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探究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
材料一:一个人活了72岁,他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3年,工作14年,读书3年,体育锻炼看戏看电视看电影8年,饶舌4年,打电话1年,等人3年,旅行5年,打扮5年。(这是平均数)——摘自《人生宝鉴》
材料二:每个生命都是普通的,有些基本需求是不能不维持的。不要指望时间是公正的。时间对珍 惜它的人和不珍惜它的人都是不公正的,时间对自由人和监狱的犯人也无公正可言。时间的含金量,取决于生命的质量。——摘自《读者》蒋子龙《时间》
示例:普通人想要度过不普通的一生,提高时间的含金量,就要合理安排好自己一生中各种生活内容:除了维持基本需求的时间,该在哪儿节省,该在哪儿下功夫,要了然于胸。(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9日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材料二:“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根据中国致公党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2013年人口学家预计,中国汉族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个。
材料三:在唯一的孩子离去后,养老成了首要问题,入住政府养老院需要儿女签字,这让没有儿女的他们无处可去。“我不怕死,我怕老。”一位失独父亲说。此外,歧视、健康等种种问题也接踵而至。绝大多数失独家庭最终都开始远离正常社会,以“抱团取暖”的方式聚集在一起面对未来的生活。
(1) 请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2)“只生一个好”的生育政策将成为过去,假如你们所在的小区要宣传“一个家庭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请你根据上面材料为他们写一则宣传标语。
(3)“失独家庭”过去响应国家“只生一个好”号召,现在却面对孤独终老,作为国家和每一个人应当如何来关照他们,请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4)小英的家庭符合生两孩的条件,她爸爸妈妈准备再生一个,小英坚决不准许,认为父母再生一个会减少对她的爱,和父母正闹很僵。假如你是小英的同学,你如何劝说她?
(1)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中国汉族“失独家庭”逐年递增;“失独家庭”养老存在诸多问题。
(2)示例:单独家庭不孤单,两孩政策遂人愿。
(3)国家为失独家庭购买养老和医疗保险;提高失独家庭的养老金;为失独家庭开办村社或社区养老院;为失独家庭单立法规,如入养老院、医院等不需要子女签字等;全社会都不要歧视,要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4)父母生两孩对父母和自己的好处,打消她的顾虑,示例:小英,父母再生一个,反而多了一个关爱你的人,增添家庭的乐趣;今后可以减轻你赡养父母的负担和父母的孤独感。不要再和父母闹矛盾了,好吗?
综合性学习:
亲爱的同学:你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现在来到了你梦寐以求的双语中学,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老师同学都希望尽快地了解你,你同样也希望尽快地了解同学,于是老师决定组织一个自我介绍 的综合性活动,希望你积极参与,并出谋划策。
围绕这个活动,老师想好了两种形式,并为之取好了名字:
形式一:制作档案显个性 形式二:编写报纸突全面
(1)在“形式一”中,需要有一句名言来反映你的人生追求,你的是:
(2)在“形式二”中,需要给你的手抄报命名,你的是:
1)答案示例:天才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的血汗。(2)略
综合性学习班里准备举办一次“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1).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活动内容:
基 本思路:
2).布置会场时,同学们想选用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装饰物,你推荐选用哪一种?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①“民俗文化”知识竞赛。组织者先设计竞赛题,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抢答,最后给优胜者颁奖。
②传统节日风俗短剧表演。先按小组确定表演主题,然后作角色分工,组织排练,最后班会上依次展示。
①我推荐悬挂中国结。大红的中国结悬挂在会场,富有民族特色,也可以烘托出会场里热烈、喜庆的气氛。
②我推荐张贴一些窗花。红色的窗花,多姿多彩的图案,一定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传统文化的韵味。
综合性学习
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会”播出,节目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学习的方式也可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
① ② ③ ④
(3)仿照例句写话。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 , 。
(1)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答案略。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
(2)① 四脚朝天② 恩重如山 ③ 举一反三 ④ 悲喜交加
(3)仿照例句写话。
它像一首诗 , 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
综合性学习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成长中的少年也有挥之不去的烦恼。现在,班上准备开展一次“成长的烦恼”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请你筹划本次活动,你准备设计那些项目?请列举两项。
①
②
(2)当你的朋友遇到烦恼时,你会如何去开导他呢?请结合相关的例子加以开导。
1)示例:烦恼大家说;烦恼大采访
(2)略
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调查
(一)、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读书计划及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占比例
有计划 11% 每读必做 0%
有时有计划 32% 凭兴趣做 24%
没有计划 57% 从不做 76%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1、
2、
(二)、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会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划线部分进行仿写。
(一)1、绝大多数中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整体的计划,随意性比较强。
2、绝大多数中学生不做读书笔记,缺乏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
( 二)范例:思维里没有阅读,就好像彩虹没有颜色;人生里没有阅读,就好像春天没有花朵。
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一份对3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根据本表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内容 | 人数 | 百分比 |
文学名著 | 39 | 13% |
武侠小说 | 45 | 15% |
时尚杂志 | 48 | 16% |
卡通画 | 168 | 56% |
(1)、从表中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2)、看了这一统计表,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⑴初中生喜欢看卡通画的多,喜欢阅读文学名著的少。
⑵提高阅读品味,多阅读文学名著
请根据下面的情境回答问题。
九(5)班准备在明天下午三点开展“走近名著”综合性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同学们派你去邀请语文老师参加,你怎么对老师说?
(言之有理便可)
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但由于广告内容不是很自信,效果并不好。后经人指点,将广告内容稍作改动,便十分自信,顾客盈门。请问,是怎样改动的?
好吃,告诉我们;不好吃,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