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上海有特殊的情缘,他曾在1922年两次到访上海,前一次他踏上堤岸就获悉自己得到诺贝尔物理奖的消息;后一次他在福州路工部局礼堂演讲“相对论”,这两次抵沪,他都入住在理查饭店,即今天外滩的浦江饭店。

为了纪念这份特殊情缘,让更多市民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2008年6月,高达2.8米的爱因斯坦雕像(见下图)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揭幕。按原计划,这尊雕像将安放在上海的摸一个地方。当时有媒体称“爱因斯坦,这个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从此常住上海”。谁也没有想到,6年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这尊雕像至今仍存放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此事引发了上海市民的热议。

①假设可以在以下地点安放爱因斯坦雕像,你会选择哪一处?请简述理由。

A..南京路步行街 B..外滩街心花园C.东方绿舟智慧大道 D..陆家嘴金融区

选择: 理由:

②请你为爱因斯坦雕像拟一个恰当的名字。

③如果还要在这尊雕像底座上写一段简要说明,以下不必写入的两项内容是

A..雕像设计者和立像时间、单位 B..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

C..爱因斯坦生卒年份 D..爱因斯坦与上海的情缘

E..雕像四周的环境特点 F..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

(1)答案示例1:选B   爱因斯坦曾入住外滩浦江饭店,雕像安放在外滩街心花园,有利于市民和游客走近历史人物曾经生活过的空间,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答案示例2:选A   南京路步行街靠近外滩,游人众多,雕像安放于此,有利于更多的市民和游客了解爱因斯坦与上海的情缘。

答案示例3:选C   东方绿舟智慧大道本身就有许多名人雕像,将爱因斯坦雕像安放于此,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意识,激发探索精神。

答案示例4:选D   陆家嘴金融区与浦江饭店隔江相望,是众多金融界精英汇集之所,将雕像安放于此,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发挥聪明才智。

(2)最聪明的头脑(“相对论”之父)

(3)B  E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沈阳”名称演变

时期

战国

辽宋

清(崇德)

清(顺治)

民国至今

名称

侯城

沈州

沈阳路

沈阳中卫

盛京

奉天

沈阳

【材料二】

位于沈城北部的新乐遗址代表了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沈阳故宫、福陵、昭陵宏伟壮丽、金碧辉煌,融合了当时东北亚地区满族、蒙古族、汉族建筑文化的精华;奉天落子、奉天大鼓、评词、高跷秧歌等艺术形式推进了清代各类艺术的空前发展。

【材料三】

如 今,铁西新区、浑南新区的开发建设,使沈阳城市规模大大扩展。浑河已如穿过巴黎的塞纳河一样成为沈阳内河,河上提拉桥高耸,两岸公园林立,与贯穿沈城南北 的金廊胜景交织成沈阳城区最瑰丽的景观。地铁、轻轨等现代化公共交通设施建成使用,为城市交通注入新的血液。沈阳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如一颗明珠闪耀在祖国 的北方。

(1)综合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补全下面的句子。

沈阳是一座 的城市。

(2)沈阳某市民写了一副对联,抒发对沈阳发展的赞叹之情。下面是他写的上联,请你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补写下联。

上联:昔日古都融古韵

下联:

(1)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今朝新城谱新篇

学校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2年增加0.13本。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这两种不同的阅读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

【材料1】

我们每天接触媒介的时间

读报 15.5分钟

读书 13.43分钟

期刊 10.05分钟

上网 50.78分钟

网民上网的主要内容

网上阅读 18%

玩游戏 37%

欣赏音视频 52%

聊天 70%

【材料2】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3年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比2012年略有提升。

(2)摆明观点,理由合理。

(3)建议1:少上网,多读书。或上网时多一点阅读,少一点娱乐。

建议2:家庭要创造阅读的条件或氛围。或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习惯。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中国青年报5月15日电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大赛突出“向上·向善”的活动主题。“向上”即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开拓进取、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向善”即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爱岗勤勉、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睦亲敦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参赛作品分为微电影成片和微电影项目书两类,获奖者将得到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展播。

(2)右边是此次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该画面的内容。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1)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启动。

(2)示例一:该宣传画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左边有图案和文字,图案由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图案右下角是“2014向上·向善”几个小字。右边是“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1分)

