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2)杂然相许( )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5)入则无法家拂士( )
(1)将近 (2)赞同 (3)通“返”,返回 (4)责任,担子 (5)同“弼”,辅佐(平时注意积累课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
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① 莫: ②圉: ③寇:
①莫: 没有人 没有谁 ② 圉: 通“御”,抵御、抵挡 ③ 寇: 入侵
按照课文的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且焉置土石?(《与朱元思书》) ( )
(2)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惠子相梁》) ( )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4)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 )
(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 )
哪里 ; 通“叛”,背叛 ; 使…惊动 ; 益处 ;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画线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约翰·贝勒斯说得好:“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游手好闲:指人游荡懒散,好逸恶劳。 B:宋朝陈正之多年苦学,涉猎群书,但边读边忘,一事无成。
涉猎:粗略学习。 C: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青竹上烤出的水份。 D: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而著名的学者。
说说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有什么不同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1)被任用,被起用、送出,发生等(2)被举荐,被选拔、往上托,推举(3)“然”,代词,“这”,“然后”,这以后、连词,表示后一个动作、事情紧承上一个动作、事情(4)在里面,国内、进入
(2015届江苏盐城中考)根据情境,下列加点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奇葩规定,有的毫无道理,甚至荒唐可笑。(别致、含微讽、调侃的意味) B: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给与你这现世宝。(只出丑、丢脸的家伙,丢人现眼的人) C:莫泊桑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指官员刚刚下车,初到任所) D:无事不登三宝殿,半夜三更前来,实在是打扰先生了。(表示没事不到皇宫来)
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组是( )
A: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折损:因过分尊敬使人承受不起,客套话。 B: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 修长:修理的长长的。 C:却仍恪守着父亲那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遗训。 恪守:严格遵守。 D:我停车小憩,加油加水。 小憩:短时间的休息。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便要还家 (2)惟吾德馨
(3)可爱者甚蕃 (4)其两膝相比者
(5)相与步于中庭 (6)上下一白
(1) 通“邀”,邀请 (2)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3) 多
(4) 靠近 (5) 一起、共同 (6) 全
下列各组中,加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A:悉以咨之 / 宣悉以班诸吏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 欣然起行 C:若儿戏耳 / 若毒之乎 D:(1)宜乎众矣 / 宜多应者
为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一年之计在于春
A:计算 B:主意、计谋 C:打算 D:策罐 ( ) (2)呼朋引伴A.指引B.牵引C.引申D.招引 ( ) (3)欣欣然张开了眼A.然而B.……的样子C.这样D.对 ( ) (4)朗润A.光线充足、明亮B.声音清晰、响亮C.朗读D.稀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