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8)班的同学们正在热火朝天地筹划即将到来的艺术节活动,张梦同学准备积极参
加这一活动,于是她兴高采烈地回家请求父母为她参谋参加的项目。没想到父母一听变
了脸色,说现在已经升入初中了,不像在小学那么单纯了,功课多了,时间紧了,不能
参加课外活动了,否则会耽误学习的,因此一切课外活动都不能参加。
(1)但是张梦非常想参加这一活动,如果你是张梦,你该如何与父母交流,才能使他们积
极支持你参加这一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张梦的好朋友,见到这种情况也不能袖手旁观,为了积极配合张梦做好父母的工
作,你主动走上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爸妈,我参加艺术节活动不会影响学习的。艺术节对我们中学生是非常有益的
课外活动,它不仅能展示我的才华,而且能锻炼我的能力,还可以促进我的学习啊!
你们就答应我的请求吧!
(2)阿姨,张梦在我们班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同学,她学习优秀,又有才艺,这正是展示
她才能的最好机会。何况现在的社会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多个方面锻炼自己,
那才是我们最需要的。阿姨,您就让她参加,好吗?
五一假期即将过去了,学生感觉如何?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学生。尽管各人的境遇不同,
但他们不约而同地反映:“太乏味了!”说起假期生活不免有些黯然神伤,“大人一回家就
烧饭、洗衣服,没有时间同我交谈,我也想不出用什么话来打开这僵局”“我的母亲熟知
我喜欢吃哪一道菜,喜欢穿哪一种衣服,但却不知道我在假期里需要什么,她不知道什
么事会使我哭,什么事又会使我笑”……孩子们袒露出来的心思,更让人感到揪心。面
对忙碌的父母,你有什么话想要对他们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那么辛苦地工作,是为了给我创造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我
爱你们,所以我希望你们偶尔能停下来稍微休息休息,我想有更多的时间与你们交流,
我希 望你们能更加了解我的想法、我的成长动态。
采风节日文化。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
进程中,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下面是采风的同学们
整理的一些内容,请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古诗句中所涉及的传统节日名称。
①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2)每个传统节日总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俗,比如:除夕有贴门神、守岁、拜年、吃饺子
等风俗,那么你还知道其他的传统节日里有哪些民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越来越盛行,其火热程度有时不亚于甚
至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你对此有何评价?(不少于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元宵节 重阳节 清明节 春节
(2)示例:元宵节:放烟花、看花灯、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
饼、祭月神等。
(3)示例:我认为过西方节日是了解和体验外国文化习俗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更应该大
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
的智慧,千百年来发挥了传承和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还起到了文化纽带和精神
桥梁的作用,这绝非西方节日可以替代的。
采风民间艺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创作了一系列的民间艺术形
式,其中一些民歌被广为传唱,比如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走西口》《兰花花》,
河北民歌《小放牛》《小白菜》《回娘家》等。
(1)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哪些民歌?请举出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些广为传唱的民歌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谈谈你听了这首民歌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歌所传唱的内容似乎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你觉得民歌还可以在
哪些方面予以丰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河南的《编花篮》、湖南的《浏阳河》、山东的《沂蒙山小调》等。
(2)示例:《回娘家》。整首歌像一部戏剧,情节生动,它主要讲述人与自然的矛盾巧合,
人物形象丰满,很有个性特色,人物语言也十分干脆、爽直,很有燕赵艺术的慷慨、
阳刚之美。
(3)示例:可以将和谐社会发展的话题、新农村建设等内容编进民歌,在民间传唱。
你所在的班级举行了“童话故事接龙”比赛活动,请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下面
的接龙。
师:很久很久以前,热神和冷神有个女儿,叫雪儿。她美丽动人,活泼可爱。众神们把
她当作宫中的明珠,无比地疼爱。
甲:雪儿一天天长大了,她厌倦了天宫枯燥无味的生活,于是决定到凡间去游玩一番。
在雪儿临走之前,冷神妈妈再三叮嘱:“雪儿,你在凡间游玩时,遇到了危险,要
及时运用法力,还有,一定要在春天到来之前回来,否则,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到你!”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生活的好景不长。第二年,一场灾难降临了百花谷。百花谷遇到了千年不遇的蝗虫
侵袭。一切庄稼都被蝗虫吃光了,村民们准备去逃难。大家纷纷劝雪儿离开。“不,
我不走。”雪儿扔下这么一句斩钉截铁的话,就向蝗虫最多的地方跑去了。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冷神妈妈焦急地催促女儿:“爱儿啊,快快收回雪花,回天宫吧!不然你就要变成
雪花,化成冰水,永远不能回到妈妈的身旁了。”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百花谷得救了。可大家却失去了雪儿,冷神妈妈失去了最美丽善良的女儿。从这以
后,冷神妈妈每遇电母,就想起春雷,想起失去的女儿,眼泪不停地洒向人间,这
就是春天为什么总是下雨的缘故。但是,雪儿仍不忘人间的灾难,每年的冬天她都
会变成雪儿,永无止境地为人们除灾化难,造福人间。
雪儿来到了美丽的百花谷。这里的景色让她欣喜若狂,她不停地蹦跳、唱歌。人们放下
手中的活儿,都跑来看雪儿。小弟弟拉她的手,小妹妹提她的裙子,阿姨为她端来新鲜
的水果,雪儿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与幸福。
雪儿闭上双眼,默念咒语。顿时,整个百花谷卷起了一阵暴风雪,成千上万的蝗虫挣扎
着,雪儿高兴极了,然而,就在这最紧要的关头,时间老人敲响了春天的时钟。
“妈妈,对不起,女儿不能回去,女儿要保护百花谷,要消灭蝗虫!”话音刚落,时间老
