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雪到。”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写对联颂新春成为人们喜迎新年的一个十分有趣的民俗活动。一副完整的春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构成。上下联要求构成对偶的修辞,而横批则要含有揭示、评论之意,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或提高的作用。如:对联“牛马成群勤致富;猪羊满圈乐生财。” 横批是“日度小康”。
按要求完成下题目:
(1)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春联,请你运用《悯农》诗“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2)请为这副餐馆联加上合适的四字横批。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下面几副对联中选取一副帖在你自己的书房门上。( )
A.苟有恒,何必要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横批:持之以恒
B.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C.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D.春花含笑意,爆竹增欢声。 横批:喜气盈门
(1)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示例:珍惜粮食 或 节俭致富(3)A
综合性学习
在开展“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班上准备举办一次“向孤寡老人献爱心”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请把下面的活动步骤补充完整,要符合实际情况。
A.商量如何帮助孤寡老人。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活动结束后写活动体会与感想。
(2)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让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请你向民政部门或社会写几条建议,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 C关心孤寡老人的精神生活,陪他们聊天
(2) a为孤寡老人提供衣食住行等必要的生活保障
b传统节日送去慰问,送去温暖
综合性学习
23.亲情是人间至美至纯的感情,浓浓亲情总是牵动着我们的心弦。亲情是__中的一个温暖的火炉;亲情是无助时一双援助的手;亲情是成长中指路的一盏明灯。为了感悟亲情,亲近家人,培养热爱家庭的情感,班级准备开展一次“感悟亲情”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活动一:【真情导入】
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令人动情的开场白,去触动同学们心灵中那柔软的角落,激发同学们参与这项活动的欲望。
2、活动二:【难忘一幕】
在成长中,家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无不透露出亲情的真挚而美好,请你用几句话描绘一个展现亲情的感人细节,来倾诉亲情的温暖。
3、活动三:【心语一曲】
是啊,有亲人就有家,有爱才有家。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楼华堂,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但,只要有爱就有家。同学们,你们感受到家里浓浓的爱了吗?请仿照下文,用满怀深情的话语,抒写对家的情感吧!
例: 家,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你一推开门就用香味把你紧紧来拥抱; 家,是夜归时窗口亮起的灯,瞬间消散你独行的寂寞和奔波的疲惫; 家,是母亲低回绵长的唠叨,惟恐避之不及又深深迷恋回味不已; 家,是父亲下巴硬匝匝的胡须,扎得你脸颊发疼心里开出了花。
(1)亲情带给我们温暖、希望,让我们享受无尽的欢乐。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心田带来甜甜的滋润;亲情是一缕柔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溶化;亲情是一个静静的港湾,让远航的疲惫烟消云散。让我们共同走近亲情,去感受那无价的亲情吧!
(2)略
(3)家是温馨的港湾,容纳漂泊的灵魂;家是如伞的大树,遮挡酷夏的骄阳;家是清凉的雨丝,拂去疲惫的征尘;家是永远的牵挂,珍藏幸福的存根。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家;家就像红布条,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家就像一件大衣,给予儿女连火炉都不能替代的温暖。
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
① 口语交际:春节就要到了,除夕晚上,cctv春晚开办一个“对父母说说知心话”的互动小游戏,这时,你想对父母说点什么呢?请把自己的真心话写下来吧!
我的心声:
② 寒假开学后,学校准备组织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请你按要求做好如下工作。
七年级学生 课外阅读情况 调查表
阅读内容 | 文学名著 | 武侠小说 | 卡通漫画 | 其他 |
人数比例 | 12% | 25% | 55% | 8% |
A.、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B.、《西游记》的作者是 (人名),其中的小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例如: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
①略
② A、答案举例:大多数七年级学生课外喜欢看卡通漫画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
B、答案示例:吴承恩 智擒红孩儿 赌胜车迟国 智调芭蕉扇等
(链接:)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命题形式一般为:①借助语法修辞,进行语意的理解与表达 ②对句子作适当的修改或排序 ③针对句子的特点进行恰当仿写 ④能对广告语、宣传语等作简要的赏析 ⑤说明归纳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并能表述自己的观点或体会。
你们小组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五个成员分别研究下面人物:A.