示例二:该宣传画由图案与文字两部分构成。图案位于画面的左边,由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文字部分包括图案右下角的“2014向上·向善”几个小字和小字右边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

综合性学习

(1)在“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根据你了解的有关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的事实,参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①: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例句②:塑料袋的发明和使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可以污染环境。

(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释放》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键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3)科学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请你写一句赞美科学的话。(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⑴①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

②汽车的广泛利用可以方便人们出行,也可以成为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

③冰箱、空调可以使人们生活更舒适,也可以破坏臭氧层。

④互联网的使用可以开阔视野,快速获取信息,也可以使人沉溺于虚拟世界难以自拔。

⑵①科幻小说能给科学家很多启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②科幻小说为科学的启蒙和文明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③科幻小说能激发科学的灵感,促使他们把幻想变成现实。

⑶①科学像一粒种子,孕育了巨大的生产力。

②科学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创新思维的大门。

③我爱科学,它给了我学习的动力,给了我创造的信心,给了我前行的力量。

④让科学之树,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

⑤科学就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为人类的发展导航。

____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1) 了解传统习俗

不同的传统节日,人们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例如,春节会贴春联,吃团圆饭……请举出元宵节的两个传统习俗。

(2)讲述节日故事

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故事或传说。例如端午节就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关。请分别写出与中秋节和七夕节(乞巧节)相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名称。

① 中秋节

② 七夕节(乞巧节)

(3)策划节日活动

班上将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模仿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

【示例】项目:中秋诗词朗诵会

目的:增加古诗词的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① 项目:

目的:

(1)吃汤圆(或元宵)、猜灯谜(或赏灯会)任写两个即可;(2)中秋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故事;七夕节:牛郎织女的故事;(3)项目:元宵灯谜会;目的: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深入了解传话文化的精髓。

今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开赛,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应用和文化传承的关注。请你参加下面与汉字有关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1)探究材料

请探究下列材料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张女士的工作就是与文字打交道,她一向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错。在键盘上打字如飞的她,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了。在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过程中,她也拿出纸笔,在主考官念题后开始答题。令张女士深受打击打击的是,两轮听写下来,每轮14个词,她最好的情况是写对了一半。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上类似张女士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

(2)趣解汉字

请你仿照示例,从备选汉字中选择一个,进行趣解。

示例1:劣——做事偷懒,“少”出了“力”,成绩自然比别人差。

示例2: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著地站立了一生。

备选汉字:出、愧、海、您、协

(3)规范用字

学校食堂的菜品公示栏上有如下内容:

今日菜品

素菜2元:炒白菜、炖罗卜……

晕菜3元:青椒肉丝、木耳肉片……

①请改正公示栏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 改为

②就上面的错别字,你准备给食堂师傅提出来,请他们改正。你将怎么说?

(1)社会现象:汉字书写常常提笔忘字,书写也不漂亮。或者:“现在人们汉字书写能力明显下降。产生原因:随着电脑运用的普及,电脑书写越来越普遍,人们过度依赖键盘,手写机会越来越少。

(2)出:群“山”之上的“山”,脱颖而出成就卓越。或:翻过了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

愧:“心”里有“鬼”,自然不得安宁。

海:牵手“每”一滴“水”,凝聚每一个浩瀚的梦,演绎出一个壮阔的境界。

您:对“你”“心”存一份敬重。或:把“你“放在”心“上,因为重要,因为尊重。

协:“十”个人齐心“办”一件事,再大之事也可成就。或:要办成一件十分成功的大事,必须考大家共同努力。

(3)①“罗卜”因为“萝卜”;“晕菜”应为“荤菜”。②诙谐幽默体:师傅您好!今天的“萝卜”怎么姓“罗”了,我吃了青椒肉丝乍头晕目眩呢!师傅,请您为公示栏整一下容吧!或者:叔叔,您好!菜品公示栏上你们不小心写错了两个字,“萝卜”的“萝”和“荤菜”的“荤”字上面都是个“草字头”,建议您改过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去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如今,由原班人马打造的姊蛛篇“中国成语大会”正在央视热播,唤起了观众对成语这一中国特有文化资源的重新审视。此档节目4月18日姑播,7月6日结束。

【材料二】成语是汉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的。它大多来自传统经典著作,高度凝炼,自成语境,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

(1)根据材料一,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不要出现具体时间)。

(2)作为材料二的佐证,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两个写一段话(不超过50字)。并写出其中一个成语的出处。

举一反三 豁然开朗 一鼓作气 心旷神怡 曲径通幽

成语 出自

(3)某校八年级组织学生收看了“中国成语大会”,并准备在年级也举办一次“成语大会”。请根据下列同学对电视节目的议论,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当面向年级组织话动的老师提一些建议。

小A.:节目中的一些成语在生活中很少用到,没什幺意思。

小B.:看来看去,比赛还不就是少数人的事?

