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在《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与。

【活动一:亲近科学名著】科学因为有了想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文学因为有了想象充满了情趣魅力无穷,同时文学还因为有了科学显现出理智与深邃。阅读凡尔纳的名著《海底两万里》就是在进行一次“科学与幻想之旅”,这次旅程将让你心情愉悦,收获多多。

⑴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海底两万里》的内容。(2分)

【活动二:吟诵科学小诗】“神舟”七号问天工程,是我国高端科学技术发展的有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航天技术和空间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某同学搜集了一首以“神七”为内容的诗歌,阅读后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贺“神七”凯旋

一箭啸霜秋,旻穹几度游。嫦娥歌未谢,梦枕泪难收。

宙外荒寒隐,人间智谋显。谁言天路缈,我自驾神舟。

⑵诗句“一箭啸霜秋”中的“霜秋”点明了什么?(1分)

【活动三:评说科学得失】其实,科学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我们制造了一些麻烦。某班同学开展了科学利与弊的辩论会,请你热情参与。

⑶下列观点你赞成哪一方?请说明理由。(2分)

正方观点:科学有时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科学有时弊大于利。

(1)《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奇遇。(意近即可,2分)

(2)点明时间,指秋天。(1分)(3)此题不管赞成哪一方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分)

口语交际题(3分)

上课铃响了,一位同学还慢悠悠的往教室里走。进教室后,又不紧不慢的回到座位上,这时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某某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在教室里乱追同学,老师教育了他,你看现在稳重多了,上课铃打了这么半天了,依旧能沉得住气,都不快走两步”。

你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1分)如果当时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2分)

(1)批评那位同学松弛拖沓,上课不按时进教室。(意思相近即可,1分)

(2)提示:只要所说的话能平和中讲清事理,不要讽刺挖苦即可。(2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鸿儒中学八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2分)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一句与战争有关的名言;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2分)
名言

列举的小说或战役
(3)【感悟和平】阅读材料回答:(2分)
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从摘文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蕴?(不超过20字)

(1)(2分)砍杀、攻打。
(2)(2分)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3)(2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世界和平终将实现。(意近即可)

综合性学习。(5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育才中学八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 。(1分)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2分)

诗词 列举的小说或战役

(3)【感悟和平】阅读材料回答:(2分)

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从摘文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蕴?(不超过20字)

(1)砍杀、攻打。

(2)只要跟战争有关的内容皆可得分。

(3)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世界和平终将实现。(意近即可)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2—16题。(19分)

【美联社联合国6月16日电】联合国指出,世界的荒漠化正在加剧,每年有大量地区成为不毛之地,可能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们逃往绿色较多的国度。
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地面有荒漠化的危险,迫使人们迁往城市,并摧毁非洲大片地方的农业。西班牙32%的土地有可能变成沙漠,而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92100平方公里(相当于葡萄牙的面积)的土地变成荒漠。
本周,联合国迎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第十个年头。这是一个旨在阻止荒漠化的计划,但事与愿违,荒漠化进程正在加快——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速度增加了一倍。专家们说,农业上的刀耕火种、对保护自然资源的漫不经心、用水过度以及人口激增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因素,而全球气候变暖也正在夺走绿洲。
为了加强对人们的警示,联合6月17日在德国的波恩举行世界防治荒漠化日活动,并计划6月21日至25日在巴西的巴西利亚举行一个评估荒漠化问题的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上个月在一次讲话中表示,随着干旱面积的扩大,荒漠化的危险正变得“真实而明显”。
联合国说: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每年有3436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沙漠。相比之下,20世纪80年代每年荒漠化的土地为2100平方公里,70年代是1560平方公里。
——到2005年,非洲有三分之二、亚洲有三分之一、南美洲有五分之一的耕地面积将会消失。
——大约1.35亿人(相当于法国和德国的人口总和)有可能离乡背井。
有荒漠化危险的地区是那些处于沙漠(包括非洲撒哈拉以南大部分地区或中国的戈壁沙漠)边缘的干旱地区,那里的人们早已在艰难地靠土地维生。随着人口的增长,那些地区可能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压力。
树木被砍伐用作薪柴,草地过度放牧,农田因过度耕种而失去养分,水源越来越稀少和污浊。现代技术使得这些问题更趋严重。
在澳大利亚一些地区,灌溉系统抽取成水,逐渐毁坏了农田。在沙特,牧民可以利用运水车,而不必像过去那样将牧群从这个绿洲带到下个绿洲。但由于停留在一个地方,他们的牧群越来越庞大,并将当地所有的牧草啃食殆尽。
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海滨度假地消耗了大量一度湿润荒地的水源。那些国家的许多农民仍然用大量的水浇灌农田,而不是采用滴灌的方法。由此造成的缺水使当地的生活越来越艰难。
科学家们说,结果是一片片不毛之地散落世界各地,而不是现有沙漠的明显扩大。这些地方的状况随着气候变化时好时坏,但总的来说,其面积在增长,缺水现象在恶化。
科学家们指出,这种趋势在加速发展,但已经进行了几百年。花粉和种子的化石,以及研磨石器等古代工具表明,中东、地中海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区曾经草木繁茂。(参考消息2004.6.17)

