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词1分,共5分)
①山门圮于河 圮:( ) ② 竟不可得 竟 :( )
③ 湮于沙上 湮:( ) ④ 不亦颠乎 颠:( )
⑤ 但知其一 但 :( )
① 倒塌。② 终于,到底。③ 埋没。④ 通“癫”,疯狂。⑤只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词1分,共5分)
①三十而立:
②虽有嘉肴:
③不知其善也:
④然后能自强也:
⑤ 教学相长: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词1分,共5分)
①三十而立:独立做事情 ②虽有嘉肴:即使 ③不知其善也:好,妙
④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 ⑤ 教学相长:增长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每词1分,共5分)
(1)暮而果大亡其财( ) (2)马无故亡而入湖 ( )
(3)智子疑邻( ) (4)天雨墙坏( )
(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解释下列各组加横线的词。(5分)
(1)丢失。
(2)逃跑。
(3)认为……聪明
(4)下雨
(5)带领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词1分,共5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三十而立。( )
(3)人不知而不愠。 (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5分)(1)说:通悦,愉快 (2)立:站立,独立做事情 (3)愠:生气
(4)乐:以……乐趣(5)斯:这,指河水
对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B: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这么大,或那么大) 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指声音响亮明朗)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指婴儿生下来)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词1分,共5分)
(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未若柳絮因风起。 ( )
(4)陈太丘与友期行。( ) (5)友人惭,下车引之。( )
(1)讲论诗文 (2)相比 (3)凭借 (4)约定 (5)拉
下列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阅历 历历在目 B:筹备 略胜一筹 C:故意 依然如故 D:安稳 安然无恙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亭子虽然如此轩敞,却没有一点寒气袭人的感觉。 理解:轩,本义指古代有围棚而前顶较高的车。在句中形容亭子很高。 B:当今娱乐圈中的一些歌手把炒作视为一夜成名的捷径。 理解:炒,本义指把东西放在锅里搅拌着弄熟。在句中形容反复做夸大的宣传。 C:苏辙早期的文章充满锐气,后来屡遭贬谪磨难,文笔才趋于沉静平和。 理解:锐,本义指刀枪的锋刃快或尖。在句中形容文章内容扣人心弦。 D: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 理解:屹,本义指山势高耸。在句中形容哈尔威船长高大、沉稳的样子。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创意 诗情画意 B:情境 身临其境 C:强壮 理直气壮 D:尊重 语重心长
对下列句中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俗话说“众口难调”,即使再优秀的家装设计,也不可能合乎所有客户的胃口。 理解:“胃口”比喻对家装设计的兴趣喜好。 B:长征期间,刘伯承司令与彝族首领举行结盟仪式,建立了红军与彝族同胞的手足之情。 理解:“手足”比喻双方的关系像兄弟一样亲密。 C:鲁迅先生把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称为“中国的脊梁”。 理解:“脊梁”比喻在中华民族中起中坚作用的人。 D:贝多芬创作的第五交响曲以特有的音乐旋律,表达了他“要扼住命运咽喉”的心声。 理解:“咽喉”比喻生命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