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散入珠帘湿罗幕

 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狐不暖锦

裘:皮衣             衾:被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有朋自远方来 ( )(2)学而不思则罔 ( )

(3)必有我师焉 ( ) (4) 三十而立 ( )

(1)朋指有学习乐趣,而且志同道合的人

(2)罔:迷惑、糊涂

(3)答焉,是兼词“于之”的意思,翻译为“在其中”。

(4)立”应该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身,”的立

解释加点的词:

(1)天墙坏:

(2)子疑邻:

(3)而果大其财:

(4)其子曰:“不,必将有盗。”:

(5)马无故而入胡:

(6)人皆之:

(7)此何遽不为福乎:

(8)其子骑:

(9)其马胡骏马而归:

(1)雨:下雨

(2)智:以……为聪明

(3)暮:傍晚  亡:丢失

(4)筑:修补

(5)亡:逃跑

(6)吊:安慰

(7)何遽:怎么就

(8)好:喜欢

(9 )将:带领

“影子说这话的时候,觉得无比幸福。”一句中,对“幸福”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影子是光明的孩子,而盲孩子不是。 B:影子觉得盲孩子看不见周围的一切,而自己能而感到幸福。 C:影子觉得自己能够陪伴并帮助盲孩子而幸福。 D:影子受到人们的称赞而感到幸福。

注音并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着河水:

(2)勃勃生气:

(3)疲劳不

(1)掺(chān):把一种东西混合到另一种东西里去。

(2)勃勃(bó):精神旺盛的样子。

(3)堪(kān):能忍受。

《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君”是对人的尊称;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做出最佳的抉择:

北固山下:次( )

A.次序 B.到 C.停泊 D.驻扎

②风一帆悬 :正( )

A.正前方 B.顺 C.大 D.正在

③明月别枝惊鹊:别枝( )

A.树枝 B.另一个树枝 C.告别枝头 D.别上枝头

④路转溪头忽:见( )

A.看见 B.发现 C.见面 D.出现

①C  ②B  ③B  ④D

相信你肯定能给下列词语一个正确的解释:

(1)唱和:

(2)禅心:

(3)玄奥:

(4)德高望重:

(5)波光明灭:

(6)返老还童:

(7)津津乐道:

(1)指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2)fó jiāo 指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3)玄秘深奥。

(4)道德高,名望重。

(5)波光或明或暗,形容时间流逝。

(6)由衰老恢复青春。

(7)很感兴趣地谈论。

看注释,查工具书,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勿于人。

(1)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学过的功课,不也高兴吗?“说”同“悦”,愉快。

(2)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三省:多次检查,反省。

(3)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故:旧的知识。

(4)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罔:迷惑;殆:有害。

(5)士大夫不能够不强毅。弘毅,强毅。

(6)自己不愿要的,也不要给予别人。欲:要;施:给,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