人无情地敲完了春天的时钟,瞬间,雪儿化成纷纷扬扬的雪花,然后又融化成冰水流向
江河,涌向大海……
(荆门中考)综合性学习。
李__在“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首次被列入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高度。
(1)右边两幅漫画的题目都叫“读书”,请仔细欣赏,任选其中一幅,分析漫画告诉我们的
道理。
我选________,它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图表,在横线上写出调查结论。
2015年3月,某中学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阅读内容 | 认同率 |
玄幻武侠 | 35.1% |
时尚娱乐 | 32.5% |
文学经典 | 15.0% |
时事先锋 | 17.4% |
①分析上表可知,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改变这种现状,你的建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
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
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
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乙) 读书能使我们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帮助我们看到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或:
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还要关注窗外事。(乙幅:读死书会束缚人们的手脚。或:不
会活用知识的人是可怜的。)
(2)①中学生热衷于玄幻武侠和时尚娱乐等类作品的阅读,而对经典作品阅读的认同率较
低,这说明快餐式阅读在中学生中流行。②提示:围绕“提高经典作品阅读的兴趣”
来提建议,建议要切实可行。(3)示例:读冰心的诗歌,我感受到了纯真细腻的情感;
读培根的随笔,我体会到了透彻深邃的哲理;读傅雷的家书,我学到了谦虚严谨、积
极向上的做人道理;读高尔基的小说,我拥有了战胜坎坷命运的力量;读鲁迅的诗集,
我获得了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坚韧意志;读陆游的诗词,我树立了忠诚爱国、抗战
立功的志向。
有同学说,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读流行作品更有利于我们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学
校准备就此问题开展一场辩论赛。
(1)假如你班是反方代表,你方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反方代表的主辩人,请简要陈述支持你方观点的理由。(至少写出两条,5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经典名著更有利于提升我们的素养。
(2)示例:①经典名著是蕴含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的不朽之作,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为
人处世观、生命观。如《论语》《孟子》。②经典名著有励志作用,看后使人振奋、坚
强,有助于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
下面是三位语文老师就汉字听写大会与学生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的一番对话。请根
据语境,补出张老师说话的内容,并写出自己的看法。
李老师:我看,我们不能夸大汉字听写大会的功能。一个活动,怎么能提升靠长期
培养才能形成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呢?况且,认字识词只是语文能力的一个方面,想靠它
来提高语文能力,恐怕也不行。
张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老师:你们都有道理,不必争了。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作为语
文老师,我们应充分发挥汉字听写大会的作用。
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认为汉字听写大会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积极作用。它以比赛的形式调动学
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学生在备赛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特点,关注汉字背后的文化,肯定
有助于提高语文能力。
示例:我认为一个质量高的活动也可能对需要长期培养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有积极的作用,
虽然认字识词只是语文能力的一个方面,但只有重视了这些小的方面才能切实地提高语
文能力。
围绕“学习古诗文有用还是无用”这一话题,你们班的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形成了
两种不同的观点。持“学习古诗文无用”观点的同学认为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知识膨胀,
远离生活的古诗文派不上用场;语言已发生变化,文言文不再使用,即使要用,把它翻
译为现代文更方便理解;古诗文大多隐晦难懂,不容易掌握,不理解地死记硬背既浪费
精力又无实用价值。假如你所持的观点是“学习古诗文有用”,那么你将怎样陈述你的
观点和依据呢?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从古诗文里了解当时社会风貌,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知识。B.学习古人优秀品质,
陶冶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A.苏步青每天读唐诗。B.科学家杨振宁认为
小时候学的《孟子》,教会了他思考,在他日后的科学研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综合性学习。
在学习了《爱莲说》后,大家也许被莲花的出尘芳姿所吸引,而忽略了那田田可人
的叶子。现在,我们七年级(3)班开展“趣话‘叶’字”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
与以下活动。
(1)【积累知识】请写出两个含“叶”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
(2)【实践运用】为了营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境,有些诗人会给意象着色,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这些
佳句都用了红与绿这种对比色,请谈谈这种对比色的运用有什么艺术效果。在生活中,
我们常用“绿叶”来比喻哪一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叶落归根、叶公好龙等。
(2)红绿两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方的色彩都会得到加强,造成一种明
丽鲜艳的效果;“绿叶”比喻在取得成就的人物背后付诸帮助、默默奉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