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5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育才中学八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 。(1分)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2分)
诗词 列举的小说或战役
(3)【感悟和平】阅读材料回答:(2分)
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从摘文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蕴?(不超过20字)
(1)砍杀、攻打。
(2)只要跟战争有关的内容皆可得分。
(3)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世界和平终将实现。(意近即可)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2—16题。(19分)
【美联社联合国6月16日电】联合国指出,世界的荒漠化正在加剧,每年有大量地区成为不毛之地,可能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们逃往绿色较多的国度。
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地面有荒漠化的危险,迫使人们迁往城市,并摧毁非洲大片地方的农业。西班牙32%的土地有可能变成沙漠,而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92100平方公里(相当于葡萄牙的面积)的土地变成荒漠。
本周,联合国迎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第十个年头。这是一个旨在阻止荒漠化的计划,但事与愿违,荒漠化进程正在加快——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速度增加了一倍。专家们说,农业上的刀耕火种、对保护自然资源的漫不经心、用水过度以及人口激增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因素,而全球气候变暖也正在夺走绿洲。
为了加强对人们的警示,联合6月17日在德国的波恩举行世界防治荒漠化日活动,并计划6月21日至25日在巴西的巴西利亚举行一个评估荒漠化问题的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上个月在一次讲话中表示,随着干旱面积的扩大,荒漠化的危险正变得“真实而明显”。
联合国说: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每年有3436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沙漠。相比之下,20世纪80年代每年荒漠化的土地为2100平方公里,70年代是1560平方公里。
——到2005年,非洲有三分之二、亚洲有三分之一、南美洲有五分之一的耕地面积将会消失。
——大约1.35亿人(相当于法国和德国的人口总和)有可能离乡背井。
有荒漠化危险的地区是那些处于沙漠(包括非洲撒哈拉以南大部分地区或中国的戈壁沙漠)边缘的干旱地区,那里的人们早已在艰难地靠土地维生。随着人口的增长,那些地区可能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压力。
树木被砍伐用作薪柴,草地过度放牧,农田因过度耕种而失去养分,水源越来越稀少和污浊。现代技术使得这些问题更趋严重。
在澳大利亚一些地区,灌溉系统抽取成水,逐渐毁坏了农田。在沙特,牧民可以利用运水车,而不必像过去那样将牧群从这个绿洲带到下个绿洲。但由于停留在一个地方,他们的牧群越来越庞大,并将当地所有的牧草啃食殆尽。
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海滨度假地消耗了大量一度湿润荒地的水源。那些国家的许多农民仍然用大量的水浇灌农田,而不是采用滴灌的方法。由此造成的缺水使当地的生活越来越艰难。
科学家们说,结果是一片片不毛之地散落世界各地,而不是现有沙漠的明显扩大。这些地方的状况随着气候变化时好时坏,但总的来说,其面积在增长,缺水现象在恶化。
科学家们指出,这种趋势在加速发展,但已经进行了几百年。花粉和种子的化石,以及研磨石器等古代工具表明,中东、地中海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区曾经草木繁茂。(参考消息2004.6.17)
12、根据报道的重点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3、请用横线画出新闻的导语部分。(3分)
14、荒漠化原因是多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短文倒数第2节中划线词语“不毛之地”的具体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倒数第1节“这种趋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 你认为荒漠化的威胁是人为原因还是自然原因?(4分)
12、荒漠化“真实而危险”或“世界荒漠化在加剧”等(4分)
13、第一段。(3分)
14、农业上的刀耕火种、对保护自然资源的漫不经心、用水过度以及人口激增发、全球气候变暖;(4分)
15、荒漠;荒漠化(4分)
16、答案是开放的。以下三种回答均可:(1)主要是人为原因,“树木被砍伐用作薪柴,草地过度放牧,农田因过度耕种而失去养分,水源越来越稀少和污浊。现代技术使得这些问题更趋严重。”;(2)主要是自然原因,“科学家们指出,这种趋势在加速发展,但已经进行了几百年。花粉和种子的化石,以及研磨石器等古代工具表明,中东、地中海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区曾经草木繁茂。”;(3)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4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4周年,班级拟开展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完成下列试题。(12分)
(1)“武”与战争密切相关。中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武”是典型的会意字,他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请说说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怎样的情感。
答: (3分)
(2)伴随着战争,战争文化逐渐形成并丰富起来。请写出一个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句,列举一部战争题材小说及其中一位军事人物或一场战役。
诗(词)句: (2分)
小说名称: (2分)
人 物: (2分)
战 役: (3分)
(1)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2)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三国演义》
曹操
赤壁之战
综合下面有关资料,提炼出主要信息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达你得出的结论。(4分)
材料一:1994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2000年则增长为12.95亿。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