老子;B.孔子;C.郑成功;D.施琅;E.余光中。一个同学找到下列两幅对联,请在括号内
帮他填上相关人物
(1)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
(2)由秀才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驱异族出境,事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
(1)B(2)C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1)炎黄子孙都喜欢唱《我的中国心》,歌词“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更是脍炙人口。结合“长城”专题,说说“长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哪些象征意义 ?
(2)班级召开“我爱长城”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重点介绍长城的价值,激发同学生热爱长城的激情。
(1)①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名族的图腾。②长城是团结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凝聚力的象征。③长城是危难关头坚忍、不屈精神的象征。
(2)人称及礼貌用语长城的价值写出一点,至少写两点。
综合性学习
我们学过《核舟记》,对这件微雕艺术珍品应该很熟悉。假如这件艺术珍品就珍藏在我市博物馆,你是一名博物馆工作人员,你如何向参观者介绍这枚核舟呢?试着把你的解说词写出来。(100字左右)
略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2012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简称《现汉》)因收录诸如“NBA”等239个英文字母词,遭到百余名学者联名举报其涉嫌违法,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保卫汉语纯洁性”的大讨论。
包括“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在内的百余名学者近日联名举报新版《现汉》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等法规,把英语词汇“纳入”汉语词典,对汉语纯洁和汉语安全造成了威胁,甚至“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最严重的破坏”。联名专家要求新版《现汉》承认违法行为,公开道歉并立即撤出英文字母词。
对此,第6版《现汉》修订主持人江蓝生回应称:“我们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遵循语言发展规律,合法科学地收录了这些字母词,以方便读者查找。这与法律规定不能滥用字母词是两回事。”他认为,我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没有禁止《现汉》等中文出版物使用字母词,只规定在需要使用的时候要做出解释,而《现汉》中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对这些外语字母词作了解释,所以并不违法。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规范使用这些英文字母词根本不足以对汉字发展构成威胁。 (选自人民网《一部词典引发汉语“保卫战”》)
【材料二】
(注:左图文字为“是不是禁止太多了?”“这是为了保护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纯洁性。”;右图文字为“咱脸上的字母是不是也要屏蔽掉?”)
【材料三】
“我约了一群MBA、MPA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WT0后IT业的发展前景,以及IT业对GDP的影响。读MBA的张小姐原来想到IT业发展,今后目标是当CEO。 ”这类汉英混杂现象很普遍,报刊上也屡见不鲜,使得只懂汉语不懂英语的人看不懂,只懂英语不懂汉语的人看不懂,懂汉语也懂英语的人也不一定看得懂。因此,有人戏称,照此下去,中国人必须先学英语才能看懂自己的语言。汉英混杂消解了汉语的美丽,扰乱了汉语独特的表达体系,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汉语前景与命运的担忧。为此,专家学者和主流媒体大声疾呼“保卫汉语”!
