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请你按照要求

【材料一】

近年我国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阅读载体也多样化,我国国民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长略有减少。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3.43分钟,比2012年减少了1.95分钟。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0分钟,比2012年增加了5.18分钟。

【材料三】上海市的调研显示,58.22%的青少年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青少年青睐纸质图书的主要原因包括“阅读习惯”、“需要深度阅读”、“为了收藏”、“内容查找方便”、“需要记录或做读书笔记”等。

【材料四】5月4日下午,淮扬中学“品读经典,放飞青春”经典朗诵比赛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根据参赛作品的内容,比赛分为“传承”“跨越”“展望”三个篇章。形式包括学生朗诵、师生合诵。共22个参赛节目和2个表演节目。比赛节目精彩纷呈,师生合作的朗诵《相信未来》获得“最佳风采奖”。本次比赛由学校教务处主办。部分学生家长应邀观看了比赛。

1.(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这三则材料,说说该怎样处理“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四,请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

1(1)[答案]①说明了我国国__用电子阅读的人数逐年增加,而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间有所减少。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已成为阅读的重要方式,我们要适度利用。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阅读效果最好的纸质阅读。

(2)[答案]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已成为阅读的重要方式,我们要适度利用。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阅读效果最好的纸质阅读。

2[答案]淮扬中学举行经典朗诵比赛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繁忙的初三生活已经过半,师生们都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弥补缺漏,提高做题能力。教室里,办公室中到处萦绕着浓浓的学习氛围。可是,与这种紧锣密鼓复习氛围不相协调的现象也屡屡出现。有的学生上课不听讲偷着玩游戏,手机上网看电子小说;有的学生也不讲卫生了,更不讲文明礼貌了,到处是乱扔垃圾和打闹喧哗的现象;还有的学生觉得马上就要毕业了,以前不敢做的事也要做一回,美其名曰“给自己留点传奇”;更有甚者,竟然有学生公开去说,最后的几天,就要闹一闹,不再敬畏老师等等。

你也是一名即将毕业的中学生,看到这种不和谐的现象,一定感受很深,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发表你的见解。(不少于120字)

下面材料选自抗日战争纪念馆和教科书,请你结合材料内容用短语概括百团大战的特点。

【材料一】

1939年冬以来,日军推行“囚笼政策”,企图以铁路为链、碉堡为锁,压缩围困根据地。正太铁路是日军“囚笼政策”的重要支柱。日军妄称正太路沿线是“不可接近”的地区。为此,八路军总部积极酝酿打击正太路的作战计划,以打破日军的封锁、打通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同时切断山西日军的运输补给线。

三个半月中,我敌后军民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击毙伤日军2万多人、伪军5000多人;俘日军280多人、伪军1.8万多人;破坏铁路900多里、公路3000里;破坏桥梁、车站258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

【材料二】

答:

答案示例:主动出击 突破囚笼规模巨大  遍地开花战果辉煌

1.某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语文学习活动,如参观文字博物馆或走进大学校园。请欣赏某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拍下的北京四所大学的校徽,完成(1)—(2)题。

(1)指出运用“人”字的象形字体巧妙构图的选项。(多选项)

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人民大学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请将你选出的某一所大学校徽作简要赏析。(2分)

答:

(1)A和C

  (2)答案示例:我喜欢北大校徽。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请你参加“科海泛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题目。(1)科学兴趣对人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

材料一:瑞典著名博物学家林奈,青少年时代就能专心致志地在花园里研究植物,并刻苦攻读前人的植物学著作,经常到野外采集标本。

材料二:美国著名科学家、世界上第一架用蒸汽作动力的飞机的设计人兰格力,童年时就喜欢观察鸟的状态,观察它们怎样张翼,怎样起飞,又怎样滑翔。

材料三: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天资并不聪颖,除数学外,许多功课的成绩都不好,但他喜欢动手做水钟、风车、风筝等。

我的发现:

(2)科学技术对人类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小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在下面的横线上为小华的发言再补充一个例证。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3)科学的影响也体现在文学创作的领域,我们阅读的《海底两万里》就是这样一部构思巧妙、情节惊险、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作品。它的作者是 ,被公认为是“ ”。这部作品是他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1)示例:从小爱科学,对科学有浓厚兴趣是许多著名科学家成功的起点。

(2)示例:农药可以用来消灭害虫 也可以污染环境

(3)凡尔纳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神秘岛》

口语交际。

参加“南京小导游”活动,你搜集了以下材料,做了几件事。

材料一:南京“34路博爱线”是一条独具特色的公交观光线。它从中山码头出发,沿着“中山大道”行驶,直到中山陵。乘客可以观赏沿途的民国建筑和车厢内的民国老照片,领略浓郁的民国风情。34路公交车采用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节能环保车型,还覆盖免费的4G网络。“博爱线”将民国风情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充分彰显了南京的城市精神。

材料二:今年年初,南京2路公交车采用普通话和南京话双语报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嘟嘟: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跟普通话接近,而且腔调有点土,用南京话报站,没必要。

小影:我觉得南京话不土,蛮好听的。但是用它报站,外地人听不懂,坐过了站怎么办?

