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中,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
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则俗语或诗句。
人物: ;传说:
俗语或诗句:
蒙恬 孟姜女哭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
岭坂风回树郁盘,长城如带雾中看。
材料一: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这个书目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__宣言》,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惠特曼的《草叶集》等。这是美国高中在校生的必读书目,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
材料二: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仅初中三年就有吴承恩的《西游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以江苏常州市的中考为例,自2004年每年的中考都把名著题作为必考的题型。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常常看到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对“绘画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被‘水煮’。”
①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什么?(2分)
②针对材料二中所存在的现实情况,请你联系自己阅读文学经典的体验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阐述。(2分)
题一、举例说明阅读文学经典对我成长的意义
题二、浅俗化的经典阅读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
我选择题( )回答:
①两个国家的教育机构都强化了对经典的认同,肯定了文学经典对中学生成长的意义,因此都十分重视在中学阶段普及推广文学经典。(只要答到两个国家的教育机构都认识到文学经典对中学生成长的意义即可以。如果答到第二则材料中的现实问题要扣分1分)。
②题一:不设统一答案,只要举出某部名著,或某个名篇,写出对自己的启发即可以。参考,比如《骆驼祥子》写的是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从中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同时也知道要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同情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具体作品1分,意义1分)
题二、不设统一答案,参考,这样的阅读,除了感官上的快感、表层上的享乐外,是对文学经典的背叛。这样也削弱了文学经典对人们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容易亵渎文学经典
某班同学在《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与。
【活动一:亲近科学名著】科学因为有了想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文学因为有了想象充满了情趣魅力无穷,同时文学还因为有了科学显现出理智与深邃。阅读凡尔纳的名著《海底两万里》就是在进行一次“科学与幻想之旅”,这次旅程将让你心情愉悦,收获多多。
⑴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海底两万里》的内容。(2分)
【活动二:吟诵科学小诗】“神舟”七号问天工程,是我国高端科学技术发展的有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航天技术和空间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某同学搜集了一首以“神七”为内容的诗歌,阅读后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贺“神七”凯旋
一箭啸霜秋,旻穹几度游。嫦娥歌未谢,梦枕泪难收。
宙外荒寒隐,人间智谋显。谁言天路缈,我自驾神舟。
⑵诗句“一箭啸霜秋”中的“霜秋”点明了什么?(1分)
【活动三:评说科学得失】其实,科学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我们制造了一些麻烦。某班同学开展了科学利与弊的辩论会,请你热情参与。
⑶下列观点你赞成哪一方?请说明理由。(2分)
正方观点:科学有时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科学有时弊大于利。
(1)《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奇遇。(意近即可,2分)
(2)点明时间,指秋天。(1分)(3)此题不管赞成哪一方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分)
口语交际题(3分)
上课铃响了,一位同学还慢悠悠的往教室里走。进教室后,又不紧不慢的回到座位上,这时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某某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在教室里乱追同学,老师教育了他,你看现在稳重多了,上课铃打了这么半天了,依旧能沉得住气,都不快走两步”。
你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1分)如果当时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2分)
(1)批评那位同学松弛拖沓,上课不按时进教室。(意思相近即可,1分)
(2)提示:只要所说的话能平和中讲清事理,不要讽刺挖苦即可。(2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鸿儒中学八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2分)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一句与战争有关的名言;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2分)
名言
列举的小说或战役
(3)【感悟和平】阅读材料回答:(2分)
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从摘文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蕴?(不超过20字)
(1)(2分)砍杀、攻打。
(2)(2分)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3)(2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世界和平终将实现。(意近即可)
综合性学习。(5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育才中学八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 。(1分)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2分)
诗词 列举的小说或战役
(3)【感悟和平】阅读材料回答:(2分)
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从摘文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蕴?(不超过20字)
(1)砍杀、攻打。
(2)只要跟战争有关的内容皆可得分。
(3)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世界和平终将实现。(意近即可)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2—16题。(19分)
【美联社联合国6月16日电】联合国指出,世界的荒漠化正在加剧,每年有大量地区成为不毛之地,可能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们逃往绿色较多的国度。
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地面有荒漠化的危险,迫使人们迁往城市,并摧毁非洲大片地方的农业。西班牙32%的土地有可能变成沙漠,而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92100平方公里(相当于葡萄牙的面积)的土地变成荒漠。
