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综合性学习

24.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⑴【剪纸知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⑵【剪纸欣赏】

请你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⑶【我看剪纸】

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24.⑴历史悠久  取材广泛  剪法多样

⑵示例:(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

⑶示例1: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甘肃省天水市】

阅读下面材料

亚洲教育论坛开幕

11月1日,亚洲教育论坛在成都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国际幼儿教育”等议题展开研讨。此次教育论坛的分论坛之一——“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意在探讨如何将国学内容融入教材。

在论坛上,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该出版社新修订的语文教材,小学一二年级,初中一二年级的已修订完毕,送交教育部审定,如顺利通过,这批教材将于2016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进入课堂。

这批新教材增加了国学内容的比重。

新版教材变化:国学内容增至35%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推行“一纲多本”政策。教育部出台一个教育大纲,各地方可根据大纲来自主选择教材,而各个出版社也开始编纂出版自己的教材。以前的版教材有7个单元,国学内容占了2个单元。为减轻学生负担,现在,新修订的语文版教材减少到6个单元,而国学内容仍占2个单元,同时还增加了两篇白话文小说。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语文教材的35%。

观点:小学语文教材应再添75篇国学经典

“目前,中小学主导教材并没有编入大量的国学经典作品,我们只能编写校本教材,在课余时间安排诵读,效果小、时间短。”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在论坛上呼吁,提高国学经典作品进入语文教材的比重。

刘晓军认为,国学经典应按照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比重进入中小学教材。他以目前部分省市的小学在用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为例,12册教材中入选主题文章358篇,其中国学经典文本只有45篇,占总量的12%,如按照三分之一比例配置的话,还需要增加75篇左右。“增加什么内容呢?根据教育部有序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规定,小学阶段可以从古诗词、节庆、民俗文化等四方面增加选文。”

【相关链接1】

近年,国学教育的触角越来越多地向学龄儿童延伸。针对最近幼儿园国学热的网络调查显示:坚决支持孩子进行专业“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占15%,反对的占10%;抱观望态度的家长,占75%。

【相关链接2】

近日,东关小学全体师生举办了一场以“诵读经典,畅谈梦想”为主题的元旦庆祝活动。各年级语文老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学生量身推荐了一系列的经典诗歌。各班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畅游书海等准备活动。诵读作品包括中国古今经典诗词及以“中国梦”为题材的经典作品,活动中,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的表演精彩纷呈,进一步领略了中华经典的魅力。

【相关链接3】

古诗文诵读大赛渐成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香饽饽”,2016年3月19日,“我们的节日”天水市中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总决赛在青少年活动中心落幕,8支队伍经过激烈角逐,最后羲皇中学摘得特等奖。该比赛由天水市语委会、市教育局主办。在比赛中,不少学校还在服装上动起脑筋,汉服、民国学生装不一而足。

3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如今,新修订的语文版教材中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教材的35%。

B.亚洲教育论坛研讨了“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的议题,决定增设国学内容的教材于2016年9月进入课堂。

C.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在论坛上呼吁,提高国学经典进入语文教材的比重。

D.目前,古诗文诵读大赛成为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受到中学生的青睐。

31.请仔细阅读链接2、3材料,用两个短语概括两则材料的主题

32.对于“国学启蒙教育”,人们的观点不同,对此,你持何种观点?请简要阐述理由。

33.阅读完几则材料后,有的同学万分激动,写了下面几句话,请你结合材料,仿照补写句子。

诵读经典,丰富了我们的审美体验:诵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让我们感受到和谐共荣的人与自然;诵读“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让我们体会到积极昂扬的 ;诵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领略到壮观雄奇的 。让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中荡漾, ;让经典走进课堂,溢满校园,

30.B;解析:探讨如何将国学经典融入教材。

31.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32.我的观点是: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盲目反对;应该有教育主管部门选择部分地区,有针对性的开展“国学教育启蒙”活动试点;在试点活动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等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再大范围的开展推广。

33.示例:人生激情;自然风光;让国学精粹的万古乐章在我们脑海回荡;让经典走进课本,涤荡心灵。

【福建省厦门市】综合性学习

2016年4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幼子、梅派传人梅葆玖先生因病在京去世。为了缅怀梅先生,同学们围绕着“走近梅氏父子,弘扬京剧文化”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梅氏风华】

⑴小华收集到以下有关梅氏家风的资料。请你仔细阅读,说说梅氏家风体现在哪四个方面?

