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
昨天,市博物馆馆长在博物馆的贵宾厅召见了来访的发过考古学家H.教授,并邀请他本月16 日市民作关于文物收藏的讲座。由于H.教授的专业学养厚实、人生阅历丰富和独特的研究视角,因此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近年来,他考察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中国的故宫博物馆,良渚博物馆,对文物及收藏有着深入的研究。H.教授欣然接受了邀请,双方约定讲座时间为该日商务九时,地点在市文化宫报告厅。
(1)这段文字在用语得体、语言结构、标点使用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2) 请用一句话将“H.教授作讲座”的信息告知他人,不超过40字。
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人物。
(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中各得出一条结论。
年度 | 人均阅读量 | 人均阅读时长(每天) | ||
纸质图书(本) | 电子书(本) | 纸质阅读(分钟) | 手机阅读(分钟) | |
2012 | 4.39 | 2.35 | 15.38 | 16.52 |
2013 | 4.77 | 2.48 | 13.43 | 21.70 |
(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1)①“召见”改为“接见”“接待”等;②“独特的研究视角”改为“研究视角独特”:③“故宫博物院”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2)法国考古学家H教授将于本月16日上午九时在市文化宫报告厅作关于文物收藏的讲座。
(1)①2013年较2012年,人均阅读量有所增加。或:纸质书阅读量高于电子书阅读量。②2013年较2012年,手机阅读时间增加,而纸质阅读时间减少。或:人均手机阅读时间长于纸质阅读时间。 (2)示例:认同毕淑敏的阅读观,因为阅读名著更能提升素养,启发我们对人生和世界有深入的思考。认同汪曾祺的阅读观,因为阅读杂书可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丰富知识,广泛认识世界。 (3)示例:读书如登山,山登得高,景象就看得远;书读得多,眼界就开阔。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1)请结合语境,写出恰当的对话。
周末,你应同学小明之约,去他家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制作手抄报的任务。
到他家后,小明的父亲对小明说:“你们两个不好好读书,一到周末就约在一起玩,能有什么好事情?”
小明很委屈,又不敢与父亲争辩,他无助地看着你。
见此情景,你上前对小明的父亲说:“ 。” 小明父亲听了你的解释,高兴地同意你和小明去做手抄报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美联社亚的斯亚贝巴5月4日电】中国____今天抵达埃塞俄比亚,开启非洲四国之行。__首先与埃塞俄比亚__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多项贸易协议。__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和非洲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彼此在民族解放和国家设中始终相互支持、平等相待,中非世代友好。
②【奥地利《维也纳日报》5月4日报道】中非贸易空间巨大,自2009年起,中国已 经连续5年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材料链接】李__出访前驳斥了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投资非洲的批评。__说:“我可以郑重的告诉非洲的朋友们,中国绝不会走别国殖民主义的老路,也不允许历史上的殖民主义行径在非洲重演。”
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李__此行的两个重要目的: 。
(1)有称呼、说话有礼貌,说明缘由即可。
示例:叔叔,您好,您误会我们了。我们今天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合作完成手抄报的。
(2)继续扩大经贸合作;夯实传统友谊。
某班开展了“美丽天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题目。
【材料一】蓟北雄关——黄崖关长城,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城墙石垒砖包,坚如铜墙铁壁。层峦叠嶂之中,战台林立,高地相连,前后呼应,置身其间,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材料二】将在我市举行的第三届绿博会,日前已经完成基建工程,48家参展单位被分别划分到六大主题区域,各参展单位已于6月陆续进场施工。
【材料三】还和风景线宛如一幅长长的风景画卷,装扮着美丽的天津,夜幕降临,两岸若明若暗的各色灯光,倒映在河水中,似绚丽的彩霞,使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思。
【材料四】高度位列世界第四,亚洲第二的天塔,坐落在波光粼粼的天塔胡中央,犹如一剑穿天,直插云霄。这里地势开阔,花草繁茂,湖光塔影,相映生辉。
【材料五】“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内容包括清新大气、清水河道、清洁村庄、清洁社区和绿化美化。通过“四清一化”行动,市民将享受到更多的碧水蓝天。
(1)上面是某同学以“寻找津城最美风景”为主题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材料是 、 。
(2)请你仿照加点部分的句式,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天津,我美丽的家乡,你如画的风景令我魂牵梦萦。那温馨的街道,萦绕着质朴的乡音; , ; , 。
(1)材料二 材料五;(2)那轻轻的河水,流淌着欢乐的歌谣; 那丰饶的田野,飘荡着醉人的芳香。
综合实践活动。
(1)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
