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综合性学习。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二战时期某年度亚洲部分国家死亡人数统计表
国家 | 战争死亡人数 | 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百分比 |
中国 | 约18,000,000至20,000,000 | 约3.48%-3.86% |
朝鲜半岛 | 约378,000至483,000 | 约1.6%-2.06% |
菲律宾 | 约557.000至1,057,000 | 约3.48%-6.6% |
日本 | 约2,621,000至3,120,000 | 约3.67%-4.37% |
⑵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2分)
你的结论:
材料三: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__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春春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⑶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发表你的感言。(至少用上1个成语)(3分)
你的感言:
示例:
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许多国家死亡人数众多,损失惨重。
②在抗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归多,超过千万。
③战争给被害带来极大的伤害,施害国日本也未能幸免。(言之有理即可)
⑶示例:
①人民军队以严整的军容昂首阔步走过__广场,接受全世界目光的检阅,那场景怎不让人热血沸腾!为祖闻欢呼,祖国万岁!
②看到满载抗战老兵的车辆开过__广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国共抗战老兵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
③钟声和礼炮响起,我不禁百感交集,山河长城,血肉长城,所有的付出,当有今日
【四川省雅安市】综合性学习
某班举办了“寻访家乡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项内容,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⑵【遍数家乡特产】请选择南充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
⑵示例:丝绸——悠悠丝传情,屡屡绸生辉
【陕西省】请你参加“我们毕业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二:话恩情】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
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不能出现真实姓名、班名、校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内容;③50字左右。
【活动四:表期盼】下面是同学改写的《送别》。根据活动内容补全诗歌。
长亭外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风轻轻,柳依依,今宵诉别离;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经年此去杳无音, ① 。
天之涯 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同窗谊,恩师情,天涯若比邻;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他年此地重相逢, ② 。
——李叔同《送别》 ——同学改写
【答案】【活动二】示例一:(对老师)一方沃土育新苗,三载春风化细雨。您的关怀伴我茁壮成长,您的鼓励助我勇敢前行。感谢您,我亲爱的老师!
示例二:(对父母)那温柔慈爱的目光,那奔波劳碌的身影,那殷殷期盼的叮嘱,让我永远难忘。谢谢您!
【活动四】示例一:①何日再相逢 ②再画青春梦 示例二:①莫要忘初心 ②愿君似春风
【宁夏】7.请根据提示,提前两天替九⑴班班委会拟一则关于组织课外活动的通知。
活动主题:观看影片
出发时间:6月18日(星期六)上午8点
活动地点:某某电影院
活动方式:到校集体乘车往返
其他要求:注意安全,顾全大局
注意格式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综合性学习
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二:学对联
⑶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 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⑶B项两句中,“满地春”与“多喜气”不构成对偶(或短语结构与词性不同)。 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而“气”是仄声。
【江苏省盐城市】综合性学习。
光华中学正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1】学校大屏幕展示的实时新闻
2016年5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
【材料2】学校“墨缘”书法社展开的部分书法作品

【活动三】创意先锋。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活动,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
弘扬书法艺术,
【答案】【活动三】示例:弘扬传统文化;彰显书法魅力(动宾结构,主题明确)
【福建省三明市】请你参加“为文明点赞,为三明点赞”综合性学习活动。
【点赞青山绿水】