材料: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家族文化风格。当时,戏剧界流行子承父业,梅兰芳却认为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梅葆玖拜师学艺时,梅兰芳言传身教:“吾敬我师是本分”。梅氏父子在艺术上始终致力于继承、弘扬京剧文化;在生活中待人接物谦和大度。

【梨园风采】

⑵小采在网上搜到明代京剧脸谱摹本,了解到京剧表演中经常用脸谱象征人物的性格、品质,甚至角色和命运。请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再选定与之相配的脸谱,陈述理由。(要求:参照示例,结合某一情节)

备选人物:孙悟空、李逵、武松、关羽

示例:我选择张飞。我认为张飞适用黑色脸谱。因为他非常勇猛,曾带领少数人马,战胜曹操大军。

A.红脸(代表忠心耿直)B.黑脸(代表强悍勇猛)C.金脸(代表神妖)

【铮铮风骨】

⑶小铮向同学介绍了梅兰芳先生的故事。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梅兰芳先生“气节”的具体表现

材料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二: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梅兰芳蓄须明志,罢歌罢舞,不为日本人和汉奸演出。他对友人说:“别小瞧我这一撮胡子,它可大有用处呢。日本人要是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么,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了。”后来日本人找上门来,梅兰芳便注射针药,让自己发起高烧,坚决拒演。

⑴答案:梅氏家风体现在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尊重老师(吾敬我师)、继承弘扬京剧文化、待人接物谦和大度。

⑵要点与评分:从备选人物中选出相应的人物,与脸谱匹配适当得;只选人物与脸谱匹配不当的,不得分;写清理由得。

例一:我选择关羽。我认为他适用红色脸谱。因为关羽忠心耿直,勇救阿斗,忠心护主。

例二:我选择李逵。我认为他适用黑色脸谱。因为李逵强悍勇猛,为了给母亲报仇,只身一人沂岭杀四虎。(大闹东京、勇救宋江等事件)

例三:我选择武松。我认为他适用黑色脸谱。因为武松只身一人在景阳冈打虎,表现了他的勇猛强悍。(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事件)

例四:我选择孙悟空。我认为他适用金色脸谱。因为孙悟空是从石头中蹦出来,后来到西天取经,修炼成佛的仙神。(拥有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等本领)

⑶要点与评分:能结合“舍生”得,“取义”得,能说出他的精神实质的得。

示例: 梅兰芳先生的“气节”表现在“舍生”“取义”。他宁可舍弃生命,不怕“坐牢、杀头”,宁可罢歌罢舞(不再演出),舍弃艺术生命,都要坚守“义”——不为日本人和汉奸演出,不卖国求荣,坚决罢演。

【福建省三明市】请你参加“为文明点赞,为三明点赞”综合性学习活动。

【点赞青山绿水】

日前,2016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单发布,将乐县以最高分“三连冠”荣登榜首。百佳深呼吸小城评选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在全国各地反响十分强烈。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将乐,纵横交错的48座千米以上峰岭间散落着矮山丘陵,山地间又镶嵌着47条大小河流串联的山间盆地,森林覆盖率达81%。神奇瑰丽的玉华洞,怪石嶙峋的天阶山,原始生态的龙栖山,杜鹃绽放的宝台山……还有客家擂茶、西山造纸、龙池宝砚,让人流连忘返。闽学鼻祖杨时曾写诗赞叹家乡将乐是个“枕上隔篱闻鸟语”的人间福地,并立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应守其世业”的家规,传承至今。

⑴用一句话给这则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限20字以内,标点不占格)。

【点赞历史名人】

三明有这样两位历史文化名人:一位是宋代的朱熹(字元晦,号晦庵),他传承了程颐、杨时理学思想,潜心研究,自成体系,终成一代大儒,泽世万年;一位是元代的郭居敬,他一生虽无功名,但编纂了《二十四孝》故事,弘扬了孝道文化,成为朝野推崇的人物,流芳千古。

