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班里举办“汉字·经典·传统文化”系列主题活动,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下面一则材料:

2009年3月起,某网站就“繁体字与简化字”做了一个调查,截止到2009年4月17日,参与投票的网友总人数达74658人,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项目

调查分项

票数

比例

1.该不该恢复使用繁体字?

不应该,太折腾,没什么意义

29304票

39.25%

不应该,应让大陆以外华人学简化字

15030票

20.13%

应该,可以重新找回汉字的古典之美

23146票

31.01%

应该,有利于华人圈更好的交流

7178票

9.61%

2.你对繁体字与简化字怎么看?

文字是文化载体,简化字少了很多味道

15094票

20.22%

只认简化字不利于古代文明的传承

17312票

23.19%

文字只是沟通工具,越简单方便越好

26440票

35.14%

汉字简化更便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发展

15812票

21.18%

1.仔细阅读材料内容,请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述一下“调查项目1”所反映出的结论。(限40字以内,标点不算字数)

2.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简化字,汉字一直在变化,而凭借着自古就有的“识繁写简”的做法,汉字成为了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字,至今仍保持着勃勃生机。你能借助上面这个表格的信息简要谈谈“识繁写简”的意义吗?

3.请你为本次系列主题活动设计一则简短、响亮的宣传语。

1.截止到2009年4月17日,参加该网站投票的网友认为不应该恢复使用繁体汉字的占多数。(或:截止到2009年4月17日,参加该网站投票的网友中,反对恢复使用繁体汉字的比支持的多。)

(时间、投票人概括准确,调查项目是关于“恢复使用繁体字”;认为不应该的占多数(或“认为应该的占少数”“反对的比支持的多”等等),简单列举数字,不进行比较,扣此分。每超出5字(含)扣分,数字两位算一个字,标点不算字数。)

2.识繁,有利于传承中华古老文明(“找回古典文化之美”等);写简,有利于普及中华文化(“方便学习、使用、沟通与传播”等)。

(“识繁”与“写简”的意义,能准确理解表格中的某一点或几点意义的指向,条理清楚,没有错误信息、语病等,即可得分。)

3.符合活动系列主题,比较全面、简短、响亮,即可得分。

答案示例:

(1)热爱民族文化传统,写好汉字读好经典。

(2)写好中国字,读好中国书,做好中国人。

(3)书在口,字在手,中国印记在心头。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题。

烦恼忧愁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这样,春花秋月会渐渐冷却你jízào )的情绪,小桥流水能慢慢sōnɡchí( )你紧张的神经。那横斜于竹外的三两枝桃花,那迷失了小舟的荷花塘,无不使你怡然自得,超然物外。

1.请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jí zào( ) sōnɡ chí( )

2.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忧愁 冷却 迷失 怡然自得

3.仿照文段中划线句子,写一句话。

1 .急躁  松弛

2.略

3.采菊东篱会悄悄改变你功利的心境,长风破浪能时时提醒你要有远大的理想

古人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研究积累千古传诵的诗词佳句,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为此,你班要进行“唐诗宋词中的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第1—3题:

1.请你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唐诗宋词中的

2.请按步骤写出你的研究方案(写出最主要的步骤,不少于三步)。要求:步骤具体,思路清晰,具有操作的连续性和可行性,语言通顺、简明.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请你将收集到的与研究专题相关的诗词佳句写在下面横线上(只需写上下关联的两句)并对所选诗句作简要的赏析。

诗句:

赏析:

1.如:唐诗宋词中的月亮、唐诗宋词中的爱国情、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

2.第一步:小组分工收集唐诗宋词中与月亮有关的诗词。第二步:查找资料,分析鉴赏咏月诗句。题三步:小组交流,写出探究报告。

3.(1)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万籁俱寂夜晚,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洒下了淡淡的青辉。作者抬头望见的是月亮,心里想的却是故乡。月亮象征着作者的思乡之情(或借物抒情)。

请从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取材,对出下联。

上联:胆大心细,赵云夺阿斗。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心狠手辣,高俅害林冲。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1)如今世界已成为一个大家家庭,一国发生灾难,别国大力支援已成为国际惯例。2008 年5 月12 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 .0级地震,造成建筑垮塌,人员伤亡的重大突难,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据此情境完成下面对联。

上联:邻难我援,播撒中华大爱;

下联:

(2)对对联很讲究情境,有些看起来很难对的对联,一旦有了某种情境况,就变得十分容易了。清代有一书生一次在湘江边游玩,看到橘横子洲(也叫“水陆洲”)边停泊着一只小船,一会儿小船划走了,于是书生出了这样一个上联: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因上联有许多同音字,还运用了顶真修辞,书生一时也对不出下联来。过了一年,书生进京赶考,在京城里看到一座高楼,挂着一个匾额叫“凌云阁”,楼的飞檐上落着一只鸽子,下面游人嘴杂,鸽子受惊而飞,书生触景生情,马上对出了下联:

示例:(1)我灾邻助,收获人间真情

(2)凌云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1)上联:考场争锋,谁是榜首?

下联:

(2)许多看起来很难对的对联,一旦有了某种情境的启迪,就变得十分容易了。在古代,有位书生某天登上成都的望江楼,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水,不禁触景生情,吟出了这样一句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由于上联字词重复太多,书生冥思苦想,怎么也想不出下联该如何对。又过了一段时间,书生漫步到另一处古迹——印月井。这个井井口很大,水面距井口距离很近,皓月当空的夜晚,井中也有一轮明月,人们便把这口井命名为印月井。看到这弗,书生一时灵感飞动,马上对出了下联:

示例:(1)蟾宫折桂,我为前茅文思涌泉,我必辉煌妙笔生花,我占鳌头(2)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完成对联(可不局限于课本)

上联:智勇毛遂真名士

下联:

示例:侠义荆轲大丈夫、勤奋祖逖好少年、忠义关羽实豪杰、无能东郭假高才、文武曹操大英豪、坚韧玄奘苦行僧.阴狠秦桧假忠臣。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今年端午节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办征联活动。请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喜迎盛世龙舟竞渡

下联:

宽对即可。   示例:欢庆佳节粽叶飘香。

综合探究。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____在今年的政府工作__,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材料二:

  2009年7月27日,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引用孟子的名句:“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以此来比喻两国的任务是探索一条可持续交往、通向未来的道路,并期盼即使以后出现了分歧,也不要让这条道路被荒草埋没。

材料三:

法国人学习中文情况统计表

项目

数字

年份

选修中文学生

(人)

教授中文学校

(所)

中文教师

(人)

2004年

9328

132

135

2009年

25687

485

388

数据来源于法国《现代价值》周刊网

(1)沈阳某中学与韩国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走进唐诗宋词”的文化交流活动。下面是学生搜集的三组诗句,请根据第二组或第三组诗句的内容补全对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 * * * * *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 * * * * *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上联:忆李杜吟唱壮志情怀

  下联:

  (2)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1)示例:品王孟寄情碧水田园;读苏辛歌咏赤胆忠心。

(2)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美国和法国人)的喜爱和重视。(或:汉语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

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 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①要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个四字横批。横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_____________边。

(用字不重复;所填词语应含有决心的意思;横批与上下联意思相匹配)

①发愤(发奋等)

②博览群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等)

③右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