本周,联合国迎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第十个年头。这是一个旨在阻止荒漠化的计划,但事与愿违,荒漠化进程正在加快——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速度增加了一倍。专家们说,农业上的刀耕火种、对保护自然资源的漫不经心、用水过度以及人口激增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因素,而全球气候变暖也正在夺走绿洲。
为了加强对人们的警示,联合6月17日在德国的波恩举行世界防治荒漠化日活动,并计划6月21日至25日在巴西的巴西利亚举行一个评估荒漠化问题的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上个月在一次讲话中表示,随着干旱面积的扩大,荒漠化的危险正变得“真实而明显”。
联合国说: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每年有3436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沙漠。相比之下,20世纪80年代每年荒漠化的土地为2100平方公里,70年代是1560平方公里。
——到2005年,非洲有三分之二、亚洲有三分之一、南美洲有五分之一的耕地面积将会消失。
——大约1.35亿人(相当于法国和德国的人口总和)有可能离乡背井。
有荒漠化危险的地区是那些处于沙漠(包括非洲撒哈拉以南大部分地区或中国的戈壁沙漠)边缘的干旱地区,那里的人们早已在艰难地靠土地维生。随着人口的增长,那些地区可能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压力。
树木被砍伐用作薪柴,草地过度放牧,农田因过度耕种而失去养分,水源越来越稀少和污浊。现代技术使得这些问题更趋严重。
在澳大利亚一些地区,灌溉系统抽取成水,逐渐毁坏了农田。在沙特,牧民可以利用运水车,而不必像过去那样将牧群从这个绿洲带到下个绿洲。但由于停留在一个地方,他们的牧群越来越庞大,并将当地所有的牧草啃食殆尽。
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海滨度假地消耗了大量一度湿润荒地的水源。那些国家的许多农民仍然用大量的水浇灌农田,而不是采用滴灌的方法。由此造成的缺水使当地的生活越来越艰难。
科学家们说,结果是一片片不毛之地散落世界各地,而不是现有沙漠的明显扩大。这些地方的状况随着气候变化时好时坏,但总的来说,其面积在增长,缺水现象在恶化。
科学家们指出,这种趋势在加速发展,但已经进行了几百年。花粉和种子的化石,以及研磨石器等古代工具表明,中东、地中海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区曾经草木繁茂。(参考消息2004.6.17)
12、根据报道的重点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3、请用横线画出新闻的导语部分。(3分)
14、荒漠化原因是多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短文倒数第2节中划线词语“不毛之地”的具体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倒数第1节“这种趋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 你认为荒漠化的威胁是人为原因还是自然原因?(4分)
12、荒漠化“真实而危险”或“世界荒漠化在加剧”等(4分)
13、第一段。(3分)
14、农业上的刀耕火种、对保护自然资源的漫不经心、用水过度以及人口激增发、全球气候变暖;(4分)
15、荒漠;荒漠化(4分)
16、答案是开放的。以下三种回答均可:(1)主要是人为原因,“树木被砍伐用作薪柴,草地过度放牧,农田因过度耕种而失去养分,水源越来越稀少和污浊。现代技术使得这些问题更趋严重。”;(2)主要是自然原因,“科学家们指出,这种趋势在加速发展,但已经进行了几百年。花粉和种子的化石,以及研磨石器等古代工具表明,中东、地中海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区曾经草木繁茂。”;(3)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4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4周年,班级拟开展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完成下列试题。(12分)
(1)“武”与战争密切相关。中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武”是典型的会意字,他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请说说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怎样的情感。
答: (3分)
(2)伴随着战争,战争文化逐渐形成并丰富起来。请写出一个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句,列举一部战争题材小说及其中一位军事人物或一场战役。
诗(词)句: (2分)
小说名称: (2分)
人 物: (2分)
战 役: (3分)
(1)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2)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三国演义》
曹操
赤壁之战
综合下面有关资料,提炼出主要信息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达你得出的结论。(4分)
材料一:1994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2000年则增长为12.95亿。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
材料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材料三: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空气、土地、动植物资源、能源等。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资源,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材料四: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森林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沟壑纵横的荒田坡秃林。
。
以上四则材料,可这样概括: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②我国人均资源少,③人们滥开发资源,④由于滥开发资源,已造成严重的后果。(2分)
结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资源。(2分)
综合实践(8分)
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你班开展了“爱祖国,迎国庆”主题班会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里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请你为本期黑板报提供两个栏目(2分)
(2)“爱祖国,迎国庆”班会活动如期举行,你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为了调动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你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3分)
(3)班会进行中,有同学提供了这样的一则资料:复旦团委调研部日前实施的调研显示,大部分的同学仍然认为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有43.16%的同学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长征精神必须融入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元素,才能焕发活力,发挥更大的作用。你同意大部分同学的观点吗?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理由。(3分)
(1) 围绕国庆、祖国给栏目取名。(2分)
(2) 要求有礼貌,简洁而生动,点到班会的主题。(3分)
(3) 同意,理由充分,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谈。(3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