材料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材料三: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空气、土地、动植物资源、能源等。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资源,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材料四: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森林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沟壑纵横的荒田坡秃林。
。
以上四则材料,可这样概括: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②我国人均资源少,③人们滥开发资源,④由于滥开发资源,已造成严重的后果。(2分)
结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资源。(2分)
综合实践(8分)
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你班开展了“爱祖国,迎国庆”主题班会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里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请你为本期黑板报提供两个栏目(2分)
(2)“爱祖国,迎国庆”班会活动如期举行,你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为了调动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你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3分)
(3)班会进行中,有同学提供了这样的一则资料:复旦团委调研部日前实施的调研显示,大部分的同学仍然认为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有43.16%的同学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长征精神必须融入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元素,才能焕发活力,发挥更大的作用。你同意大部分同学的观点吗?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理由。(3分)
(1) 围绕国庆、祖国给栏目取名。(2分)
(2) 要求有礼貌,简洁而生动,点到班会的主题。(3分)
(3) 同意,理由充分,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谈。(3分)
班级召开“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略
(1)、有人曾以红军长征翻山过草地写过一副对联,请写出下联:(2分)
上联:过草地历尽千苦 下联:
(2)关于长征,人们有很多评价,下面是其中的一些评价文字,从这些评价文字中你也许会对长征有一个更新的认识,请结合你已学知识谈几点认识。(2分)
①__在他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②《中国历史》则说: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字;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③也有人说:长征是中国人民坚强的革命意志的体现。
我的认识是:
(1)翻高山走过万难
(2)略(从赞扬长征对中国革命的作用,对红军及党的作用等方面回答。)
阅读下面语段,提取有关“骆驼”的两个关键词语。(2分)
有人说骆驼是不睡觉的,一辈子没闭上过眼睛。正因为它不睡觉,所以看到的世界比需要睡觉的动物多得多。骆驼和狗、马、牛等动物一样是通人性的,它们熟知人的生活,更懂得人的行为。有的牧民外出放牧时生病或遇到生命危险,骆驼会奔跑回家,对着他家里人痛苦地嘶鸣,家里人从它们的叫声中便知道外出放牧的人出事了。
关键词: 、 。
不睡觉、通人性
请根据下面的文段,用简沽的语言概括“苏州馆”的特点。(2分)
苏州馆位于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系列展馆B.1-13馆内,展出主题为“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展馆为两层结构,488平米的展馆区域里浓缩了苏州2500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馆内有粉墙黛瓦、假山长廊、小桥流水等。在数十位婀娜多姿的江南丽人的映衬下,展馆更显姑苏迷人的古韵今风,耳边响起的吴侬软语《苏州好风光》更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来到了苏州。
[答]
苏州馆浓缩了苏州2500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尽显姑苏迷人的古韵今风,吸引游客。(基本意思对即可)
语文综合性学习。(14分)
⑴“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流行的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请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完成下面这张“新词卡片”。(3分)
【给 力】 | ① 【例】昨晚的比赛,西班牙队太给力了! ② 【例】政府抑制菜价上涨的举措很给力。 ③ 【例】比赛就要开始了,队员们要给力啊! |
⑵某班开展了“争创全国文明城,争做文明兴化人”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1分)
【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为校图书馆和洗碗池各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15个)。(4分)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①图书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洗碗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明进社区】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50个,4分)
【文明你我行】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右面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想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①“精彩”“带劲”“很棒”等均可 ②“有作用”“有成效”“得力”等均可
③“加油”“努力”等均可
⑵【文明在学校】①示例一:来也轻轻,去也轻轻。(安静角度)示例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图书。(爱书角度)②示例一: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角度)示例二:餐具洗净,别忘公共卫生。(卫生角度)
【文明进社区】示例:叔叔,我们是在捡,但是“文明靠大家”,小区卫生需要我们大家的维护,社会公德要靠大家来遵守。您说,是吗?
【文明你我行】示例:①争做文明兴化人,不能只有漂亮的语言,还要有实际的行动。②争做文明兴化人,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③争做文明兴化人,我们既要做说的巨人,更要做行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