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九年级(1)班准备举行一次“交流格言”的口语交际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并被同学们推举为这次活动的主持人。(10分)

(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先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那么,现在请你展示出来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中,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格言展示了出来,其中包括:

1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柏拉图)

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列夫。托尔斯泰)

5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新手挖掘的。(老舍)

以上名言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方面的,一类是______________方面的。如果老师让你选一条布置教室的墙壁,你会选第__________条(本选项不得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 你在课外可能积累了不少格言,请你就“求知”“珍惜时间”、“注重友谊”、“热爱读书”选择一个方面写一条你喜欢的格言。(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座右铭”是放在身边用来激励或提醒自己的警句格言,如“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的座右铭是:“一个人你脊梁不弯,就没有你扛不起的山。”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为自己创作一条座右铭。(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

(1)(3分)开场白要有称呼语、此次活动的内容、目的

(2)(3分)学习做人(2分)选择及理由略(1分)    (3)(1分)略

(4)(3分)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艇意,即可得分:若只是抄用现成名言警句的只能得1分;若是自己创作的但没有运用适当修辞手法的,最多得1分。

传承和弘扬人类文化,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初三·1班为弘扬祖国文化,特举行以“文化与发展”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请你参加。(9分)

【文化探源】(1)有同学认为:《共工触怒不周山》和《愚公移山》都带有迷信色彩,你认为呢?(3分)

【文化追星】(2)请指出下列文坛巨星的名字以及语段涉及的作品的名称。(3分)

①他是俄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塑造的主人公阿廖沙,在__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②他是丹麦伟大的作家和诗人,他塑造的艾丽莎,为了救助亲爱的哥哥们,表现出的决心、毅力和勇气,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

③他是中国文坛的呐喊者。他在“王祥卧冰”“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中,深刻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①“他”叫 (姓名),语段涉及的作品是:《 》。

②“他”叫 (姓名),语段涉及的作品是:《 》。

③“他”叫 (姓名),语段涉及的作品是:《 》。

【文化助正】(3)人类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流传至今的东西均有约定俗成的内涵,使用时必须遵守。请从汉字的语音、语意上,对下面贴中的内容加以解读。(3分)

故宫博物院感谢公安部门所送的锦旗“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把“捍”错写成了“撼”。有网友跟帖:“故宫捍,专家憾,网民汗。”

(1)不是迷信。(1分)因为它们没有宣传消极落后思想,(1分)而是都寄托着原始人类改造自然,不向命运低头的理想。(1)(画线处为得分点,意思对即可)

(2)①高尔基,《童年》②安徒生《安徒生童话》或《野天鹅》③鲁迅《朝花夕拾》或《二十四孝图》(每空0.5分)

(3)①捍:捍卫;撼:撼动、摇动;错写后意思截然不同。(1分)②憾:遗憾、不满意;汗:汗颜、惭愧。网民巧用同音字,(1分)③对故宫研究古代文物和古文字工作者的责任心差进行了嘲讽。(1分)(画线处为得分点,意思对即可)

(3)活动三:本次活动需要一则宣传语,现有两副对联,上联分别为“学__助人为乐”“春风春意温暖在”,而下联词序已被打乱,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任选一则加以组合。(2分)

下联的有关词语: 聚 传 爱心 好人 滴水 好事 成涓 精神

第一联上联:学__助人为乐 组合后的下联

第二联上联:春风春意温暖在 组合后的下联

聚精神滴水成涓

好人好事爱心传

将你课外搜集到的有关天气的谚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写4条)(4分)

(1)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2)江猪过河,大雨滂沱;

   (3)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4)山戴帽,大雨到

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上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结合对联的基本知识讲一讲为什么说王阿姨的对联贴反了。(结合对联上、下联贴在哪边以及如何判断上、下联说)(4分)

根据对联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判断,最后一个字为“岁”应为上联,“春”应为下联,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所以说王阿姨的对联贴反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5~27题。

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试点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同时将家庭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提高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目前,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一些学生营养摄入量严重不足。据调查,摄入量只有推荐量的60%多。一些农村学生发育较慢,平均身高低于同龄城市孩子6厘米,体重也低约7公斤。

25.结合材料内容,给材料拟一个标题。(2分)

26.在学校食堂进餐时,你可能会目睹一些浪费现象,请为学校食堂拟写两则倡导“节约”的标语。要求:①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②句式工整,有一定警示性。(每则2分,共4分)

27.班上要开展一次以“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80字左右)(4分)

25.示例:每天3元补营养(2分)

26.示例:(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3)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言之成理,有宣传性即可,每则2分,共4分)

综合性学习。(5分)
传统节日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你班拟举行一次“亲近传统节日”的语文实践活动。
(1)假如你是此次活动的主要策划人 ,你会怎样设计?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1分)

(2)诗歌的璀璨星空里闪耀着传统节日的光辉,请你写出描写下列传统节日的诗词。(要求:从中任意选取一个)(2分)
A.春节: ,
B.清明: ,
C.中秋: ,
D.重阳: ,
(3)近年来,我国传统节日面临着一些尴尬:节日气氛越来越淡,年轻人不懂得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圣诞节受到都市男女的热捧,而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受到冷遇;男女青年热衷于情人节,忘掉了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
某网站针对此种现象向网友征集留言,请写下你的留言。(2分)
你的留言是:

