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结合下列提示,说说百度网图标的含义。

提示:① 图标中间的“熊掌”图案源于“猎人巡迹熊爪”;

②“百度”二字源于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

[c907635a950a6b00.gif]

为宣传人类辉煌的文明成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校正开展“庆世博,迎端午”主题实践活动。假如你是参与者之一,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将下面所给的词和短语组成一副对联。

世博 端午 盛会 佳节 临寰宇 降神州

上联: 下联:

[c66a689c20cd3376.gif]

为了研究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对城乡213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三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答题。 (8分)

材料一:14部推荐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三名的名著是《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水浒》。

材料二: 影响阅读名著的原因:

原因

人数

所占比例

A.找不到书

70

33﹪

B.没时间

105

49﹪

C.不喜欢

38

18﹪

材料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作品深受同学们喜爱。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阅读了《呐喊》和《聊斋志异》。在外国作品中,有《格列佛游记》《简爱》和《名人传》等。同学们说,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品位。成长,离不开文学名著的滋养。

⑴《水浒》是大家最喜爱的名著之一,你一定能写出下面三位好汉的姓名,并就其中一人再补充一个故事。(4分)

①他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②他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落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

③又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手,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

补充一个故事

⑵探究材料二的图表得出结论(2分)

结论:

⑶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是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_________”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为号召更多的人阅读文学名著,现请你在“雅虎”网站发一贴,向大家推荐材料三中你最喜爱的一部名著。(2分)

(4分)⑴①鲁智深(鲁提辖、鲁达) ②宋江   ③李逵

鲁智深(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李 逵(黑旋风) 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李逵背母

宋 江(及时雨) 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寻阳楼题反诗、三打祝家庄

⑵如:学生本人和家庭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认为影响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原因是“没时间”的同学有10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9﹪。

一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二是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被用来看电视或上网等,挤占了阅读名著的时间。

认为影响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原因是“不喜欢”的同学有3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这部分学生大都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未能从读书中获取教益和乐趣。个别同学有欣赏趣味低俗化的倾向。

⑶“智马国游记”推荐略

当你漫步大街上,商店鳞次栉比,店名也各具特色。请列举一个你最欣赏的店名,并说说理由。(4分)

店名: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之成理即可。

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5分)

伊索寓言中《农夫和鹤》说的是:一个农夫在他刚播种的耕地上,张着罗网,许多来吃种子的鹳雀被捉住了,当中还包括一只鹤。鹤的腿被网弄断了,他哀求农夫饶它一命:“主人呀,请你把我放了吧!我折断了腿,也够你可怜我的了,而且我并不是鹳雀,我是一只鹤,是一只性情温弱的鸟儿呀!你瞧,我多么孝敬我的父母,我天天为他们工作,再看看我的羽毛,和鹳鸟也完全不一样呢!”农夫大笑说:“你说的话也许不错,可是我只知道,你是和这些强盗似的鹳雀一起被捉到的,所以你应当和他们得到同样的命运。”

我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者自清,不要和坏人同流合污。

就算有再美丽的外表,而没有美丽的心灵,去办坏事也不算真正的美丽!

人们切莫与坏人交朋友,更不要做坏事。(言之有理,符合文意即可)

品读读书名言。(6分)

(1)下面是古今中外名人读书的经典语言,请选择其中的一条加以赏析。(2分)

①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②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2)前人为我们总结了许多读书经验和方法,下面有三则关于这方面的材料,请仿照示例,进行总结。(4分)

A.伏尔泰:重新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

B.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冰心:读书恨与古人同。

示例:从材料A.中我懂得了读书可采用“再读法”。

从材料B.中我懂得了

从材料C.中我懂得了

(1)示例:①句运用比喻的修辞(1分)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多读好书,可以让自己变得更聪明。(1分)

(2)读书可采用读思结合法(2分)。读书可采用创新法。(2分)

综合性学习。(2分)

(1)我最钦佩的一个名人是------------------------------------------------------

(2)请写出你钦佩这个名人的理由------------------------------------------------------------------------------

某中学对该校初三的学生就“焦点访谈”和“快乐女声”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焦点访谈

快乐女声

喜欢

不太关注

喜欢

不太关注

29%

71%

81%

19%

⑴概括地说,统计表反映的情况是: 。 (2分)

⑵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问题?(2分)

①喜欢“快乐女声”的学生远远多于关注“焦点访谈”的学生。(大意对即可)

②对不同电视节目的关注反映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或“多数学生不关注社会问题”或“青少年学生特别钟爱娱乐节目”之类意思也可)

下面两则材料,反映出了一个什么共同问题?请将这一问题写在下面,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条相应的建议。(3分)

①据某报调查,15-45岁这个年龄阶段,有近60%的人不知道5月14日是什么节日。当知道这天是“母亲节”时,在访问中,很多人认为这一天与往日相比,也不是特别在乎,也没有打算以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问候和祝福。还有部分人认为,这天是外国节日,我们没有必要去记住它,过好自己的这一天就可以了。

②据调查统计,约有57%的中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日记得很清楚,并且在这一天往往要邀请同学或朋友来祝福一下。但是对自己母亲的生日却不知道。主动关注母亲生日的也不多,在母亲生日到来之际,往往需要他人的提醒。

两则调查材料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建议:

[9950362c4228e294.gif][da0b6e1af9c644dd.gif]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有了新规定:作文“每个错别字扣1分”。这一规定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热议。

上海某中学学生某说:“高考现场非常紧张,很有可能一边构思作文一边产生笔误,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扣分,我会觉得比较委屈。”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这些年来,学生母语水平下降令人担忧。通过考试罚错字来加强母语地位,是不得已而为的办法!

80后某作家则担心考生纠结在错别字上,写不出好文章来!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认为这个规定能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母语上。

对此新规定,你是怎么看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观点:我认为中国人应该写好汉字,中国有句古话“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写字是每个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字写得如何,常常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或受教育水平的一个标志。

反对观点:我觉得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连签名都可以用电脑来设计,实在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去练习写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