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西游记》《水浒》《童年》《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五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下联:
示例一:唐三藏跋山涉水求真经 示例二:阿廖沙千辛万苦度童年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随着“家电下乡”活动的不断推广与深入,我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材料二 2008年民众对各种媒体的使用情况调查表(%)
媒体 分类 | 报纸 | 电视 | 产樯 | 互联网 |
了解各类信息 | 26.7 | 49.9 | 18.6 | 28.9 |
休闲娱乐 | 19.7 | 48.2 | 17.9 | 29.3 |
材料三 据《教育时报》5月4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了面向全国数字电视用户的“中学生频道”。该频道发扬媒体资源优势,使各地中学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同时组织优秀教师和教学专家,围绕教学难点解疑释惑,辅助教师课堂教学。此外,该频道还开设了供家长观看的栏目,意在引导家长关注素质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从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1)结合上述材料共有的话题,从材料二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不超过l6个字。
(2)材料三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该频道发扬媒体资源优势,使各地中学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们家是数字电视用户,你想让家长看“中学生频道”,你会怎样跟他们说?
(1)电视是民众使用率最高的媒体。
(2)把“发扬”改为“发挥”
(3)示例:妈妈,中央电视台开播了“中学生频道”,其中有一个栏目是给家长看的,能帮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有空时您也看看,好吗?
综合性学习。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 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同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一条宣传标语。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
(1)A中秋节B重阳节
(2)屈原投江 吃粽子插艾叶
(3)看法示例1:我们小仅要过“物质的节”.而且要过“精神的节”.示例2: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传统节日不能仅是“小吃节”。
宣传标语,示例1:彰显民族文化瑰宝 示例2: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班级开展“共建绿色家园”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绿色倡议】
1.下面是班级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找出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 )
(A.)共建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们深刻认识到,(B.)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不能陷入污染一治理一再污染的恶性循环。这就需要从源头治理南京的山水。为了保护南京的“绿肺”,(C.)中山陵园管理局已于去年底提交了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方案。作 为中学生,(D.)我们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绿色行动】
2.下面是赵建同学有感于这次活动写的一篇随笔,请你根据语境为文中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词。
在共建绿色家园的历程中,我们有大多的感动。
责任,感动着我们。改善城市形象,让环境更美好,让生活更舒心,这份责任激励大家迎难而上,负重拼搏。
(1) 。感动着我们。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干部到普通市民,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共 同诠释“绿色南京”的内涵。
(2) ,感动着我们。树上的小鸟多了,水里的游鱼多了;大街小巷整洁多了,邻里相处和睦多了。如果留心,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
【绿色展望】
3.李响同学搜集到下面一组图,请你解说。

(1)根据组图,简要说明国民日常使用交通工具的变化。
(2)1979年一2009年的变化体现了 ,对2019年的预测表明 。
1. B
2.(1)团结 (2)细节
3.(1)国民日常交通工具1979年主要是自行车,到2009年小汽车越来越多,2019年自行车将成为新宠。
(2)国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国民环保观念增强(或:国民崇尚绿色环保/国民健康意识增强)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内容,拟写下联。
他恩怨分明,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他行侠仗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施恩夺回快活林;他大闹飞云浦,血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
上联: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下联:
示例:恩怨分明,武松怒杀西门庆 行侠仗义,武松醉打蒋门神
语文综合活动
今年正值祖国六十华诞,初二(13)班将要举行一次爱国主义专题的班会,以下是班会的开场白和结束语,请你围绕此次班会的主题完成后面的题目:
开场白:
祖国是什么?是庄严肃穆的__,是雄伟险峻的长城……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乏心系家国,忧国忧民之士。外交家不卑不亢,维护国家尊严;科学家报效祖国,矢志不渝;游子身居异乡,心怀故土……①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才能历经劫难而从未不衰。千百年来,多少支美好的歌,多少首激昂的诗,多少个动人的故事,都和“中国”这两个字紧紧地连在一起。
结束语:
今天,②我们聚集在红旗下,眼前浮现出当年毛__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依然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今天,当我们沐浴在春风中,回眸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辉历程,我们不由感慨万千,激情高昂!在这清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金秋里,在品味祖国累累硕果的日子里,我们用歌声、心声缅怀了祖国的过去,描绘了祖国的现在,展望了祖国的未来。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21世纪的希望,让我们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把我们的母亲装扮得更加美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1.请依次修改文中画横线的两个病句
2.根据已给出的一个班会环节的提示,设计其他两个环节。
①忆过去,赞祖国 ②□□□,□□□ ③□□□,□□□
3.“忆过去,赞祖国”中设有两个环节,请你为从A.环节到B.环节的过渡设计几句串场词。
A.刘小松同学朗诵文天祥的爱国诗歌《过零丁洋》
B.邓慧同学讲爱国将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4.仿照开场白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
1.①句 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才能历经劫难而不衰。
②句 今天,当我们聚集在红旗下,眼前浮现出毛__当年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历史画面。
2.②看今朝,颂祖国 ③展未来,报祖国
3.串场词: 听完刘小松同学慷慨激昂的朗诵,我们仿佛看到了文天祥不屈的背影,感受到了那回荡在寰宇间的浩然正气和爱国热情。还有一位爱国将领,他曾经怒发冲冠、仰天长啸,谱写了精忠报国的动人篇章,接下来,请邓慧同学为我们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气壮山河的故事。
4.祖国是什么?是庄严肃穆的__,是雄伟险峻的长城,是奔腾不息的长江,是琉璃瓦黄的故宫,是碧波荡漾的日月潭,是雄壮威武的兵马俑。
该班学生,请你协助完成下列任务。
(1)在黑板报的序言中,语文科代表写道:“天,像五线谱里的一个音符,刚一弹响,就拨动了人们的心弦……”请你顺着他的话,再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排比句。
春天,像五线谱里的一个音符,刚一弹响,就拨动了人们的心弦;______________
(2)请你围绕某一专题为黑板报再拟定两个栏目名。
(3)请写出你积累的描写春天的成语和诗句各两个。
(4)请描述一小段你感受最深的春景,把你对春天的感受与赞美表达出来。(含标点不超过50个字)
(1)示例:春天,像一艘小船,刚离开冬天的港口,就驶向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彼岸春天。像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刚降临人间,就给大地涂抹上属于自己的斑斓色影
(2)示例:①泛舟诗海觅春迹:②“花”开唐诗总是春等。
(3)成语: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暖花开 莺歌燕舞 花红柳绿 满园春色 鸟语花香
诗句: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③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参考答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麦苗像一块绿色柔和的地毯,舒展着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摇着小手向人们打招呼。/桃花开了,像一片美丽的彩霞,散发出了阵阵清香,逗引蜜蜂来采蜜。/小草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了一块绿色的大地毯。河边。柳树摇动起像小辫子一样的枝条,好像在说:“春天真美!”
