落

(1)你为33路公交线撰写导游词。根据“材料一”,最适合作为开场白的一项是( )

A.乘客们,大家好!这是一条特色观光线,全车已覆盖了4G网络,大家可以免费使用。

B.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3路公交车!本车采用的是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车型,绿色环保。

C.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3路公交观光线”!让我们一起领略三国文化风情,感受许昌城市精神。

D.这是一条三国文化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公交观光线,各位乘客沿途可以观赏许昌市内著名景点。

(2)针对“材料二”中网友的议论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阐明理由。

(3)六月的一个周六中午,外地游客思齐来到许昌,住在春秋楼附近,计划第二天晚上离开。她想在这段时间里游览许昌城,并走进乡村观赏自然风光。请你利用以上三则材料,为她合理安排行程,并简要说明

(1) C

(2)示例:我觉得用许昌话报站好,能让外地游客深度感受许昌。再说还有普通话报站,外地人不会坐过站。

(3)示例:周六下午,在春秋楼乘坐33路公交车,可以一路领略浓郁的三国文化风情,到终点站后游览许昌博物馆。周日,乘坐“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去游览“大鸿寨景区”,漫步山水之间。返程后在火车站顺便乘坐5路车,听听地道的许昌话

综合性学习。

中国梦,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词汇。民族因中国梦而兴盛,国家因中国梦而富强,人生因中国梦而精彩。中国梦,是洋溢在孩童脸上的满足微笑,是澎湃在青年心中的雄心壮志,是播撒在老人身上的和煦阳光。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梦之队”成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书写者。金秋十月,九一班以“走进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启了同学们的一段筑梦之旅。

(1)全班同学围绕“中国梦”即兴创作对联,孙春明同学口占上联,他邀请你对出下联,你能对出下联吗?

上联:长城内外中国梦,

下联:

(2)2014年9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65周岁生日前夕,正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雷希颖在微博发起“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倡议大家拍张与五星红旗的合影,写下对祖国的祝福,引起网友的热烈响应。请你也以祖国大家庭的一员的身份,写下你对伟大祖国母亲的祝福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例如:

(1)下联:示例:大河上下华夏情 大江南北神州魂

(2)例如:鲜花为你的生日歌唱,掌声为你的伟大歌唱,圆月为你的神圣歌唱,举国上下,普天同庆,我们一起祝福你:祖国,母亲!

班级举行“我愿与之交朋友”的读书活动。活动初,大家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时下,经典作品销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 。” (摘自《新京报》)

材料二:我们的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六百年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从古到今,那些古籍除了非常高远的、深奥的之外,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 (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

(1)结合对上面材料的理解,你认为这个专题活动的目的是

(2)材料一中,你认为青少年会如何诠释这种时尚?请将材料补充完整:

他们说:“ 。”为了搞好这个专题活动,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投寄给《南京日报》进行宣传的形式。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3)你从《童年》《鲁滨逊漂流记》《简·爱》中选择一部,也撰写一段阅读心语。

     》的阅读心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符合所选名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或人物形象特点,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4)除了撰写阅读心语进行宣传的形式外,你还有什么好主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用切实可行的形式,能达到倡导阅读经典名著的目的即可。)

(1)  倡导人人阅读经典名著。

(2) “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

(3) 略

(4) 略

下面是某小组在调查武汉市的交通现状时整理的资料,请你充分利用下面图表包含的信息,针对影响市民快捷出行的主要因素,用简明的语言为提升武汉的城市形象提出合理建议。

[资料一]影响市民快捷出行因素的调查

[资料二]解决交通问题措施的调查

项 目

比率(%)

硬件

加快地铁及环线建设的进程

24.09

增加便民自行车的投放数量

13.42

增加公交车的数量

4.01

增加出租车的数量

5.45

其他措施

3.03

软件

规范出租车服务的管理

16.58

科学规划公交线路站点

8.6

规范便民自行车的管理

4.04

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

16.48

其他措施

4.3

答:

示例1:加快地铁及环线建设的进程。

示例2:多投放便民自行车。

示例3:规范出租车管理。

今年适逢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语文课本中的杜甫画像被部分同学涂成了一些可笑的漫画,如机枪男、滑板哥(如右图)、海盗、火影忍者、宠物小精灵等新形象,“杜甫很忙”这句话很快走红。之后,李白、辛弃疾也未能幸免。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也有人不置可否。

(1)对这种涂鸦方式戏说历史人物的做法,你怎么看?请阐明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70个字以内。

答:

(2)按照示例,把你最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介绍给大家。要求正确概括其主要事迹,反映人物特点,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在鲁国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他深谋远虑,挺身请见;他从容不迫,战于长勺;他一鼓作气,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他就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谋士——曹刿。

答:

(1)示例1:戏说历史人物是对文化的不尊重。我国是个崇尚传统文化的国家,杜甫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光。因此,不应该丑化杜甫的形象。示例2:娱乐要注意分寸。杜甫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不能用戏谑的方式去对待,对历史人物要有基本尊重。示例3:涂鸦并无恶意。在课本上涂鸦本来就是不少学生的共同爱好,它可以缓解学习中的压力。所以,不必对此过度关注。示例4:戏说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杜甫的纪念活动。今年是杜甫诞辰1 300周年,在“杜甫很忙”的影响下,有关杜甫的纪念活动也趁势展开。手段另类,但有一定效果。

