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吃重阳糕?
重阳节早在()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采桑子·重 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地黄花分外香
17.提取下面一组句子中的重要信息,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重阳节”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
(1)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又称“老人节”。
(2)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节。
(3)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4)重阳节这天所有的亲人都要一起登高,插茱萸、赏菊花。
(5)关于重阳节的目的 ,多数人认为是避灾驱邪,表达思念、祝福之意。
重阳节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于农历九月九日以登高、插茱萸、赏菊花来避灾驱邪,表达思念、祝福之意的民间传统节日。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考生要在5个句子中找出能体现重阳节的重要属性的句子,即(1)、(4)、(5)句,其中,以第(1)句作为定义的主干,(4)、(5)两句作为阐释性语句。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下定义,既是对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在内容上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式上要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一个大的概念中, 再加上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 即:被定义的概念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大概念。 有的用“种差”“ 邻近的属概念”“ 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的形式。如本题重阳节是传统的节日。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_____________。(__《采桑子?重阳》)
23.提取下面一组句子中的重要信息,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重阳节”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
(1)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又称“老人节”。
(2)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节。
(3)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4)重阳节这天所有的亲人都要一起登高,插茱萸、赏菊花。
(5)关于重阳节的目的 ,多数人认为是避灾驱邪,表达思念、祝福之意。
重阳节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于农历九月九日以登高、插茱萸、赏菊花来避灾驱邪,表达思念、祝福之意的民间传统节日。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考生要在5个句子中找出能体现重阳节的重要属性的句子,即(1)、(4)、(5)句,其中,以第(1)句作为定义的主干,(4)、(5)两句作为阐释性语句。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