中华民族有顽强的生命力,千百年来历史从未中断,靠的就是汉字的记录。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统一、延续、繁衍、发展的一个重要信息载体。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离开汉字不行。中国人无论说何种方言,无论住在何处,都不妨碍沟通交流、和谐相处,缘由汉字构成的文化体系。任继愈先生说过:“如果没有汉字,中国就是另一个欧洲。 ”汉语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中外学者共同研究后认为:汉字无论是表情达意还是承载信息,都大大优于西语的拼音文字。报载:“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在如今联合国常用的六种文字的文件和书籍中,汉字版是最薄的版本。 ”汉语简洁、典雅、含蓄,能“随物赋形”,可用极短的词语来表达复杂的事件、抽象的思维、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情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幻境,“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悲壮,诸如此类,除了汉语,英语和其它拼音语言皆难以企及。这也就难怪外国学者把汉语的“一诺千金”英译成“只要一答应,就要付美金一千元”;“霸王别姬”被译成“再见了,我的小老婆”等等。人们从对比中更清楚地意识到保护母语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从根本上说,语言文字是一个身份认同问题。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得好,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 《pú sà 蛮》?保卫汉语,关系到中华文化的延续,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应直接诉诸对母语的天然情感,保持母语文化的自尊、自信与自觉。 (选自王善明《重塑汉语的文化体系》)
【材料四】
汉语是我们民族的徽记,承载着十三亿人的光荣与梦想。然而,汉语的纯洁性正受到外来字母词的侵蚀,诸如“PK”“菜鸟”等用语在青少年中广泛流传,说汉语时夹杂着英语的做法在主流媒体中大肆横行。因此有人忧虑汉语是否会在它的故乡沦陷?
1.前三则材料都围绕哪一个中心话题?
2.【材料一】从法律角度展开争论,百余名学者联名举报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涉嫌违法,对此,江蓝生的回应是(不超过20字): ;【材料二】则从 角度展开争辩;【材料三】将这一问题的讨论上升到 的高度。
3.【材料三】中哪句话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汉语这一表达体系的独特之处?请抄录下来。
4.【材料三】中划线的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语境加以分析。
5.【材料四】在表达上有语病,请作修改。
(1)“ ”这个用语例子列举不当,原因是 。
(2)“ ”这一短语的感__彩不太合适,应改为“ ”。
(3)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应这样修改:“ ”。
1三则材料都围绕“在运用汉语时混杂使用英文字母词是否对汉语构成威胁”这一中心话题。(意近即可)
2《现汉》对字母词作了解释,不违法; 传媒(出版物、重要媒体)用语;民族文化传承
3汉语简洁、典雅、含蓄,能“随物赋形”,可用极短的词语来表达复杂的事件、抽象的思维、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情感。
4这两句话作为典型例证,既生动也富有谐趣,有力地表明了保护母语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同时表明保卫汉语关系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其中也包含着作者对汉语、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
5(1)菜鸟 这一用语不是字母词,而是网络用语,其来源可能源自美国,也可能源自方言。(2)“大肆横行”改为“颇为盛行”等。(3)把“?”改为“。”
阅读下面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在世界多元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是:
1.中国人对洋节和对传统节日不同态度。
2.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学校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委托学生会对图书馆藏书和学生借阅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和学生进行了座谈。老师让你把学生会调查和搜集到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需要完成下列任务。
1.提取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请概括学校图书馆藏书和借阅的现状。
【材料一】
图书馆藏书情况
建校30多年,学校图书馆经过不断积累,再加上社会各界的捐赠,共有各类图书三万余册,生均占有量超过50本,藏书总量在同类校中名列前茅。
【材料二】
学生借阅图书情况统计

答:
2.请你根据下面学生的访谈记录,概括出学校图书馆存在的四个问题。学生访谈记录
学生甲:开学不久我在午休时去了图书馆,想找几本介绍地理知识的书看。进去以后我发现里面的书太多了,一排排的书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找。
学生乙:在学校图书馆里即使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可是要借出来,必须填好几张表。
学生丙:中午时间短,我本想放学后还可以到图书馆再看看,结果发现图书馆已经关门了。
学生丁:相比较而言,我现在更喜欢去社区的图书馆,那里的书大部分都是新近流行的畅销书。
问题: ① ②
③ ④
3.调查中也发现了借阅者乱涂乱画、损毁书页的情况。请你帮图书管理员写一句有劝诫作用的警示语,必须用一种修辞手法。
1示例: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大,年级越高借阅量越大(说趋势),最受喜爱前三名图书依次是文学类、体育类和科技类(由高到低顺序)。
2(找书不方便 借书手续多 开馆时间短 畅销图书少(意思对即可)
3示例: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书籍。
爱护书籍每一页,熏陶心灵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