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8分)
(1) 邑人奇之(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或以钱币乞之 ( ) (4)地维绝( )
(5)对镜帖花黄( ) (6)道渴而死( )
(7)会宾客大宴( ) (8)当是时( )
以……为奇
指历史。
有的人
断掉
通“贴”粘贴
在道上
宴会
这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①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②道理极易明白。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④原为fó jiāo 用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加线字另作解释。
(1)茁壮生长:
(2)油然而生:
(3)不可名状:
(4)落英缤纷:
(5)冥思遐想:
(6)恍然大悟:
(1)形容生长旺盛的样子。茁壮,强壮,健壮。 (2)形容思想和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油然,自然而然地。 (3)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名,说出。 (4)落花繁多而凌乱。落英,指落花。 (5)深沉地思索。遐,远。 (6)形容忽然醒悟。恍然,忽然。
结合语句的意思,解释加线的词语。
A.、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熬:
B.、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
C.、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
A.熬:忍受,耐苦支持。B.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C.委屈:这里是指不按儿子的意愿办事使儿子受到委屈。
下列句中的“熬”字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 ( )
A:写好报告,他又熬了一个通宵。 B: 小米熬成的稀饭,吃起来真香! C:小媳妇熬成婆。 D:回头想想,那年岁还不知怎么熬过来的。
下列括号中的句子是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B: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老太婆的嘴。) C: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讲义气。) D: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完全不放在心上。)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他们不知道,万方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仗义:
②我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
合二为一:
③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
满不在乎:
①讲义气②两个合成一个,指关系非常好③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解释多义词。
①以、木: ②曰:
能以径寸之木( )( )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以至鸟兽、木石( )( ) 文曰“初平山人”( )
③奇: ④有:
明有奇巧人( ) 明有奇巧人( )
长约八分有奇( ) 长约八分有奇( )
⑤为: ⑥而:
为宫室、器皿、人物(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启窗而观( )
为人五;为窗八(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⑦可: ⑧云:
高可二黍许( ) 盖大苏泛赤壁云( )
珠可历历数也( ) 此中人语云( )
①用 以及;木材 树木 ②叫 是 ③奇异 零数④表示存在的动词 通“又”⑤雕刻 是 有⑥表示并列关系,又 表承接关系,无意义 表示转折关系,然而、可是 ⑦大约 可以⑧句尾语气词 说
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有奇巧人( ) 2.罔不因势象形( )( )( )
3.尝贻余核舟一( )( )( ) 4.盖大苏泛赤壁云( )( )
5.高可二黍许( )( )( ) 6.启窗而观( )
7.箬篷覆之( )( )( ) 8.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 10.石青糁之( )( )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 ) 12.如有所语( )
13.其两膝相比者( )( ) 14.佛印绝类弥勒( )
15.矫首昂视( )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17.珠可历历数也( )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
19.其人视端容寂( )( )( )( ) 20.若听茶声然( )( )
21.其船背稍夷( )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
23.长曾不盈寸( )( )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1.奇妙精巧 2.无不 顺着 雕刻 3.曾经 赠 我 4.句首表示推测语气 荡舟游赏 5.大约 黄米 上下、左右 6.打开 7.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盖 代词船舱 8.正对着 9.缓缓地 起、产生 10.用石青 涂抹 11.高 帽子 胡须 12.说话 13.他们的 靠近 14.极(十分)像 15.举、抬 16.不相类似 17.分明可数的样子18.梳着椎形发髻 19.注视着、看 认真 神色 平静 20.好象 ……的样子 21.平 22.清楚明白 黑 23.竟然 满 24.长而窄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2、诎右臂支船( )
3、左手倚一衡木( )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1.通“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2.通“屈 ”弯曲3.通“横”4.通“父”,男子的美称5.通“拣 ”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