(1)示例:确定活动主题、目的;活动内容:组织“亲近传统节日”演讲、进行“传统节日知多少”竞猜,组织传统节日主题报告会,举办传统节日展览……语文老师或主持人总结。(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1分)
 (2)A.春节:示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B.清明: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C.中秋: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重阳:示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分)
(3)示例: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作为中国人不能忘本。(2分)

综合性学习。(5分)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学校拟组织一次“精彩中国”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1分)

(2)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请从文化的角度写出你的发现。(2 分)

【材料一】2007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6412亿元;2010年达到11052亿元,占GDP比重达2.75%。

【材料二】200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33.27亿元;2011年达到131.15亿元,几乎是5年前的4倍。

【材料三】我国动漫年产量已达22万分钟。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漫生产大国。

(3)栏目策划。宣传组准备办一期“精彩中国”的专栏,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栏目。(2分)

示例 栏目一:经济实现新跨越 栏目二:民主法治更进步

栏目三: 栏目四:

 (1)示例:①精彩中国铸辉煌。②精彩中国,沧桑巨变。③喜迎十八大,展示新成就。(1分)

(2) 示例:我国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分。意近即可)  

(3) 示例:民生再上新台阶  交通运输更快捷  科学技术大发展(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今年5月14日,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开播。①它立刻成了“吃货”必看和观众热议的话题。

材料二:《舌尖上的中国》中出现的美食成了网络上的搜索热词,并引发热卖。淘宝数据显示:5月14日起的一周时间,②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已有近400万次左右。土特产搜索量更是爆炸式增长,其中毛豆腐增长了48倍,松茸增长了两倍。成交量也倍增。

材料三:《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片段,③香港大澳岛上的一位老奶奶对着照片忽然哭了。原来照片上的人是她故去的老伴,他俩做了一辈子的虾酱。

材料四:观众评论:“很久没被中国的纪录片感动了!”

材料五:《舌尖上的中国》和大多数美食节目不同,此片不仅重“舌尖”,更重“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④我们是在表现美食,而通过美食,我们希望能看到中国的样貌,关注中国的现实生活。”

(1)鉴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产生的影响,《西部手机报》拟以此为主题,制作一期专刊。请你为下面的专刊标题补写出下句,使之对偶整齐。(2分)

舌尖载动故乡情,

(2)本期专刊拟分为两个板块,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为每个版块写出两个关键词。(4分)

(3)以上材料中四个画线的句子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序号加以改正。(6分)

(1)例:光影激扬赤子心(2分)

(2)(表现)美食,(关注)生活;(观众)热议,(淘宝(热卖(4分)

(3)①在“‘吃货’必看”后加“的纪录片”等词语;②删去“近”或“左右”。

(6分,选对序号1分,改对2分;选错序号不得分。)

9. 2012年11月,“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将在客家祖域——福建三明举办。客家中学决 定举办系列活动迎接此次盛会。请阅读相关资料,完成下面题目。(IO分)

【材料一】两晋之际,尤其是唐宋时期,由于战乱加之l两瘟疫,迫使黄河流域的人民无法生存,大批地向南流徒。在经过不断辗转迁徒之后,来到宁蓑鹣屏蔽的赣、闽、粤三角地区,他们在此创建家目,繁衍生息,形成独特的客家民系。在采生存、争发展的过程中,客家人形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团结进取、崇文重教、敬祖睦宗、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

【材料二】三明置重要的客家地区,是客家大市,全市273万人口有近200万是客家人,全球公认的客家祖地在三明宁化县的石壁,每年全球很多的客家人都会到石壁来祭祖。

【材料三】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被称为“客家人的奥运会”,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全球有一亿多的客家人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从1971年开始,客家人每隔二三年举办一次聚会,这就是客属恳亲走会。第25届客属恳亲大会是三明首次举办的世界性盛会。

(1)请你为“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2)校团委请你策划“迎接世客会”的主题活动,写出你策划的两个主题活动名称。(4分)

活动一:

活动二:

(3)右图是“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的吉祥物“葛藤娃·阿明”

——身着客家服饰,张开双臂、高举大拇指,头上饰有龙角和葛藤

叶等。请你探究吉祥物“葛藤娃·阿明”的寓意。(至少写出两

点)(4分)

注:葛藤,常见于三明山区,易生长,藤蔓类植物。

  9.(10分)(1)示例:根菜祖地,客聚三明;千年祖地情,天下客家亲;展示祖城风情,弘扬客家精神;相约2012,相约客家祖城——三明……(2分,符合题意即可)

  (2)示倒:客家名人故事会;“根系祖地,客聚三明”征文(书画、演讲)比赛;客家文化知识竞赛;“客家历史知多少”手抄报(黑板报)展览……(4分,每个2分,符合题意即可)

   (3)示例:A.三明客家人喜迎懂界客属乡贤回家的欢快心情;B.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C.三明客家人办好世客会的坚定信心;D.世界客属乡贤对三明及三明客家人的赞誉之情;E三明客家人是龙的传人,有着葛藤一样坚韧顽强的品格;F.三明客家人求生存、盼安宁、祈幸福的美好愿望。(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