综合性学习
班里举办“汉字·经典·传统文化”系列主题活动,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下面一则材料:
2009年3月起,某网站就“繁体字与简化字”做了一个调查,截止到2009年4月17日,参与投票的网友总人数达74658人,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项目 | 调查分项 | 票数 | 比例 |
1.该不该恢复使用繁体字? | 不应该,太折腾,没什么意义 | 29304票 | 39.25% |
不应该,应让大陆以外华人学简化字 | 15030票 | 20.13% |
应该,可以重新找回汉字的古典之美 | 23146票 | 31.01% |
应该,有利于华人圈更好的交流 | 7178票 | 9.61% |
2.你对繁体字与简化字怎么看? | 文字是文化载体,简化字少了很多味道 | 15094票 | 20.22% |
只认简化字不利于古代文明的传承 | 17312票 | 23.19% |
文字只是沟通工具,越简单方便越好 | 26440票 | 35.14% |
汉字简化更便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发展 | 15812票 | 21.18% |
1.仔细阅读材料内容,请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述一下“调查项目1”所反映出的结论。(限40字以内,标点不算字数)
2.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简化字,汉字一直在变化,而凭借着自古就有的“识繁写简”的做法,汉字成为了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字,至今仍保持着勃勃生机。你能借助上面这个表格的信息简要谈谈“识繁写简”的意义吗?
3.请你为本次系列主题活动设计一则简短、响亮的宣传语。
1.截止到2009年4月17日,参加该网站投票的网友认为不应该恢复使用繁体汉字的占多数。(或:截止到2009年4月17日,参加该网站投票的网友中,反对恢复使用繁体汉字的比支持的多。)
(时间、投票人概括准确,调查项目是关于“恢复使用繁体字”;认为不应该的占多数(或“认为应该的占少数”“反对的比支持的多”等等),简单列举数字,不进行比较,扣此分。每超出5字(含)扣分,数字两位算一个字,标点不算字数。)
2.识繁,有利于传承中华古老文明(“找回古典文化之美”等);写简,有利于普及中华文化(“方便学习、使用、沟通与传播”等)。
(“识繁”与“写简”的意义,能准确理解表格中的某一点或几点意义的指向,条理清楚,没有错误信息、语病等,即可得分。)
3.符合活动系列主题,比较全面、简短、响亮,即可得分。
答案示例:
(1)热爱民族文化传统,写好汉字读好经典。
(2)写好中国字,读好中国书,做好中国人。
(3)书在口,字在手,中国印记在心头。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题。
烦恼忧愁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这样,春花秋月会渐渐冷却你jízào( )的情绪,小桥流水能慢慢sōnɡchí( )你紧张的神经。那横斜于竹外的三两枝桃花,那迷失了小舟的荷花塘,无不使你怡然自得,超然物外。
1.请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jí zào( ) sōnɡ chí( )
2.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忧愁 冷却 迷失 怡然自得
3.仿照文段中划线句子,写一句话。
1 .急躁 松弛
2.略
3.采菊东篱会悄悄改变你功利的心境,长风破浪能时时提醒你要有远大的理想
古人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研究积累千古传诵的诗词佳句,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为此,你班要进行“唐诗宋词中的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第1—3题:
1.请你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唐诗宋词中的
2.请按步骤写出你的研究方案(写出最主要的步骤,不少于三步)。要求:步骤具体,思路清晰,具有操作的连续性和可行性,语言通顺、简明.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请你将收集到的与研究专题相关的诗词佳句写在下面横线上(只需写上下关联的两句)并对所选诗句作简要的赏析。
诗句: , 。
赏析:
1.如:唐诗宋词中的月亮、唐诗宋词中的爱国情、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
2.第一步:小组分工收集唐诗宋词中与月亮有关的诗词。第二步:查找资料,分析鉴赏咏月诗句。题三步:小组交流,写出探究报告。
3.(1)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万籁俱寂夜晚,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洒下了淡淡的青辉。作者抬头望见的是月亮,心里想的却是故乡。月亮象征着作者的思乡之情(或借物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