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综合性学习
我们在主题探究“桥”的综合性学习中,认识许多有形的桥。但生活中还有一种无形的桥,它在人与人之间起着重要的沟通作用。学校准备在6月24日召开一次以“心灵的桥梁”为主题的家长、老师、学生见面交流会。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25.请你给正和妈妈闹矛盾的小军发一条规劝短信。
小军,听说你和妈妈有点小误会,我很理解你。俗话说:沟通是打开理解之门的金钥匙,希望你主动与妈妈沟通,交换看法,消除误会,好吗?
【贵州省黔西南州】综合性学习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现在九年级⑴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
在本次活动中,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并说明理由。
【答案】(两种方式任选其一即可,但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
示例1:我认为传统阅读好。因为:传统阅读可以让你触摸书本,感受书香,可以细细咀嚼品味,不伤眼睛,所以我认为传统阅读好。
示例2:我认为网上阅读好。因为:网上信息量大,查阅方便快捷,生动形象直观,所以我认为网上阅读好。
27.正确写出推荐的书目并且要有书名号得,只有书名没有书名号不给分;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贵州省安顺市】综合性学习能力考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安顺市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众说纷纭】
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示例:小明,你是好样的,学了《弟子规》后能够自觉遵守,点赞!我们都要向你学。
【甘肃省天水市】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
亚洲教育论坛开幕
11月1日,亚洲教育论坛在成都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国际幼儿教育”等议题展开研讨。此次教育论坛的分论坛之一——“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意在探讨如何将国学内容融入教材。
在论坛上,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该出版社新修订的语文教材,小学一二年级,初中一二年级的已修订完毕,送交教育部审定,如顺利通过,这批教材将于2016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进入课堂。
这批新教材增加了国学内容的比重。
新版教材变化:国学内容增至35%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推行“一纲多本”政策。教育部出台一个教育大纲,各地方可根据大纲来自主选择教材,而各个出版社也开始编纂出版自己的教材。以前的版教材有7个单元,国学内容占了2个单元。为减轻学生负担,现在,新修订的语文版教材减少到6个单元,而国学内容仍占2个单元,同时还增加了两篇白话文小说。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语文教材的35%。
观点:小学语文教材应再添75篇国学经典
“目前,中小学主导教材并没有编入大量的国学经典作品,我们只能编写校本教材,在课余时间安排诵读,效果小、时间短。”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在论坛上呼吁,提高国学经典作品进入语文教材的比重。
刘晓军认为,国学经典应按照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比重进入中小学教材。他以目前部分省市的小学在用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为例,12册教材中入选主题文章358篇,其中国学经典文本只有45篇,占总量的12%,如按照三分之一比例配置的话,还需要增加75篇左右。“增加什么内容呢?根据教育部有序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规定,小学阶段可以从古诗词、节庆、民俗文化等四方面增加选文。”
【相关链接1】
近年,国学教育的触角越来越多地向学龄儿童延伸。针对最近幼儿园国学热的网络调查显示:坚决支持孩子进行专业“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占15%,反对的占10%;抱观望态度的家长,占75%。
【相关链接2】
近日,东关小学全体师生举办了一场以“诵读经典,畅谈梦想”为主题的元旦庆祝活动。各年级语文老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学生量身推荐了一系列的经典诗歌。各班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畅游书海等准备活动。诵读作品包括中国古今经典诗词及以“中国梦”为题材的经典作品,活动中,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的表演精彩纷呈,进一步领略了中华经典的魅力。
【相关链接3】
古诗文诵读大赛渐成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香饽饽”,2016年3月19日,“我们的节日”天水市中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总决赛在青少年活动中心落幕,8支队伍经过激烈角逐,最后羲皇中学摘得特等奖。该比赛由天水市语委会、市教育局主办。在比赛中,不少学校还在服装上动起脑筋,汉服、民国学生装不一而足。
32.对于“国学启蒙教育”,人们的观点不同,对此,你持何种观点?请简要阐述理由。
【答案】32.我的观点是: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盲目反对;应该有教育主管部门选择部分地区,有针对性的开展“国学教育启蒙”活动试点;在试点活动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等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再大范围的开展推广。
【福建省莆田市】三、综合性学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近年来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地位逐渐提高,“大众旅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学校决定开展“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7.班级开展“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字数60字左右)
示例一:我支持正方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能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获得真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示例二:我支持反方观点,外出旅游不仅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而且同学之间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攀比也会滋长学生的虚荣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福建省福州市】
综合性学习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__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春春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⑶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发表你的感言。(至少用上1个成语)
你的感言:
【答案】⑶示例:
①人民军队以严整的军容昂首阔步走过__广场,接受全世界目光的检阅,那场景怎不让人热血沸腾!为祖闻欢呼,祖国万岁!
②看到满载抗战老兵的车辆开过__广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国共抗战老兵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
③钟声和礼炮响起,我不禁百感交集,山河长城,血肉长城,所有的付出,当有今日
【重庆市B.卷】综合性学习
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灯、碳晶墙暖电热饭、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灯,像春天一样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
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片,很容易烫伤手或触电。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问题。
⑶张薇同学想给重庆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
【答案】⑶示例:张薇同学,你是“暖冬计划”的受益人,知恩图报,表达感谢是应该的,这并不是出风头。你就不要有这样的顾虑了,好吗?
【重庆市A.卷】综合性学习
初三⑴班拟开展“重庆城·重庆人·重庆面”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二 开场助兴 作为活动主持人,请你在开幕式上扣住活动主题,说几句富有感染力的话,以营造活动气氛
【答案】活动二示例:同学们:大家好!一场精彩绝伦的“重庆小面”争霸大赛即将在这里上演,手动、眼看、鼻嗅、口尝,色香味样样致命__!来吧,同学们,踊跃参与吧,这里就是我们大展身手的舞台,显露绝技的天地!
综合性学习。
2015年4月26日,诗人汪国真因病去世,可是他的这首《热爱生命》仍然回响在我们耳边。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1)请你仿照《热爱生命》的句子,写两句话作为对诗人的纪念。
(2)初四一班要举行“纪念汪国真”综合性活动,请你为他们设计两项活动。
答案不唯一(1)题。示例: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2)题示例:①讲述事迹缅怀诗人②诵读诗歌悼念诗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进入2012年,“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更吸引来越来越多的关注。阅读下面有关材料,请简要概述“大数据”的特点。(不超过30字)
材料一: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数据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
材料二:现在的数据类型不仅是文本形式,更多的是图片、视频、音频、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类型的数据,个性化数据占绝对多数。
材料三:数据处理遵循“1秒定律”,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
材料四:以视频为例,一小时的视频,在不间断的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有一两秒。
答:
①数据巨大,②数据类型多样,③处理速度快。④价值密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