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教授拿出一个容器,注入一半清水,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然后,他把容器放入冰柜,0℃以下后常态水结成了冰。最后,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点燃的酒精炉上,温度上升,冰慢慢融化,沸腾,变成了水蒸气。实验结束了。教授问:“水去了哪里?”教室里鸦雀无声。
“水升华到了辽阔的天空!”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莫不如此!常态的人生就像容器里的清水,倒入小溪,流入江河湖海,可以拥有大地;炽热的人生就像水蒸气,不仅拥有大地,还会拥有蓝天;人生的温度如果在0℃以下,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的观点。(不超过15个字)(3分)
(2)教授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1)人生应当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2)对生活有热情的人,他能创造更大的成功。
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某人性格的话。(80字以内)(6分)
A.组:仁慈 自信 胸有成竹 小心翼翼 油然而生 事半功倍
B.组:虽然······但是······ 如果······就······
示例:老人虽然七十多岁了,但是对书法的钻研非常执着。只见他拿起了毛笔,胸有成竹地在宣纸上笔走龙蛇。写完后,老人自信地把字幅挂起来让大家欣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5—7题。
材料一:藏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等高原地带。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选自《中学生知识画报》)
材料二: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护战……如今,在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线,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成群结队,不时向过路车辆鸣叫相迎,挥蹄致意。(选自《中国国防报》)
5.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怎样才能阻止濒危动物的灭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知道有哪些含“马”字的成语?写出一个并解释其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是说明羚羊的特点、习性等;二是说明近年来人们重视保护动物,很多珍贵动物群扩大了。
6.言之有理即可。
7.写出成语给1分,解释正确给1分。
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两个词语连成一段话,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3分)
荒草萋萋 戛然而止 腰酸背痛 锋芒毕露 有过之无不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上两个词给2分,有用修辞手法给1分。
综合性学习。(6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目前,频繁发生的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气候变暖、干旱缺水、土地沙化、物种减少等生态危机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通过植树造林扩大地球植被的覆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这不仅是维护地球生态安全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强人类生存条件的必然选择。
材料二:中国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开展三十年,累计植树已经达到588.96亿株。但中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状况较差的国家,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全民植树造林应真正落到实处,不仅做到人人植树造林,还要做到人人植树护林。
材料三:2010年5月28日,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参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他在发表演讲时表示,我国是汽车大国,销量增长速度惊人,最晚2011年就能实现75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分)
(2)结合材料三,谈谈如何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2分)
(3)春晖中学在植树节前夕召开动员大会。请你为这次动员会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并写在以下田字格内。(2分)
(1)世界正面临生态危机,急需植树造林扩大地球植被。(1分)中国的生态状况更差,更需要植树造林护林。(2分)
(2)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1分)尽量少开车,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2分)
(3)示例:幸福春天,绿色同行。(2分;跟植树造林有关1分,工整、无错别字1分)
为配合班级拟开展的“走近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试题。(7分)
(1)班刊“科学成就”专栏要介绍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请在《辞海》“爱因斯坦”的释义中选择用的信息。(填写序号,多选不给分)(2分)
爱因斯坦 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__,迁居美国。②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中都有重大贡献。③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些新发现的推动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05年);并在这基础上推广为
广义相对论(1916年)。④还提出了光的量子概念,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⑤在阐明布朗运动,发展量子统计法方面都有成就。⑥后期致力于相对论“统一场论”的建立,企图把电磁场和引力场统一起来,惜无成效。⑦爱因斯坦的理论
,特别是相对论,揭示了空间一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⑧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⑨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剐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
适用的信息:
(2)公众科学素养事关国家的竞争力。下面是某部门对“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结论:
(3)活动小组要组织一次主题为“科学技术的两面性”的交流讨论,请撰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材料。(3分)
(1)③④⑤( 2分,选对一项给1分,选对二项给1分,选对三便给满分,多选、错选不给分。)
([3ba85ace096b1e10.gif]2)电视是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或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或绝大部分人依靠电视和报刊获得科学技术信息。)(2分)
(3)有观点有材料(2分);语句通顺(1分)。
综合性学习(6分)
你校戏剧社将和来访的英国学生开展戏剧交流活动,你作为戏剧社的一名成员,请完成下列任务。
(1)学校决定派你向英国学生介绍我国的国粹——京剧,请你参考下面资料写一段80字以内的介绍文字。(3分)
参考资料:
①京剧旦角流派有梅派、程派、荀派、尚派等。
②京剧是流传全国,影响最大的剧种,被人称为“东方歌剧”。
③京剧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主要有红脸、黑脸、篮脸、绿脸、黄脸和白脸等。
④京剧的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又各与细密分工。
⑤京剧演出讲究“唱念做打”等程式动作。
(2)交流活动中,戏剧社将于英国学生一起探讨对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的认识,请你写一则70字左右的发言稿。(3分)
(1)示例:我国的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演出时要画上红、黑、蓝、
绿、黄、白等脸谱,讲究唱念做打,著名流派有梅派、程派、荀派、尚派。(3分)(酌情给分)
(2)示例:作为一个高利贷资本商人,夏洛克一方面爱财如命,唯利是图,另一方面生性冷酷,
缺乏同情心。他的言行思想反映出资本主义早期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令人生
厌。(3分)(酌情给分)
综合性学习(5分)
学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有的同学对“网络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对于“网络阅读”这一新型阅读方式,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不能因为它是新型的,就盲目地进行推崇;也不能因为它存在着某种不足,就不分青红地排斥和摒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题、22题。
材料一
阅读是人类带有普遍意义的行为。阅读活动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在传统阅读活动中,纸印的书沟通了阅读主体和创作主体,进而在两个“主体”间产生心灵的碰撞与灵魂的问答。
材料二
网络浏览改变了我们的阅读习惯;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阅读已经被浏览所代替,人们在网上更多的是一扫而过,深入阅读是极为稀有的。要清醒地意识到文本阅读的不可替代性,尽管传播媒体日趋多样化、数字化,但印刷文字仍是最主要的信息源。
材料三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阅读的革命。由于网络阅读是一种超文本阅读,超文本阅读的对象是由一个个节点连接起来的信息集合,每一节点就是一个浓缩的信息。网络的交互功能和这种发散的、非线性的超文本呈现方式,使阅读者思路大开,参与的愿望和信心大增。
材料四
互联网是一本向着世界打开的书。它没有国界,它连通了地球上任意一个可以连通的角落。“鼠标一点,世界在你面前打开”。网络信息的全球交流和共享,使人们可以不再受时空限制自由交往、随意阅读。使学生阅读的范围不再局限于课本、课堂,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域和资格的限制进行自主阅读。
材料五
网络的资源太丰富了,但对于中小学生的记忆力特点来说,这也许并不是优点,甚至是严重的不足。因为,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能有所获,能达到识记的记忆目的。大容量的信息是影响记忆能力的一大障碍。的确,信息太多,容易使人在空洞零散的一堆事实面前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21.具体说明“阅读”本质的材料是 。(2分)
22.根据上面的材料,分析“网络阅读”的基本特征和利弊。(3分)
网络阅读是一种超文本阅读。网络的交互功能和超文本呈现方式使网络阅读具有交互性,同时还具有 ① , ② 的特点,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网络阅读方式对中小学生也有许多不利影响,如: ③ 。
21.(2分)材料一
22.(3分,每空1分。)不受时空限制,自主阅读1分;资源极为丰富,(1分)大容量的信息是影响记忆的一大障碍或浏览代替了深入的阅读,不利于深入思考。(1分)。
综合性学习(10分)
在“环保小课题研究”综合性学习中,学校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遵义市“双创一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结合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23.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确定一个研究课题。(3分)
24.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3分)
25.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做一次调查。请你写出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4分)
①问题:
②办法:
23.(3分)示例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循环利用。
24.(3分)示例 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通过学生对广大市民进行文明知识宣讲。
25.(4分)示例 ①问题:随口乱吐、随手乱扔现象非常普遍。(2分) ②办法:加大对市民卫生知识、良好习惯等的宣传力度。(2分)
综合探究。(6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
走近端午(2分)
(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情系节日(2分)
(2)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 。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 传四海
弘扬传统(2分)
(3)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现在,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节日越来越淡漠。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原因是:
(1)屈原投江(2分)(2)鼓声阵阵(或:呐喊声声)(2分)(3)传统文化教育滞后,宣传倡导不力,部分青少年传统文化意识比较淡薄。(2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