小C.:看出来很多选手赛前都作了充分准备,但死记硬背的东西能长久吗?

⑴“中国成语大会”正在央视热播。⑵示例:联考前夕,哥哥一鼓作气地将所有大科复习完毕,可仍不能举一反三。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⑶示例:老师,要积极宣传活动的意义,让大家对活动提高认识。

两年前,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今年4月18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与观众见面了。请阅读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舌尖2》总导演陈晓卿在摄制前提出了54条要求与建议,如“美食不是目的地,是出发点”。因此,《舌尖2》收录了这样的故事:一对养蜂夫妇一年中300天带着帐篷奔走在路上赶花酿蜜,他们坐着嘴甜也最苦的活计。摄制组跟拍了这对夫妇40天的旅途,从四川出发,越过秦岭,落脚甘肃。

(《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4月18日)

【材料二】《舌尖2》这部最初曾被建议围绕“八大菜系”来做的纪录片,最终选择了以美食为由头讲故事的路径,以美食见人生,将美食寄托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当中,加上原本就有的精妙的配乐、磁性的解说和精彩的画面,因此《舌尖2》一端上电视荧屏的餐桌就引起轰动。

(《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4月21日)

【材料三】网民“@颜黛鸢”:大概《舌尖1》的火热让制作团队压力很大,导致《舌尖2》过分追求所谓“背后的东西”,讲故事占据80%,美食倒成了一闪而过的东西了!觉得“舌尖”还是带给“吃货”简单的满足和幸福更好。

(《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4月22日)

(1) 依据材料说说《舌尖1》火热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说说《舌尖1》和《舌尖2》的相同之处。

(3)很多网友评论《舌尖2》:“少了口水,没控制住泪水。”请依据材料,说说网友这样评论的原因。

(1)《舌尖1》重在对中国美食的礼赞(或重点介绍美食带给人们味觉的满足和幸福)。

(2)都介绍了美食;都有精妙的配乐、磁性的解说和精彩的画面;(3)“少了口水”的原因是:《舌尖2》过分追求美食背后的东西,有关美食的介绍篇幅较少, 带给人们舌尖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不够。“没控制住泪水”的原因是:《舌尖2》充分挖掘美食背后的感人故事,以美食见人生。(或“与美食有关的故事很感人”或“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让人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围绕“我们爱语文”这个主题,学校开展了“读写与交流”系列活动。

(1)【消息撰写】你校晓华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在本市将举办的一次语文盛会,并撰写了一则消息:

11月13日上午,洪氏教材30年暨洪宗礼语文教学思想研讨会在泰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位专家和六百多位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研究洪氏教材和洪宗礼教育思想,交流母语教育改革心得。会议历时三天,先后开展了“洪宗礼教育思想研讨”“参观语文教材改革成果陈列室”“师生教材使用心得交流”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参会师生纷纷表示,要向洪先生学习,以满腔的热情把语文学习与教学推向深入。

请你帮晓华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2)【读写交流】晓华把这则消息与在活动中所拍的照片发布到学网站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

①大家发现消息中“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一句中有成分残缺的语病,请你结合提示将错误的具体类型和修改方法向晓华做一个解说。

【提示】成分残缺的情况主要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

②在论坛上看到右边的照片,大家纷纷跟帖抒发自己的感想。请你仿照网友“小书虫”的留言也跟发一个帖子。

“小书虫”:语文课本是一座灯塔,指引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

你的跟帖:

(1)洪氏教材30年暨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泰州隆重召开

(2)①晓华同学你好,这是一个病句,理由是“主语残缺”。因为“通过这些活动”是一个介词结构(或介词短语),不能作主语,所以“使……”就没有主语了。这种病句,很容易修改,或者删“通过”,或者删“使”。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