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正在上班,突然同学打电话来要求帮忙开楼下寝室大门,小路应该()。
A:反正是2楼直接冲下去帮同学开门在回来 B:联系管理员旺旺,给管理员说一下,然后立刻下楼开门 C:通知同寝室其他同学,或者隔壁同学帮忙开门 D:申请小休,等客户离开后速度下楼帮同学开门
家宴是十分重要和讲究的场合,在此之中有许多礼仪需要遵守.下面有关行为不符合规范礼仪的是:()
A:注意穿衣时一定要讲究,注意一下仪容的整洁 B:学会赞美主人的家,这样会使得主人高兴 C:既然是主人的热情邀请,到主人家可以任意参观
小陈家住在5楼,他每天上下楼各一次,共需走120级楼梯。后来小陈家搬到同一栋楼的8楼,如果每层楼的楼梯级数相同,则他搬家后每天上下楼一次共需走楼梯( )级。
A:168 B:192 C:210 D:240
小陈家住在5楼,他每天上下楼各一次,共需走120级楼梯。后来小陈家搬到同一栋楼的8楼,如果每层楼的楼梯级数相同,则他搬家后每天上下楼一次共需走楼梯( )级。
A:168 B:192 C:210 D:240
小陈家住在5楼,他每天上下楼各一次,共需要走120级楼梯。后来,小陈家搬到同一栋楼的8楼,如果每层楼的楼梯级数相同,则他搬家后每天上下楼各一次共需要走楼梯()级。
A:168 B:192 C:210 D:240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B:共同的鉴赏能力与搏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 C: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D: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奈烦的。
下面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B: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号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 C:它沉缅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 D: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他潜心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现在的学校好呢?还是原来的学校好?”老师问一位新转校来的学生。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行啊!”妈妈开心地说:“等到放暑假了,我一定会带你去参观世博园。” D: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阅读分析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和“他并没有先‘说’”中的“说”的不同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选取了什么材料加以表现?请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些话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2.选取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3.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的人品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8.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和“他并没有先‘说’”中的“说”的不同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选取了什么材料加以表现?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些话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3分)
8.前者“说”意为 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后者“说”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xkb1.com
9.选取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10.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