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表格例句中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 例句 | 含义 |
策 | 执策而临之 | 鞭子,名词 |
策之不以其道 | |
食 | 食不饱,力不足 |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 |
其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 |
其真无马邪? | |
其真不知马也难道 | |
之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
策之不以其道 |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解释下列表格例句中的一词多义:
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
shí,吃 |
sÌ,通“饲”,喂 |
sÌ,通“饲”,喂 |
代词,它,指代“千里马 |
表反问语气 |
恐怕,表推测语气 |
结构助词“的” |
代词,它,指代“千里马 |
调节音节,无意义 |
解释下面画横线实、虚词的含义
- 千里马——
- 伯乐——
- 才美——
- 外见—— ”
-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不以其道——
9、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10、骈死于槽枥之间 ——
1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2、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3、 、才能,美好的素质4、表现在外面,“见”通“现5、用鞭子打,驱使6、面对7、竭尽8、方法,正确的方法 9、受辱、辱没10并列而死 。 喂牲口用的食器11、可是
解释加点的词。
(1)普少习吏事:______________ (2)及为相:________________
(3)太祖常劝以读书:____________ (4)每归私第:________________
(5)既薨:___________________ (6)家人发箧视之:________________
(7)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________ (8)普明日复奏其人:________________
(9)碎裂奏牍掷地:______________ (10)卒用其人:________________
(1)熟悉 (2)等到 (3)用 (4)府第,大的住宅 (5)已经 (6)打开 (7)但把 (8)第二天
(9)把……撕碎(10)终于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寡学术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2)处决如流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3)普性深沉有岸谷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4)多龌龊循默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5)普颜色不变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1)学问 某一方面专门的学问 (2)处理决断 枪毙(3)性格沉着 不慌不忙,稳重
(4)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肮脏(5)脸色 色彩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
携手同行( ) 不觉眼红( ) 胃在叽哩咕噜地__( )
水泄不通( ) 花团锦簇( ) 为大家谋福利( )
拉着 嫉妒 表示饥饿 流 汇集 谋求
解释下列词语。
A.不求甚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油然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不可名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冥思遐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指不深入领会,只停留于一知半解;
B.指某种心情自然而然的产生;
C.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描述或说出;
D.深入思考,想尽办法。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其中加粗词的意思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奇:对……感到惊奇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以宾客之礼待他的父亲。
(2)利:认为……有利可图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辨别以下加粗字的含义。



(1)①他的,指方仲永的。②代方仲永写的诗 ③这样 ④他 ⑤他的 ⑥他
(2)①代“书具”;②代“仲永”;③代“仲永写的诗”;④代“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⑤结构助词“的”;⑥调节音节,无意义
(3)①引出对象,可译为“向” ②在 ③表示比较 ④动词后缀
解释加粗的字。
①世隶耕( ) ②未尝识书具( )
③并自为其名( ) ④指物作诗立就( )
⑤稍稍宾客其父( ) ⑥或以钱币乞之( )
⑦环谒于邑人( ) ⑧不能称前时之闻( )
⑨泯然众人矣( ) ⑩受之于天( )
⑾贤于材人远矣( ) ⑿得为众人而已耶( )
①属于 ②曾经 ③题上 ④完成 ⑤渐渐 ⑥有的(人) ⑦四处拜访 ⑧相当 ⑨完全 ⑩承受 ⑾胜过 ⑿能够
A B.
生命诚可贵, 砍头不要紧,
爱情价更高。 只要主义真。
若为自由故, 杀了夏明翰,
二者皆可抛。 还有后来人。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生命诚可贵( )
②若为自由故( )
2.比较阅读这两首诗。
①A.诗的哪两句与B.诗的前两句意思相同?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B.诗的前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革命精神?
1.①的确、实在 ②死亡
2.①后两句。自由高于一切,为自由献身,死得其所。 ②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者前赴后继,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