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消息,按要求完成问题。(8分)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国务院联合工作组经过七天实地调研,今天(25日)就“瘦肉精”事件向河南省政府提出四条反馈整改意见。
瘦肉精事件经媒体曝光后,河南省政府发出紧急通告,全面排查全省生猪饲喂瘦肉精情况。目前,生猪排查工作已基本结束。
联合工作组组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佩智:河南全省共检查规模在50头以上的养殖场养殖户59289个,抽检223291头猪,确定阳性的生猪126头,全省公安机关共控制到案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8人,目前公安机关已基本查清央视曝光的销售、使用瘦肉精情况以及河南省内瘦肉精来源和销售网络,对使用瘦肉精饲喂的生猪进入食品环节的有关情况在进一步核查中。
针对河南在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监管环节存在漏洞、有关人员执法不严等问题,联合工作组向河南提出了4条反馈整改意见。
一、依法从快从严惩处犯罪分子;二、严肃追究失职渎职人员责任;三、加快建立全程监管机制,严防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早发现、早预警、早查处的能力,有效防范食品安全的区域性、系统性的风险。
(1)请给这则消息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2)加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
(3)为了宣传食品安全,提高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班级准备搞一个“宣传食品安全进社区”的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将向市民发放问卷,了解大家对于食品安全的了解和看法。请你就此拟写两个调查问题。(2分)
问题一:
问题二:
(4)食品安全大于天,宣传工作要跟上,请拟写一则关于食品安全的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2分)
(1)生猪排查基本结束,工作组提四条意见(答出“排查基本结束”1分,答出“提四条意见”1分。共2分)(2)把“不再”改成“再次”。(2分)(3)示例一:你知道我们身边不安全的食品有哪些吗?示例二:遇到不安全的食品,你是如何处理的?(2分)(4)要求:语言有号召力,能引发人的思考,容易识记。(2分)(共8分)
【知识点】语言的实际运用,包括有信息概括、修改病句、口语交际、拟写标语
【解题思路】第一个小题注意从一二自然段消息的导语部分提炼信息。第二个小题“严防”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就是“发生”,“严防”同“避免”均为隐含有否定意思的一类词语,其否定义容易被忽略。第三小题注意设计的问题要紧扣调查的中心,符合受访人物的身份。第四小题拟宣传标语首先要注意宣传的主题,紧扣食品安全这个中心,其次要注意语言有号召力,容易识记,最后还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11月28日,201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全体缔约方会议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正式召开。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的形势看,各缔约国恐怕难以就第二承诺期温室气体减排达成实质协议。
材料二 气候科学家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年到2020年间开始减少排放。科学家们预计想要防止全球平均气温不再上升2℃,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90年水平的80%。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2)材料二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修改意见:
(3)假如你是德班气候大会的联合国代表,你想让与会的各国代表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你会怎样跟他们说?(3分)
(1)2011年联合国(世界)气候大会在德班召开。(2分)(2)删去“防止”,或者“不”。(2分)(3)示例一:世界各国应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尽最大努力,做出积极贡献。示例二:各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方案,不断增加科研投入和经济投入,努力减缓碳排放。(3分)(共7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实际运用,包括拟写标语、修改病句、口语交际。第一小题给材料拟标题、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都属于概括能力的考查。这类题主要看材料的导语部分,也就是第一段或第一段的第一句,偶尔可以参考其余内容。要抓住导语中的主要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概括。第二小题“防止”“不再上升”意思就是让上升,与文意矛盾。第三小题考查口语交际,其基本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不要跑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 “伸手一摸就是两汉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河南地处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壮美的中原湖光山色中,追寻我们的血缘之根,追寻我们的民族之根,追寻我们的文化之根,这也许就是“文化河南,壮美中原”的真正意义。
材料二 我会一直仰望河南,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中原人是证人。迈入文明的门槛有很多标准:第一需要有文字;第二有城市的痕迹;第三有青铜器;第四有祭祀活动。这一切最早主要发生在河南。(余秋雨)
材料三 公元1613年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开始游历名山大川。他从浙江宁海出发,以三十多年时间,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14省,写下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中国旅游日”形象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
(1)结合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人物对河南的评价。(2分)
(2)“中国旅游日”图案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结合材料三,描述下图中变形的“旅”字所展示的画面。(2分)

(3)2012年暑假就要来临,你要“背起行囊走四方”,打算到河南的哪些景点(或城市)旅游?(写出3~5个)请你使用词语“跨越”、“肃然起敬”、“如诗如画”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并向读者介绍一个旅游景点或名人故事。(4分)
(1)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意思对即可。2分)
(2)示例: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意思对即可。2分)
(3)示例:我想到洛阳龙门、白马寺,登封少林寺、开封铁塔、相国寺、开封府、包公祠;焦作云台山、青天河、青龙峡;安阳殷墟、岳飞庙、中国文字博物馆;南阳卧龙岗……旅游(开放题,只要谈出自己的暑假旅游设想即可,2分)。旅游景点介绍:跨越千山万水,我来到了素有“帝乡”之称的南阳,登上卧龙岗,美景如诗如画,拜谒武侯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意思对即可。2分)(共4分)
