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学校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委托学生会对图书馆藏书和学生借阅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和学生进行了座谈。老师让你把学生会调查和搜集到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需要完成下列任务。

1.提取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请概括学校图书馆藏书和借阅的现状。

【材料一】

图书馆藏书情况

建校30多年,学校图书馆经过不断积累,再加上社会各界的捐赠,共有各类图书三万余册,生均占有量超过50本,藏书总量在同类校中名列前茅。

【材料二】

学生借阅图书情况统计

答:

2.请你根据下面学生的访谈记录,概括出学校图书馆存在的四个问题。学生访谈记录

学生甲:开学不久我在午休时去了图书馆,想找几本介绍地理知识的书看。进去以后我发现里面的书太多了,一排排的书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找。

学生乙:在学校图书馆里即使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可是要借出来,必须填好几张表。

学生丙:中午时间短,我本想放学后还可以到图书馆再看看,结果发现图书馆已经关门了。

学生丁:相比较而言,我现在更喜欢去社区的图书馆,那里的书大部分都是新近流行的畅销书。

问题: ①

3.调查中也发现了借阅者乱涂乱画、损毁书页的情况。请你帮图书管理员写一句有劝诫作用的警示语,必须用一种修辞手法。

1示例: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大,年级越高借阅量越大(说趋势),最受喜爱前三名图书依次是文学类、体育类和科技类(由高到低顺序)。

2(找书不方便  借书手续多  开馆时间短  畅销图书少(意思对即可)

3示例: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书籍。

爱护书籍每一页,熏陶心灵每一刻

综合性学习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徜徉,吮吸着知识的营养,开拓阅读的视野。请你完成以下“语文”知识任务。

⑴对联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阅读下面的对联,选择相应的店铺对号入座。

A.油漆店B.裁缝店

①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剪裁。( )

②此是春华秋实事业,并非东涂西抹文章。( )

(2)广告中经常错用成语,请你恢复下列成语的本来面目。

蚊香广告:默默无蚊_________ 烧鸡广告:鸡不可失________

饭店广告:食全食美_________ 服装广告:衣衣不舍________

⑶某同学在“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现:街头巷尾、荧屏报刊中常会出现错别字。你能就街头、荧屏、报刊规范用字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吗?

我的建议:

⑷活动结束后,李华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的作文,下面是其中的一段,老师发现:画线句都有语病,请你对它们进行修改。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是生活海洋中飞跃的一串浪花,光彩夺目。【B.】它不仅服务于生活,而且点缀着生活。生活中的语文多姿多彩,不过,只要细心观察生活的人,就会发现她的无穷魅力。

【A.】处应改为:

【B.】处应改为:

⑴ ① B    ②A  

⑵ 默默无闻   机不可失    十全十美    依依不舍 

⑶①有关部门组织小队注意错别字问题,并且定期进行检查;②多组织文字培训班,争取让错别字不出现; ③加强对街边小摊的管理,对错别字现象进行适当的处罚;④群众自觉,发现后监督检举揭发。

 ⑷【A】“这次活动,使我更加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语文”或“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语文”

【B】它不仅点缀着生活,而且服务于生活。

口语交际与实践活动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 你校准备开展以“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中,校报小记者需要采访一位曾经参加长征的96岁高龄的__,请你为他设计一个合理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校宣传部长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

活动一:举办“长征精神”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长征精神”知识竞赛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1)在“语文学习的减负增效行动”讨论中,有人提出应减少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认为读好文学作品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作简要阐述,40字左右。

(2)你们学校要举行“读书节”,请你为你们班想几个读书活动。

a/不同意,阅读不应该是负担,而应当作一件乐事,学生不仅要有文学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关注现实、时事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b/举行关于读书的演讲比赛

互相交流自己读过的好书,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互相交换自己的好书,阅读

最后以读书感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提倡大家多读书,读好书。

安庆市正在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这对广大安庆市民来说是一个事关生活质量的福音。为此,某班级准备就这一社会热点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调查探究】

【小题1】为了调查探究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下表是你们班的理化实践小组从安庆市环保局获取的一组数据,请你帮助他们分析其中的数据,得出城市空气质量与空气成分之间关系的一条结论。