⑵结合上面材料,把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郭居敬, ,流芳千古 下联:朱元晦, ,泽世万年

【倡议文明旅游】

⑶营造清新和谐的旅游氛围,展示文明美好的游客形象,是每位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以文明旅游志愿者身份向游客发出“做文明游客”的倡议。(不少于40字)

【答案】

⑴将乐“三连 冠”荣登(蝉联)全国深呼吸百佳小城榜首

⑵示例:①弘扬孝道文化  传承理学思想;②编纂《二十四孝》  研究理学思想;③编纂《二十四孝》(故事)  传承程杨理学(思想)。(符合对联要求即可)

⑶(可从环境卫生、公共秩序、行为举止等方面发出倡议,也可综合倡议

示例一:我倡议,保持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做一名文明游客,为文明旅游点赞。

示例二:我倡议,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不并行挡道,不插队,不做有碍安全管理的行为,做一名文明游客,为文明旅游点赞。

示例三:我倡议,行为举止文明,遵守景区相关规定,爱护景区公共设施,不在景点乱涂乱画,做一名文明游客,为文明旅游点赞。

示例四:我倡议:1.遵守景区公共秩序,文明购票,不插队,不在公共场所喧哗吵闹;2.保持景区环境整洁,不乱扔果皮、包装袋等,不随地吐痰;3.爱护景区公共设施,不攀爬,不乱涂乱画,做一位文明游客。

【福建省泉州市】4.综合性学习:文学社团活动。

2016年4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日,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选插图 识相貌】

【材料一】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草房子》、《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等,他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

‍陈忠实,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1997年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

(图一曹文轩) (图二陈忠实)

⑴校报编辑小明从众多图片中选择上面两幅肖像画,作为《名家档案》栏目的插图。请说说两图是怎样体现人物身份特征的。

图一:

图二:

【析题词 导人生】

【材料二】曹文轩与学校校报记者的访谈记录(节选):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也是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⑵曹文轩接受记者团采访后,欣然为学校文学社题词“幸福在远处”,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幸福在远处”的含义。

【赏对联 寄深情】

【材料三】

⑶为了表达对陈忠实离世的缅怀之情,学校文学社撰写了一幅挽联。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这一幅挽联。

忠于人民 忠于生活 忠诚觅得原上鹿

实为楷模 实为经典 实业赢得举世名

内容:形式:

⑴示例:捕捉刻画典型细节“红领巾”  准确定格专注伏案写作场景⑵只有读书才能引领我们抵达远处,想要幸福,就做一个读书人。⑶高度赞誉和肯定陈忠实的忠诚品德和作品高度。“原上鹿”暗指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

采用嵌名联的形式,且一再反复,强化表达效果。

【福建省莆田市】三、综合性学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近年来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地位逐渐提高,“大众旅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学校决定开展“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6.班级举行“大众旅游”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并进行研究,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

2000-2015年我国国内游人数变化情况

材料二

过去大部分旅游都属于景色观光式,以旅行社组织为主,少有文化型、体验型旅游。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游学、文化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乡村海岛游等新兴旅游方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材料三

每逢旅游旺季,热门景点人多拥挤,游客乱扔垃圾,随手涂鸦的现象时有发生;从青岛“天价虾”到哈尔滨“天价鱼”,众多旅游地商户都将游客当作了“待宰肥羊”;不合理低价团、强迫和诱导购物等消费陷阱屡禁不止。

结论:

17.班级开展“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字数60字左右)(4分)

【答案】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但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或:近年来,国内游人数增长迅速,新兴旅游方式不断涌现,但是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17示例一:我支持正方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能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获得真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示例二:我支持反方观点,外出旅游不仅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而且同学之间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攀比也会滋长学生的虚荣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福建省南平市】综合性学习。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提信息】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__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请从两则相关材料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12字以内)。

材料一:

材料二:

【谈理解】材料三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言心声】材料四 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

请根据材料四,为中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提出建议。

【提信息】

①示例一:与国外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

示例二:从目前我国缺乏优质产品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

②示例一:“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

示例二:国家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

③示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工匠神话。

【谈理解】示例:

①化用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巧妙将工匠的名字“剑锋”和他所创作的国礼的名称“和美”嵌入(写入)对联。

③蕴含着对孟剑锋大国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赞美。

【福建省龙岩市】综合性学习

  某语言学者对闽西方言的使用与保护问题作了一个摸排调查。下面是他收集到的零碎资料,请分析、梳理和整合这些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图片暂缺)

  材料二:有位老华侨回到阔别已久的龙岩,熟悉的乡音,绵绵的乡情,使他情不自禁和诗一首:少小离家古稀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发小相见喜相泣,一曲山歌丝竹醉。

  材料三:

  学生:“老师,为什么我感觉这首诗不压韵呢?”

  老师用客家话朗诵了一遍,说:“这下你感觉押韵了吗?”

  “感觉到了,很好听!”

  “方言是我们祖先的声音,是声音的活化石,最能体现古诗词的韵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四:一位旅客说:“我真希望在冠豸山机场的广播里,除了听到普通话和英语外,还能听到我们的家乡话!”

⑴依据上面漫画,说出方言使用弱化的三个原因。

⑵从上述材料中筛选、提炼出保护方言的意义。

⑶请提出保护和传承方言的三个措施。

【答案】⑴①父母亲不与孩子讲方言,没有使用方言的家庭环境;

②学校不许学生讲方言,没有营造健康的方言语言环境;

③有些部门、单位重视推广普通话,禁止说方言,社会上没有形成尊重方言的习惯。

⑵①方言使人感到亲切,给人家的温暖;②乡音能使人得到感情慰藉;

③家乡话使人记住乡愁,不忘故土;④方言有特殊的韵味,感染力强;

⑤方言是声音的活化石,记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信息;

⑥方言是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⑶①父母应改变观念,在家里养成方言交流的习惯;

②学校要尊重方言交流,营造宽松的语言环境;

③学校开设方言课,开展方言文化活动;

④用录音、视频、文字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方言进行收集、保存;

⑤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戏曲、讲座等方式适度传播、宣传方言。

【福建省福州市】综合性学习。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 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⑴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二战时期某年度亚洲部分国家死亡人数统计表

国家

战争死亡人数

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百分比

中国

约18,000,000至20,000,000

约3.48%-3.86%

朝鲜半岛

约378,000至483,000

约1.6%-2.06%

菲律宾

约557.000至1,057,000

约3.48%-6.6%

日本

约2,621,000至3,120,000

约3.67%-4.37%

⑵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2分)

你的结论:

材料三: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__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春春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⑶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发表你的感言。(至少用上1个成语)

你的感言:

综合性学习。

⑴(联大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两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⑵示例:

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许多国家死亡人数众多,损失惨重。

②在抗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归多,超过千万。

③战争给被害带来极大的伤害,施害国日本也未能幸免。(言之有理即可)

⑶示例:

①人民军队以严整的军容昂首阔步走过__广场,接受全世界目光的检阅,那场景怎不让人热血沸腾!为祖闻欢呼,祖国万岁!

②看到满载抗战老兵的车辆开过__广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国共抗战老兵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

③钟声和礼炮响起,我不禁百感交集,山河长城,血肉长城,所有的付出,当有今日

【重庆市B.卷】7.综合性学习

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灯、碳晶墙暖电热饭、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灯,像春天一样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

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片,很容易烫伤手或触电。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问题。

⑴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以内)

“暖冬计划”指

⑵根据材料二,按要求设计一个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主题:

活动形式一:

活动形式二:

⑶张薇同学想给重庆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

【答案】⑴ “暖冬计划”指重庆市政府为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冬的计划。

⑵示例:活动主题——安全取暖,从我做起  活动形式——举办“安全取暖”知识讲座开展“安全取暖”手抄报比赛(须围绕如何安全使用和保护取暖设备、保障自身安全等方面来设计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

⑶示例:张薇同学,你是“暖冬计划”的受益人,知恩图报,表达感谢是应该的,这并不是出风头。你就不要有这样的顾虑了,好吗?(称呼1分;理由充分2分;用语得体1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