【解析】这是一道图(表)文时事热点结合试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生活时事的关注、对语言材料的提炼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题(1)是一道归纳评价类试题,这类题提供一定的甚至是多则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提炼主题或形成自己的评价,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读懂所给材料,然后再归纳概括。题(2)描述画面应该扣住题意,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上到下,由左至右等来叙述。题(3 )介绍旅游景点或讲名人故事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流畅、生动。
下面衣一份是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表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每小题2分。)
阅读内容 | 人数 | 百分比 |
卡通书 | 112 | 56% |
时文杂志 | 32 | 16% |
武侠小说 | 30 | 15% |
文学名著 | 26 | 13% |
⑴从表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⑵看了这一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1. ⑴大多数初中生喜欢看卡通书,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⑵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
班级准备开展“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七一班的学生,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⑴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不少于50字。(3分)
⑵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要求简明、有创意.)(4分)
(1)同学们,大家好!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她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桑的历史见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母亲河,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2)如:a、保护母亲,保护黄河;b、为了母亲的美丽,请保护黄河。
学完第二单元有关“爱国主义”的课文后,某班开展了“祖国,您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4分)
(1)请你介绍一下我国的国旗——五星红旗的构成及其内涵。(2分)
(2)活动中,有位同学写下了这样的上联,请根据提示,修改下联,使其工整。(2分)
上联: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下联:回忆那峥嵘岁月,真是生灵涂炭啊,老百姓多灾多难,漫长的黑夜何时才有尽头。
(1)(示例)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或革命烈士的鲜血);旗上的五颗星五角星及相互关系象征中国__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底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四颗小星象征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分)(2)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2分)
班级将要举行“告别童年,拥抱青春”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分)
(1)【活动策划】请你提供三个合适的活动项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写发言】请为这次班会拟写一段流畅优美的开场白。(3分)
【青春榜样】2011年2月16日晚19:35,山东卫视现场直播了“2011中国十大孝子”颁奖盛典,来自青岛市四方区洛阳路第二小学的学生刘梦怡荣获“2011中国十大孝子”称号。
刘梦怡,今年十岁,出生在一个下岗工人之家,哥哥从小患有脑瘫,家庭生活也非常困难。从两岁起,刘梦怡就成了妈妈照顾哥哥的小帮手,学会了给哥哥倒便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哥哥无论是喝水、吃饭,还是看电视都用手势告诉刘梦怡。为了让哥哥有钱看病,她还努力拍戏赚钱,参与了十余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
(3)请你对刘梦怡同学的事迹发表一下感言。(2分)
(1)【活动策划】答案(示例):回味童年幸福的时光;全体同学唱响青春之歌;描绘自己的青春梦想。(2)【拟写发言】答案(示例):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美好的童年已匆匆而去,我们不必感伤,不必失望,更不必难过。因为我们将迎来一段更加美好的时光,那就是——青春。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聆听,用情去感知那悄然而去的美好的童年。用热情去迎接这即将来临的青春时光。(3)【青春榜样】答案:示例1:稚嫩的肩膀担负着孝的责任,花一样的女孩传递着爱的真谛。对兄长8年无怨无悔的照料,是一个10岁女孩对父母孝心的最大体现。这就是你孝行天下,情传万家的理由!刘梦怡,我们学习的榜样! 示例2:一份温暖的手足亲情,一份默默无语的承诺,一个普通的小女孩。没有惊天动地,却让人热泪盈眶;没有豪言壮语,却令人难以忘怀。兄妹情深,笑对生活,当一个小女孩能够支撑起一个家庭的希望时,我们有理由说一声“了不起”!
请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9分)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4)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1. 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2. 心相印,语相通,和谐共处乐融融。
3. 普通话,给你美丽的人生增添一份精彩!4. 推广普通话,责任你我他。 5. 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6. 学说普通话,推广靠大家。
7.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8. 人人都讲普通话,处处盛开文明花
9.规范语言文字,弘扬民族文化。 10、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
(2) 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对口词等。
(3)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施以正面影响。②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
(4)①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地方传统的问题。②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但也不宜任意扩大方言的影响。③普通话虽作为正式交流用语,但不必在任何地方都使用普通话,那样不现实。④推广普通话应考虑我国的实际,不能一刀切,不能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