12、根据报道的重点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3、请用横线画出新闻的导语部分。(3分)

14、荒漠化原因是多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短文倒数第2节中划线词语“不毛之地”的具体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倒数第1节“这种趋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 你认为荒漠化的威胁是人为原因还是自然原因?(4分)

12、荒漠化“真实而危险”或“世界荒漠化在加剧”等(4分)

13、第一段。(3分)

14、农业上的刀耕火种、对保护自然资源的漫不经心、用水过度以及人口激增发、全球气候变暖;(4分)

15、荒漠;荒漠化(4分)

16、答案是开放的。以下三种回答均可:(1)主要是人为原因,“树木被砍伐用作薪柴,草地过度放牧,农田因过度耕种而失去养分,水源越来越稀少和污浊。现代技术使得这些问题更趋严重。”;(2)主要是自然原因,“科学家们指出,这种趋势在加速发展,但已经进行了几百年。花粉和种子的化石,以及研磨石器等古代工具表明,中东、地中海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区曾经草木繁茂。”;(3)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4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4周年,班级拟开展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完成下列试题。(12分)

(1)“武”与战争密切相关。中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武”是典型的会意字,他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请说说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怎样的情感。

答: (3分)

 (2)伴随着战争,战争文化逐渐形成并丰富起来。请写出一个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句,列举一部战争题材小说及其中一位军事人物或一场战役。

诗(词)句: (2分)

小说名称: (2分)

人 物: (2分)

战 役: (3分)

(1)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2)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三国演义》

      曹操

      赤壁之战

     

综合下面有关资料,提炼出主要信息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达你得出的结论。(4分)

材料一:1994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2000年则增长为12.95亿。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

材料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材料三: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空气、土地、动植物资源、能源等。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资源,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材料四: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森林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沟壑纵横的荒田坡秃林。

以上四则材料,可这样概括: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②我国人均资源少,③人们滥开发资源,④由于滥开发资源,已造成严重的后果。(2分)

结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资源。(2分)

综合实践(8分)

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你班开展了“爱祖国,迎国庆”主题班会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里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请你为本期黑板报提供两个栏目(2分)
  
  (2)“爱祖国,迎国庆”班会活动如期举行,你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为了调动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你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3分)

(3)班会进行中,有同学提供了这样的一则资料:复旦团委调研部日前实施的调研显示,大部分的同学仍然认为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有43.16%的同学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长征精神必须融入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元素,才能焕发活力,发挥更大的作用。你同意大部分同学的观点吗?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理由。(3分)


(1) 围绕国庆、祖国给栏目取名。(2分)
 (2) 要求有礼貌,简洁而生动,点到班会的主题。(3分)

 (3) 同意,理由充分,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谈。(3分)

班级召开“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1)、有人曾以红军长征翻山过草地写过一副对联,请写出下联:(2分)

上联:过草地历尽千苦 下联:

(2)关于长征,人们有很多评价,下面是其中的一些评价文字,从这些评价文字中你也许会对长征有一个更新的认识,请结合你已学知识谈几点认识。(2分)

①__在他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②《中国历史》则说: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字;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③也有人说:长征是中国人民坚强的革命意志的体现。

我的认识是:

 (1)翻高山走过万难

(2)略(从赞扬长征对中国革命的作用,对红军及党的作用等方面回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