日前,2016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单发布,将乐县以最高分“三连冠”荣登榜首。百佳深呼吸小城评选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在全国各地反响十分强烈。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将乐,纵横交错的48座千米以上峰岭间散落着矮山丘陵,山地间又镶嵌着47条大小河流串联的山间盆地,森林覆盖率达81%。神奇瑰丽的玉华洞,怪石嶙峋的天阶山,原始生态的龙栖山,杜鹃绽放的宝台山……还有客家擂茶、西山造纸、龙池宝砚,让人流连忘返。闽学鼻祖杨时曾写诗赞叹家乡将乐是个“枕上隔篱闻鸟语”的人间福地,并立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应守其世业”的家规,传承至今。
【点赞历史名人】
三明有这样两位历史文化名人:一位是宋代的朱熹(字元晦,号晦庵),他传承了程颐、杨时理学思想,潜心研究,自成体系,终成一代大儒,泽世万年;一位是元代的郭居敬,他一生虽无功名,但编纂了《二十四孝》故事,弘扬了孝道文化,成为朝野推崇的人物,流芳千古。
⑵结合上面材料,把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郭居敬, ,流芳千古
下联:朱元晦, ,泽世万年
【福建省厦门市】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⑴-⑶小题。
我何其幸运,可以看到美的事物,看到一朵野姜花在湿润的空气里慢慢绽放,看到天空中行走散步的云变幻多姿。我何其幸运,可以听到美的声音,听到鸟雀啼鸣低回宛转,听到蛙虫喧叫热闹欣喜。我何其幸运, , ,
。
⑶仿照以上语段中的划线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答案】⑵示例:①弘扬孝道文化 传承理学思想;②编纂《二十四孝》 研究理学思想;③编纂《二十四孝》(故事) 传承程杨理学(思想)。(符合对联要求即可)
⑶要点与评分:能从味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体验入手,前后语意连贯。
示例1:我何其幸运,可以尝到美的滋味,尝到浓烈酒香里的苦涩甘甜,尝到淡淡的春茶里的一清如水。
示例2:我何其幸运,可以触摸到美的事物,触摸一片树叶如此细密的纹理,触摸一片退潮后的沙滩温润柔软。
示例3:我何其幸运,可以闻到美的香气,闻到清晨野花沁人心脾,闻到雨后泥土清新四溢。
【福建省泉州市】综合性学习:文学社团活动。
2016年4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日,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赏对联 寄深情】
【材料三】
⑶为了表达对陈忠实离世的缅怀之情,学校文学社撰写了一幅挽联。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这一幅挽联。
忠于人民 忠于生活 忠诚觅得原上鹿
实为楷模 实为经典 实业赢得举世名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⑶高度赞誉和肯定陈忠实的忠诚品德和作品高度。“原上鹿”暗指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采用嵌名联的形式,且一再反复,强化表达效果。
义乌这一方热土,散发着浓浓的温情,以“义乌好人”老丁为代表的爱心人士联合义乌商
报社创办了爱心活动——“义乌温度”。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这项活动,某校九年级(1)
班开展以“传递‘义乌温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征集“传递‘义乌温度’”宣传标语,同学小吴已拟好上联,请补出下联。
上联:义乌温度传千里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进社区,为社区宣传窗出一期以“传递‘义乌温度’”为主题的专刊,请拟出两个
栏目名称。(每个栏目名称4个字)
(3)开展小记者采访“义乌好人”老丁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义乌温度”。以下是部分采
访记录,请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小记者:老丁,您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 丁:我主要收集旧衣裤、鞋子等生活用品,洗晒、整理、打包后捐到云南、贵州、
四川等贫困地区。
小记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 丁:许多爱心人士捐助运费,解决了运费问题,让义乌人的爱心和温度及时传递到
千里之外的贫困地区,让那里的人们感受到来自义乌的温暖。
(1)示例:学子爱心到(达、递)万家 (2)示例:暖心故事 好人风采 爱心名言
(3)①示例:请问您主要做了哪些爱心活动? ②请问您是如何解决运费问题的?
(南京中考)班级要出一期“小说天地”的板报,程程编辑了“小说疑读”栏目,他结合
收集的两则材料,从“叙述者”的角度设计了一个问题,你从“钱”的角度也设计一个
问题。
材料一: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
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
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节选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材料二: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
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
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节选自鲁迅《孔乙己》)
程程设计的问题:这两篇小说为什么都用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态人情?
你设计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这两篇小说为什么都用“钱”来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