日期

二氧化硫含量

二氧化氮含量

固体颗粒物含量

空气质量

2014/1/22

0.024

0.044

0.123

2014/1/20

0.032

0.066

0.275

轻度污染

2014/1/19

0.051

0.070

0.364

中度污染

你的结论:

__台正前方悬挂着“安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动员大会”的横幅,观众席上来自全市的干部群众认真聆听着会议,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②大会提出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打造天蓝水清的安庆市。③为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力,倾力打造美丽安庆,安庆市将用五年左右时间,通过推进系列重大攻坚工程和有力的创建措施,到2017年底,基本达到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26项指标要求,真正实现全市人民期盼的城市基础设施健全、环境质量良好、市容洁净优美、生活舒适便捷的美好愿景。

【小题2】以上材料是你们班级的校园小记者采写的一则新闻报道,请你给这则报道拟写一个标题。

【小题3】这则报道的第②句是一个病句,请你加以修改。

【小题4】为了积极参与安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活动,你们班成立了一个环保志愿者社团组织,有人给这个组织设计了一个寓意鲜明的徽标,请你审阅左边这个徽标,向同学们介绍这个徽标及其寓意。

(1)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固体颗粒物含量越低,空气质量越好;反之,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2)示例:提规划,展美景,安庆市召开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动员大会。(意思对,语言简洁)。(3)大会提出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打造天蓝水清的安庆的规划。

(4)徽标上方是一片绿叶,下方是一只张开的手掌,这只手掌将这片绿叶小心谨慎的托护着。徽标的寓意是:人人伸出一只关爱的手,共同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相处之道,名人间的友谊故事,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

(2)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

(3)活动中轮到你向大家介绍自己,你该怎么说?(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身份信息)

(4)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讨论之中,请就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自己的看法。

(1)示例:同学风采展示   友谊连线 

(2)典故示例:伯牙绝弦  割席断交  刎颈之交  管鲍之交;内容解析:对典故里的人物、内容表达清楚即可。

(3)示例:大家好!我叫XXX!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上中学了!我们也由于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相聚到了一起。相聚的日子是短暂的,也是美好的。我希望有一天回首这段相聚的日子时嘴角会泛起淡淡的笑容!那将成为我记忆的一段珍藏!为了这段珍藏我会好好努力的。相信我!I CAN !谢谢!

(4)示例一: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网上交友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年龄限制,可以广交四海和全世界的朋友。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向身边朋友交流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

示例二: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弊,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而且网上所说的跟现实世界总会有所差距,如果把握不好,容易上当受骗。

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

一天,住在同一幢楼的徐阿姨见到小芳的姐姐说:“你家小芳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钟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练琴。”

徐阿姨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以下是某市近三年市民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细读后回答问题。

阅读情况

所占比例

/时间

图书阅读

报纸阅读

期刊阅读

数字化阅读

(如网络阅读)

阅读人数

2014年

56.3%

59.4%

48.5%

34.6%

75.9%

2015年

55.7%

58.2%

45.2%

40.3%

76.3%

2016年

54.3%

52.7%

38.3%

50.1%

77.7%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2)右图是一幅有关“世界读书日”的漫画,请说说标题“借‘光’”的妙处。

(1)①传统纸质方式阅读率下降(“图书、报纸、期刊等阅读率下降”),只答图书、报纸、期刊中任意一种阅读率下降不得分),②数字化方式阅读率上升,③市民阅读人数在逐年增加。(2)漫画标题“借‘光’”巧妙借用了“凿壁借光”这一典故(成语),将“世界读书日”比喻成一束光,号召人们多读书,多学知识。

按要求作答

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9月25日由八国集团(G.8)的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2016年G.20峰会于9月4—5日在我国杭州举行。下图是G.20峰会的徽标,请仔细读图,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⑴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

⑵请说说该徽标的寓意。

 (1)要素构成:2016年G20峰会会标图案,用20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G20、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

⑵寓意:桥梁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同时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图案中G20的“”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节日,和亲人度过一年又一年的。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 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____________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____________

C.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节日:____________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____________节日习俗:____________

(3)【节日论坛】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西方节日很感兴趣,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等掀起一波波热潮。相反,中华传统节日却备受冷遇。面对这种情况,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呢?

 (1)A中秋节.B.重阳节C.清明节

(2) 屈原;吃粽子、插艾叶(艾叶也叫青艾、艾草)

(3) 【示例】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我们要重视传统节日,学习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让人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