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位甲、乙二人就“跳槽(更换工作)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场辩论。(4分)

甲:一个人投入到陌生的工作环境中,不可能完全发挥自身的作用。正如淮南的柑橘移植到淮北以后,结出的果子又小又苦,显而易见,水土不服嘛!跳槽与此同理。

① 请概括甲的观点: (1分)

② 请你代表乙进行针锋相对地反驳:我看未必, (3分)

① 跳槽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1分)

② 示例:如果柑橘移植到其他环境,比如与淮南类似或者更好的地方呢?结出的果子不就会又大又甜吗?植物挪到适合它生长的地方才会长得更好,人才也是如此。(3分)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然后回答问题。(6分)
  记者日前获悉,为了让渔农村尽快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十一五”期间,舟山市将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出台新的举措,以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医疗方面,我市将在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并进一步完善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采用政府贴补和惠民政策,使更多的群众得到实惠。在教育方面,我市将进一步整合渔农村原有的教育布局,通过实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使贫困学生辍学现象得以消除。在文化方面,我市将继续构建具有舟山特色、面向渔农村的海洋文化普及网络,加快实施渔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并将优秀的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创作活动成为我市的文化特色之一,使渔农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2)为了让舟山的广大市民了解政府的这些新举措,请你仿照示例的结构,根据这则消息提供的信息,拟写两条宣传标语。(字数必须与示例相同)。(4分)
完 善 渔 农 村 医 疗 制 度 , 保 障 渔 农 民 健 康 权 益 。
示例:


⑴让渔农村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或“舟山市出台新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
   ⑵示例:①整合渔农村教育布局,实施贫困生资助体系。(或“整合渔农村教育布局,消除贫困生辍学现象”)②构建渔农村文化网络,丰富渔农民文化生活。

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在中国__召开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____说:“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不折腾”三个字刚落音,人民大会堂听众席随即传来会心的笑声。但是,如何翻译“不折腾”呢?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界的双语精英。互联网上对“不折腾”的译法五花八门,但都不够精彩,没有把“折腾”的内涵真正揭示出来。于是有位中国翻译干脆根据汉语拼音把它译成“buzheteng”。不料,这种译法竟赢得了国际媒体的赞誉,许多媒体断言,“buzheteng”或许将成为英语中的一个专属名词。

①__说出“不折腾”三个字时,听众为什么发出会心的笑声?(2分)

②“buzheteng”或许将成为英语当中的专属名词,请你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简明扼要的点评。(4分)

①(2分)在隆重、庄严的场合,__突然冒出一句普通的口语“不折腾”,通俗而内涵丰富,生活气息浓郁,让大家觉得十分亲切,所以发出了会心的笑声。(2分,点明“口语”的特点即可。)

②(4分)

示例:(1)中国的综合实力正在不断提升,而一个国家国力增长,或受关注的程度增加,就有机会为外语词库做贡献。w.w.w.k.s.5 u.c.o.m

(2)多姿多彩的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它不断为语言宝库增添新的词汇。

(3)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汉语是这样,英语也是这样,各民族的语言都是这样。(4分,能答对两点即可)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8个字)(4分)

中国气象局最近正式启动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工作,联合了国内外科研机构,全面开展青藏高原气象观测、分析和研究的活动,为提高我国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气候的预报预测水平提供科技支撑,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奠定重要基础,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大气科学界的影响力。

1979年1998年,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开展过两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4分)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启动

不久在中国斯诺克台球公开赛上,赢得冠军的丁俊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读书有什么用?将来毕业了还不是要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会待在家里让父母担心。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有钱挣,挺好的。”对他这一说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如果你是反对者,请引用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观点,并阐述你的反驳见解与丁俊晖交流。(3分)

支持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丁俊晖,你用实践创造了奇迹,而全国还有那么多从象牙塔走出的大学毕业生们在苦苦地找工作,看来读书还不如练成一门好手艺!请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来自网友)

你是反对者,引用名言: _______ 你说:

如何对待历史是个严肃的问题.任何庄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都不会用墨写的谎言掩盖血写的事实。谁不知道,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了大半个中国,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丧心病狂地屠杀无辜,制作了一个又一个万人坑、无人区,使两千万中国人惨遭伤亡?南京大屠杀曾经以侵略者的惨无人道而震惊中外,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曾对此作出庄严的宣判。据当时目击者的证词,西方记者的报道,外国教会人士的回忆,包括日本士官自供和他们当作欣赏而留下的张张惨不忍睹的照片,都证实了那场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开始了长达六周的烧杀淫掠。其屠刀所向,山河血染,日月失色。据不完全统计,在那场大屠杀中,集体射杀并毁尸灭迹的达19万人,零散屠杀并经慈善团体掩埋的达15万人,合计30万人之众。

遇难者30万!这不是中国捏造的数字,这是经过详细的调查得出的事实,包括日本许多正直的历史学家在内,都证实日军在南京进行过__屠杀,侵略者的罪刑铁证如山,是举世公证的历史事实。遇难者30万!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它是用累累白骨组成,是对侵略者无声的控诉,是人类的良知向世人敲起警钟。人们记得,当年参与指挥大屠杀的主凶刽子手谷寿夫,在他被处死刑前尚希望以他的死,消弭些许中国人民对日寇的仇恨。许多当年犯下屠杀中国人民罪刑的原侵华军人尚悔罪自责,站到赎罪的行列,而身为国会议员的石原先生却连发生过大屠杀都不肯承认,其良知何在?