材料三:南京市“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线路图表。

线路名称

游览内容

发车地点

往返时间

石塘人家线

游古村落,赏竹海,体验怪坡

国展中心南门对面(可乘2路、17路等公交车前往)

发车:

9∶00

返程:

14∶00

(每周六、周日)

世凹桃源线

亲历农事,种植桃树,观赏桃花

汤山线

参观茶坊等七坊,了解农副产品工艺流程

溧水傅家边线

览山凹村山水景色,观近郊最大的生态群落

高淳慢城线

游览“国际慢城”,漫步千亩竹海,体验慢生活

六合竹镇线

游桃花岛和大泉村黑松林,采摘果实

(1)你为34路公交线撰写导游词。根据“材料一”,最适合作为开场白的一项是( )

A.乘客们,大家好!这是一条特色观光线,全车已覆盖了4G网络,大家可以免费使用。

B.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4路公交车!本车采用的是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车型,绿色环保。

C.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4路博爱线”!让我们一起领略民国风情,感受南京城市精神。

D.这是一条民国风情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公交观光线,各位乘客沿途可观赏民国建筑。

(2)你针对“材料二”中网友的议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阐明了理由。

(3)六月的一个周六中午,外地游客思齐来到南京,住在中山码头附近,计划第二天晚上离开。她想在这段时间里游览南京城,并走进乡村观赏自然风光。请你利用以上三则材料,为她合理安排行程,并简要说明。

(1)C

(2)示例:我觉得用南京话报站好,能让外地游客深度感受南京。再说还有普通话报站,外地人不会坐过站。

(3)示例:周六下午,乘坐34路公交车,这样可以一路领略浓郁的民国风情,到终点站后游览中山陵。周日,乘坐“高淳慢城线”直通车去游览“国际慢城”,漫步千亩竹海。返程后在国展中心顺便乘坐2路车,听听地道的南京话

语文实践活动。

在经济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说好普通话”已成为当代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为了让同学们说好普通话,学校将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参与。

【宣传设计】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活动展示】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该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建议集锦】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现象评说】一段时间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这种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宣传设计】示例: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

【活动展示】示例: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等。

【建议集锦】示例: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施以正面影响。②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中。

【现象评说】示例:①在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地方传统的问题。②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但也不宜任意扩大方言的影响。③普通话虽作为正式交流用语,但不必在任何地方都必须使用,那样也不现实。④推广普通话应考虑我国的实际,不能“一刀切”,不能操之过急。

综合性学习。

请你在参加“寻觅春天的踪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以下任务。

春天应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在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当你走出户外,看到路边的野花一夜间开了,行人的衣衫一天比一天薄了,天空中不时地飞过一只只小鸟,你的心中是否会涌动着一种渴望:让我们去寻春吧!去捕捉春的踪迹,谱写春的赞歌吧!

(1)班级要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野外踏青活动,想邀请语文组的宋老师一同参加,如果让你去邀请,你该怎么说?

(2)古人写过不少歌咏春天的诗句,请你从学过的或课外积累的诗句中写出两句来。

(3)你还会背那首《二十四节气歌》吗?其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点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请你选择其中的某一个节气,谈谈这个节气的含义,并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这个节气的一句谚语。

节气:

含义:

谚语:

(1)示例:宋老师,您看外面的春色多好,阳光明媚,空气里都弥漫着春的气息。同学们想组织一次踏青活动,您也一起加入我们的活动吧!

(2)示例: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在学习课本内容时,学过不少歌咏春天的古诗词,可以从中选取两句,或者从自己课外积累的诗词中选择歌咏春天的即可,最好写连续的两句。注意不要多字、漏字,不要写错别字。)

(3)(含义示例)立春: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多。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温暖,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综合性学习。

你所在社区要开展“戏曲票友演唱会”,演唱会组委会邀请你参与组织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为激发更多人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部分群众认为对戏曲知识知之甚少,观看戏剧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情况,组委会特邀你担任戏曲知识推普员。请任选戏曲表演中你熟悉的一点作介绍。

(1)示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搭建戏迷朋友交流平台  

(2)可就“角色表演”“说唱脸谱”任选一点,也可就其服饰、唱腔、龙套及舞台设施等作说明。

经典著作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为了更好地继承这笔财富,利民中学七年级(3)班的同学特地举办了一次“知人论世读经典”的交流活动。

(1)在交流活动中大家对“什么是经典,经典的标准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讨论得很热烈。有的说经典就是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有的说经典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这时主持人问你对经典的看法,你会说:

(2)在交流会上,同学们还对我国的经典著作进行了一番有价值的解读。请你仿照他们的解读,对下面孟子的名言进行解读。

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1)示例:经典失职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作品只有经得住历史的考验,被广大求知者认可才能称为“经典”。(2)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无愧于别人。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