5月4日 下午,淮扬中学“品读经典,放飞青春”经典诵读比赛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根据事赛作品的内容,比赛分为“传承”“跨越”“展望”三个篇章。形式包括学生朗诵、师生合诵等。共22个参赛节目和2个表演节目。比赛节目精彩纷呈,师生合作的朗诵《相信未来》获得“最佳风采奖”。本次比赛由学校教务处主办。部分学生家长应邀观看了比赛。
标题:
(2)比赛结束后,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对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持赞成观点的占多数,但也有少量担忧的声音。请从赞成者与担忧者的角度,分别列出两点理由。(每点不超过10个字)
赞成理由:
① _
②_
担忧理由:
①
②_
(1)淮扬中学举行经典诵读比赛;(2)示例:赞成理由:可以激励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其他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亦可。担忧理由:活动似乎跟考试没什么关系,可能会占用一些学习时间。其他如“分散学生学习精力”等意思合理即可。
爱因斯坦与上海有特殊的情缘,他曾在1922年两次到访上海,前一次他踏上堤岸就获悉自己得到诺贝尔物理奖的消息;后一次他在福州路工部局礼堂演讲“相对论”,这两次抵沪,他都入住在理查饭店,即今天外滩的浦江饭店。
为了纪念这份特殊情缘,让更多市民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2008年6月,高达2.8米的爱因斯坦雕像(见下图)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揭幕。按原计划,这尊雕像将安放在上海的摸一个地方。当时有媒体称“爱因斯坦,这个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从此常住上海”。谁也没有想到,6年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这尊雕像至今仍存放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此事引发了上海市民的热议。
①假设可以在以下地点安放爱因斯坦雕像,你会选择哪一处?请简述理由。
A..南京路步行街 B..外滩街心花园C.东方绿舟智慧大道 D..陆家嘴金融区
选择: 理由:
②请你为爱因斯坦雕像拟一个恰当的名字。
③如果还要在这尊雕像底座上写一段简要说明,以下不必写入的两项内容是
A..雕像设计者和立像时间、单位 B..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
C..爱因斯坦生卒年份 D..爱因斯坦与上海的情缘
E..雕像四周的环境特点 F..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
(1)答案示例1:选B 爱因斯坦曾入住外滩浦江饭店,雕像安放在外滩街心花园,有利于市民和游客走近历史人物曾经生活过的空间,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答案示例2:选A 南京路步行街靠近外滩,游人众多,雕像安放于此,有利于更多的市民和游客了解爱因斯坦与上海的情缘。
答案示例3:选C 东方绿舟智慧大道本身就有许多名人雕像,将爱因斯坦雕像安放于此,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意识,激发探索精神。
答案示例4:选D 陆家嘴金融区与浦江饭店隔江相望,是众多金融界精英汇集之所,将雕像安放于此,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发挥聪明才智。
(2)最聪明的头脑(“相对论”之父)
(3)B E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沈阳”名称演变
时期 | 战国 | 辽宋 | 元 | 明 | 清(崇德) | 清(顺治) | 民国至今 |
名称 | 侯城 | 沈州 | 沈阳路 | 沈阳中卫 | 盛京 | 奉天 | 沈阳 |
【材料二】
位于沈城北部的新乐遗址代表了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沈阳故宫、福陵、昭陵宏伟壮丽、金碧辉煌,融合了当时东北亚地区满族、蒙古族、汉族建筑文化的精华;奉天落子、奉天大鼓、评词、高跷秧歌等艺术形式推进了清代各类艺术的空前发展。
【材料三】
如 今,铁西新区、浑南新区的开发建设,使沈阳城市规模大大扩展。浑河已如穿过巴黎的塞纳河一样成为沈阳内河,河上提拉桥高耸,两岸公园林立,与贯穿沈城南北 的金廊胜景交织成沈阳城区最瑰丽的景观。地铁、轻轨等现代化公共交通设施建成使用,为城市交通注入新的血液。沈阳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如一颗明珠闪耀在祖国 的北方。
(1)综合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补全下面的句子。
沈阳是一座 的城市。
(2)沈阳某市民写了一副对联,抒发对沈阳发展的赞叹之情。下面是他写的上联,请你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补写下联。
上联:昔日古都融古韵
下联:
(1)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今朝新城谱新篇
学校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2年增加0.13本。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这两种不同的阅读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
【材料1】
我们每天接触媒介的时间 读报 15.5分钟 读书 13.43分钟 期刊 10.05分钟 上网 50.78分钟 |
网民上网的主要内容 网上阅读 18% 玩游戏 37% 欣赏音视频 52% 聊天 70% |
【材料2】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3年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比2012年略有提升。
(2)摆明观点,理由合理。
(3)建议1:少上网,多读书。或上网时多一点阅读,少一点娱乐。
