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两则材料,反映出了一个什么共同问题?请将这一问题写在下面,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条相应的建议。(3分)

①据某报调查,15-45岁这个年龄阶段,有近60%的人不知道5月14日是什么节日。当知道这天是“母亲节”时,在访问中,很多人认为这一天与往日相比,也不是特别在乎,也没有打算以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问候和祝福。还有部分人认为,这天是外国节日,我们没有必要去记住它,过好自己的这一天就可以了。

②据调查统计,约有57%的中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日记得很清楚,并且在这一天往往要邀请同学或朋友来祝福一下。但是对自己母亲的生日却不知道。主动关注母亲生日的也不多,在母亲生日到来之际,往往需要他人的提醒。

两则调查材料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建议:

[9950362c4228e294.gif][da0b6e1af9c644dd.gif]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有了新规定:作文“每个错别字扣1分”。这一规定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热议。

上海某中学学生某说:“高考现场非常紧张,很有可能一边构思作文一边产生笔误,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扣分,我会觉得比较委屈。”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这些年来,学生母语水平下降令人担忧。通过考试罚错字来加强母语地位,是不得已而为的办法!

80后某作家则担心考生纠结在错别字上,写不出好文章来!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认为这个规定能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母语上。

对此新规定,你是怎么看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观点:我认为中国人应该写好汉字,中国有句古话“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写字是每个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字写得如何,常常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或受教育水平的一个标志。

反对观点:我觉得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连签名都可以用电脑来设计,实在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去练习写字。

下面是3月15日《人民日报》的一则消息,请给它加上一个标题。注意:字数不能超过方框数,阿拉伯数字两个占一格。(4分)

本报联合国3月13日电 记者何洪泽、席来旺报道:联合国人口司今天发表的世界人口最新研究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2亿。

报告说,到今年7月全球人口将达67亿。今后全球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将从目前的54亿增长到79亿,而发达国家人口在此期间基本保持不变。

报告指出,由于生育率降低和人类寿命延长,全球人口将迅速老龄化。目前全球超过60岁的老人有6.7亿,到2050年会达到20亿。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比例到2050年将达到33%,发展中国家老年人所占比例也有可能升至20%。

联合国预测:全球人口2050年将达92亿(答案合乎要求,意思准确即可得4分)

  远涉重洋的一封来函

武汉市鄱阳街的景明大楼建于1917年,是一座6层楼房。在1997年也就是这座楼度过了漫漫80个春秋的一天,突然收到当年的设计事务所从远隔重洋的英国寄来的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1917年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到期,如再使用为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80年,不要说设计者,就是施工人员恐怕也不在世了吧。竟然还有人为它操心,还在守着一份责任、一份承诺。

读了上面这则故事,完成下面2小题。

(1)、请写一个关于“责任”的成语或俗语: 。(1分)

(2)、给大家讲一个你自己有关“责任”的小故事。(2分)

 (1)责无旁贷(反躬自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1分)(2)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守责任的故事即可。(3分)

请介绍古今中外你最崇拜的青年名人,并简要叙述他们的事迹。(2分)

答:

__来。他从小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因此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

使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三个。(3分)

抵达 起伏 琐碎 不胜其烦 弥足珍贵

答:


长大了,才知道琐碎的童年趣事弥足珍贵,才知道当年不胜其烦的父母唠叨价值连城,才知道经历起伏跌宕才能抵达事业的巅峰。

请为下面的新闻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6个字)。(3分)

新华网北京12月18日电 我国南极冰盖科学考察队近日开始正式向海拔4000多米的南极冰盖最高点发起冲击。这是此次南极科考中最为艰难、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项任务,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向南极冰盖之巅发起的冲击。

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冰穹A.(Dome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最高海拔4039米,气候条件极端恶劣。它是南极冰盖尚未开展科学探测的制高点,也是南极四个必争之点——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中唯一没有被其他国家抢占的点。

由12名考察队员和1名随队医生组成的南极冰盖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10月25日从上海浦东起航奔赴南极,此次考察计划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今后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做准备,并通过考察建立中山站-冰穹A.气候环境监测系统,全面完成国际横穿南极计划中由我国承担的中山站至冰穹A.断面考察任务。这次考察预计将历时70天,深入南极冰盖内陆1300公里。

标题:                             

“中国将挺进南极之巅”或“我南极科考队将冲击南极冰盖最高点”,意合即可。(3分)

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要求:①至少用上两个提供的词语;②用上因果关系关联词或条件关系关联词;③表达自己对读书的独特感悟,不少于50字。(4分)

乐以忘忧 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豁然贯通 汲取

答案略。评分细则:①能够围绕“读书”这一话题来写,给1分;②在①基础上,能用上两个提供的词语,且语义连贯的,给2 分;③在①②基础上,能用上因果或条件关系的关联词的,给1分。

下面是胡适对他的学生说的一段话,准确概括胡适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2分) 有人说:“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A: 没有图书馆和实验室不能做学问。 B: 有了图书馆和实验室也不能做学问。 C: 做学问不仅需要图书馆和实验室。 D: 做学问不需要图书馆和实验室。

忆往昔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看今朝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在 班级“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主题班会上,同学们推举出了“最新风流人物”——刚刚获得法国女子网球公开赛冠军的中国选手李娜,她是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运动员。请结合李娜的事迹,补全对联。(2分)

上联:枪鸣靶中 海峰奥运摘金 中华英姿初现

下联:

答案示例:拍响球飞  李娜法网夺冠  亚洲雄风再展 (2分。可有不同答案,合理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