《瓯越》是温州市初中文学社联盟主办的文学刊物。为了使刊物更贴近生活,编辑部邀请同学参加编辑工作。右图是温州市初中文学社联盟标志图案,圆环内的拱形象征天空,下方是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三个张开双臂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说说图案的寓意。(45字以内)

答:

示例:我们共同阅读,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抒写青春,拥抱文学的天空。

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右图)

[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

答: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答:

(3)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答:

 (1)①时间的确定;②习俗;③雨水增多,滋养谷物生长;④农民进入农忙时节。

 (2)冬至吃饺子习俗的来历。

 (3)示例:二十四节气不仅归纳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而且和人类的农时安排、民俗活动等密切相关。

我市“四创办”决定在全市开展“维护交通秩序,提升六盘水市形象”的主题活动。某校团委为响应“四创办”的号召,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下活动:

(1)校团委组织同学们走进社区,对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进行调查,并绘制成了情况调查统计图,请概述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统计图

结论:

(2)校团委组织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与交通出行违章相关的材料,仔细探究以下两则材料,并分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2014年5月,记者在某路口看到,宽约25米的道路供行人过街的绿灯却仅有18秒。绿灯亮起时许多过街的行人都得一路小跑;供车辆通行的绿灯却长达120秒,许多行人在等待一分钟左右后,便迫不及待地闯红灯在车流中穿行,导致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发生。

[材料二]谈到“中国式过马路”,一位专家说:“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从众心理在作祟。很多市民有一种从众心理,他们会想,人家可以走,我为什么不可以走?这种心理大多数人都存在,结果是法不责众。”

产生的原因:

(3)校团委在校内组织了一支“我是文明小交警”的志愿者队伍,你就是其中一员。现在在学校附近路口维护交通秩序。当供行人过街的绿灯已转为红灯时,一个阿姨牵着孩子准备横穿马路,你认为这样做既不文明又很危险,就拦住这位阿姨说:“        。”阿姨听完后微微一笑,停了下来。

你会说:“         。”

 (1)结论: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较为普遍,甚至有少数居民经常违章。(或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比例较大,但仍有部分居民从不违章。)

 (2)产生的原因:一是交通设施不够完善(学生答到供行人过街的绿灯时间太短,供车辆通行的绿灯时间很长,也可得分);二是行人盲目从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3)围绕“文明过马路”和“闯红灯的危害”得体地劝告,言之有理即可。

请你参加以“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识书信 写汉字】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书信的小知识,请把其中“尺牍”“信札”两个词语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书信,在古代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人们用它文流信息,传报平安,倾诉情感,畅谈人生…… 在历史的发展中,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活动二:做调查 说现状】下面的调查图表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

【活动三:提倡议 共参与】针对调查结果,班委会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彼此心境和生活的倡议。可你同桌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打电话、玩微信,你怎么劝说他呢?

答:

【活动四:写书信 表情意】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值得你感恩。请在下面的信纸上,给他写一封简短的信,表达出你的感激之情(不能出现其实的人名,100 字以内)。

答:

【活动一】略。

【活动二】绝大多数中学生从不写信,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学写应用文或寄贺卡时写过信。

【活动三】现代通信技术固然时尚便捷,可是,你写的书信总是独一无二的,有形有色,可感可触,使我们的交流更有深度和诚意。同时,写信也可以提高我们的书写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活动四】示例一:

爸爸,您好!

在成长的每一天,您给我创造的都是自由宽松的环境,你从不给我压力,从不过分要求我,从不当面斥责我,全力支持我学习舞蹈,使我快乐成长。爸爸,作为您的女儿,我是幸运的!感谢您!

祝生活愉快!

✕✕✕

2014年6月21日

九年级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不得出现数字)

闯红灯原因

有急事

看到没有车

看到别人闯

习惯了

闯红灯人数

12

86

369

84

答:

(2)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几位同学发现,一些闯红灯的行人不服交警的劝阻和处罚,甚至出言不逊。针对下面的情况,请你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进行规劝。

①一位大妈不耐烦地说:“等,等,等,一等就是几十秒,我等得起吗?”

②一位大叔掏出一张20元钞票对交警说:“不用找了,我再闯10块钱的。”

答:

(3)活动中,赵阳同学写了一篇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强安全意识,[A.]严格遵守交通规则,[B.]认真学习交通法规,[C.]切记做到文明出行。

①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应该将“    ”删去,把“    ”改为“    ”。

②最后三句A.、B.、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 ]与[ ]调换。(只填序号)

 (1)据调查统计,人们闯红灯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到别人闯”,其次是“看到没有车”和“习惯了”,真正“有急事”的寥寥无几。

(2)①几十秒等来的是安全,是健康。大妈,您想想,现在还有什么比安全健康更重要的呢?如果大家都不愿意等,那这马路上该乱成什么样子呢。②大叔,有些东西不是能够用钱来衡量的,钱能不能买到健康,买到安全呢?文明交通,应该从每个人做起。

(3)①应该将“原因”或“引发的”删去,把“启示”改为“教训”。②把A与B调换。.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