建议2:家庭要创造阅读的条件或氛围。或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习惯。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中国青年报5月15日电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大赛突出“向上·向善”的活动主题。“向上”即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开拓进取、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向善”即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爱岗勤勉、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睦亲敦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参赛作品分为微电影成片和微电影项目书两类,获奖者将得到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展播。
(2)右边是此次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该画面的内容。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1)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启动。
(2)示例一:该宣传画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左边有图案和文字,图案由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图案右下角是“2014向上·向善”几个小字。右边是“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1分)
示例二:该宣传画由图案与文字两部分构成。图案位于画面的左边,由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文字部分包括图案右下角的“2014向上·向善”几个小字和小字右边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
综合性学习
(1)在“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根据你了解的有关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的事实,参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①: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例句②:塑料袋的发明和使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可以污染环境。
(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释放》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键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3)科学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请你写一句赞美科学的话。(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⑴①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
②汽车的广泛利用可以方便人们出行,也可以成为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
③冰箱、空调可以使人们生活更舒适,也可以破坏臭氧层。
④互联网的使用可以开阔视野,快速获取信息,也可以使人沉溺于虚拟世界难以自拔。
⑵①科幻小说能给科学家很多启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②科幻小说为科学的启蒙和文明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③科幻小说能激发科学的灵感,促使他们把幻想变成现实。
⑶①科学像一粒种子,孕育了巨大的生产力。
②科学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创新思维的大门。
③我爱科学,它给了我学习的动力,给了我创造的信心,给了我前行的力量。
④让科学之树,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
⑤科学就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为人类的发展导航。
____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1) 了解传统习俗
不同的传统节日,人们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例如,春节会贴春联,吃团圆饭……请举出元宵节的两个传统习俗。
(2)讲述节日故事
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故事或传说。例如端午节就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关。请分别写出与中秋节和七夕节(乞巧节)相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名称。
① 中秋节
② 七夕节(乞巧节)
(3)策划节日活动
班上将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模仿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
【示例】项目:中秋诗词朗诵会
目的:增加古诗词的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① 项目:
目的:
(1)吃汤圆(或元宵)、猜灯谜(或赏灯会)任写两个即可;(2)中秋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故事;七夕节:牛郎织女的故事;(3)项目:元宵灯谜会;目的: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深入了解传话文化的精髓。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