12.从论证方式上说,这是一篇驳论文。根据文章最后一句话,作一点推论,本文要批驳的是石原陈述的什么观点?(3分)

答:

13.“遇难者30万!”这个句子在第二段中出现了两次,请说说其表达作用。

答:

。(5分)

12.(3分)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编出来的谎言”

13.(5分)重复两次,说明了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令人震惊,表达了作者极为愤慨的感情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全国“两会”后,有分析人士认为,A.“十二五”期间建设“幸福中国”的政治导向已经呼之欲出,B.幸福指数或被视为中国转型时期摆脱GDP崇拜的密钥。从“幸福广东”口号的提出,到北京“十二五”规划写入“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再到重庆提出到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5%”,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调控写入规划,并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2月27日,____在与网民交流时将“幸福”解读为“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C.中国各级政府满溢的“幸福”热度,令全国乃至世界倍加注目。

(1)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原文概括,请从ABC三句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2分)

(2)中国各级政府满溢的“幸福”热度,说明了什么?(2分)

(1)A(2分)

(2)说明中国政府有意摆脱GDP崇拜,真正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让人们切实感受到生活的幸福。(2分)

去年以来,全球范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蔓延引起了人们对卫生、健康、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12分)

①、教室里,小明擦完黑板,从书包中掏出苹果就往嘴里送,见此情景,你该如何劝说他?(3分)

②、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可能贬损杰出的人才,你有什么习惯,试举出一例,简析它的利或弊。(3分)

③、班级要创办一期以“生命·健康”为主题的板报,请作为主编的你为板报设计三个栏目,并写出栏目的名称。(3分)

④、学校人口密度很大,一旦遭受突发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往往会产生严重后果。如果你是学校的领导,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3分)

①、示例:小明,病从口入,应洗完手再吃苹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减少疾病的发生,让你更健康。

评分标准:(2分)称呼1分,用语亲切、委婉、得体1分。

②、正面或反面举例均可。

评分标准:(3分)举例1分,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③示例:“珍爱生命”、“名人故事”、“健康常识”、“知识问答”等。

评分标准:(3分)不设统一答案,一个栏目得1分,三个以上不多加分,内容和“生命”“健康”有关即可。

④示例:开展疏散演练;自救自护和逃生演练;请消防武警、交通警察到校讲座,进行安全教育等。

评分标准:(2 分)答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得2分,答出一条得1分。

综合性学习。(8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凤凰中学九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 。(1分)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2分)

答:诗词

列举的小说或战役

(3)【感悟和平】阅读材料回答:(2分)

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从摘文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蕴?(不超过20字)

(4)【抒写心灵】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些栏目:

【栏目一】:浸着血与泪的往事。

收录了熟悉的战争故事,触目惊心的历史惨剧,并配有图片。

【栏目二】:战争智慧,是杀戮,还是自杀?

收录了战争诗词、军事成语、名人名言、兵法谋略等内容。

【栏目三】:今天,战争并没有远离。

同学们从网络、报刊上摘录了当前某些国家之间的军事动态及令人震惊的战争新闻。

【栏目四】:爱是幸福,恨是灾难!

栏目里同学们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对维护和平的思考。

请你从上列四个栏目中任选一个,为它写上一段80——100字的导读文字。(3分)

我选择【栏目 】来写。

(1)(1分)砍杀、攻打。

(2)(2分)只要跟战争有关的内容皆可得分。

(3)(2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世界和平终将实现。(意近即可)

(4)(3分)能扣住所选栏目内容,针对性强,语言有文采即可给分。

示例(一):栏目一。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炮火与屠刀下鲜红的血,感受到的是炮火与炮火对峙的悲壮,印在我们心里更多的是国土和母亲屈辱和伤痛的泪,战争,我们不需要!

示例(二):栏目二:战争文化是血泪滋养的文化,兵法谋略究竟是用来杀戮还是用来消除仇恨?人类为什么非要拥有这些智慧?为了厮杀?还是自杀?

示例(三):栏目三:当我们正在优美的校园散步的时候,当我们滋滋有味吃着香甜可口的饭菜的时候,我们享受着安宁与幸福,在很远的地方,我们的同龄人正在饱受战火的煎熬,流血流泪,无家可归。

示例(四):栏目四:我们是朋友,我们是兄弟,我们是彼此挚爱着的亲人。我们的心灵应该洋溢着暖暖的春意,我们的脸上应该折射出人生的甜蜜,记住:爱是幸福,恨是灾难!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9分)

北漂,指那些漂泊在北京的知识阶层。生活在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给他们一份职业,一个饭碗,一间出租屋,却不承认他们属于这个城市。他们没有正式的北京户口,不算正式的北京居民。近来,反映北漂一族艰苦创业的影视作品大量涌现。

(1)下面的文字摘自一部反映北漂生活的电视剧的主题歌,请根据前后文字,仿写填空。(4分)

我们都一样来自四面八方,告别小城故乡,挤在都市边上。没有灯火辉煌, 这里拥挤空荡,……床前明月光, 照亮我日夜思念的家乡;疑是地上霜,画出我心里故乡的模样;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如果你的面前就有一个屡受挫折的北漂者,你会送给他一句什么话?(可以借用名言,也可自创)(2分)

(3)如果你已经大学毕业,会走上北漂道路吗?谈谈你的想法。(3分)

 (1)原歌词:举头望明月,那是我爹娘牵挂的月光;低头思故乡,家人在的地方才是故乡。(要求:通顺、押韵,字数相等)4分   (2 )略。(3)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