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反应压力高时,应()。
A:降低气压机转数,提高反飞动量 B:降低气压机转数,降低反飞动量 C:提高气压机转数,提高反飞动量 D:提高气压机转数,降低反飞动量
下列关于鼓风机“飞动”(或称喘振)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飞动是风机风量升高到某一区段时,其风量、风压和功率发生的不稳定波动 B:飞动的大小与风机的特性有关 C:飞动的大小与管道的特性有关 D:安装放风管,发生飞动时可适当放风来避免或减小飞动
贺兰山岩画自发现以来,给人们的震撼和向人们提出的问题几乎同样多,有关岩画的内容、年限、创作族群等等问题,专家们____,贺兰山岩画上空的这些谜团至今依然烟云缭绕。考古界有句名言:“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贺兰山岩画似乎____了这句话,岩画研究中的诸多观点都陷入了一种不可确定中。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唇枪舌战 延伸 B:莫衷一是 呼应 C:不置可否 诠释 D:各持己见 印证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想到好的句子。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责骂。⑥胡:为什么。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喜欢、爱好)B.、使侄录之(让、叫)
C.、皆讥笑之(都、全)D.、致余忘之(剩余)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译文:
(2)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译文:
5、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4分)
3.D(2分)
4.①张丞相认真看了许久,自己也认不出来。(要译出“熟”和“亦”的准确含义)(3分)
②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 忘记了写的什么了。(要译出“胡”和“余”的准确含义)(3分)
5 .(4分)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原因:1、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2、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9.与“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丞相熟视久之(《草书大王》)
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
C.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D.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2分)
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21.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2分)
19.(3分)D
20.(2分)便责骂他的侄子:“你为什么不早问?(1分)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写得什么了。(1分)
21.(2分)该责怪的是张丞相。(1分)原因:①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②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原因写①或②都可得分)(1分)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 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2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________
(2)使侄录之________
(3)侄罔然而止________
(4)执所书问曰________
2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2分)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我)
(1)皆讥笑之 ________
(2)诟其侄曰 ________
(3)汝胡不早问 ________
(4)致余忘之 ________
24.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此何字也?
(2)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
25.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分)
22.(1)喜爱 (2)叫,让 (3)迷惑 (4)拿,持
23.(1)他 (2)他的 (3)你 (4)我
24.(1)这是什么字呢?
(2)张丞相仔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
25.该责怪的是张丞相。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儿问。
赵兴同学搜集到两幅关于孔子名言的书法作品,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第一幅) (第二幅)
(注:第二幅作品文字内容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请将第一幅书法作品中的名言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在下面的米字格中。
,
(2)下面是对第二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幅作品是行书,笔画放纵流动,如行云流水,飘逸俊秀。
B.第二幅作品是草书,笔画放纵流动,如行云流水,飘逸俊秀。
C.第二幅作品是草书,笔画奔走游突,如烟云缭绕,龙蛇飞动。
D.第二幅作品是行书,笔画奔走游突,如烟云缭绕,龙蛇飞动。
(1)工整;规范;美观。 (2)C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他退休以后,在家含饴弄孙,这也是一种乐趣。 C: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 D:风静波平时的喀纳斯湖似一池翡翠,随着天气的变化又更换着不同的色调,自晨至夜变幻着风采,每当烟云缭绕,雪峰、青山若隐若现,恍如隔世。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烟波浩渺的蓬莱仙阁,烟云缭绕,或明或暗,真是巧夺天工。 D:战士们正趴在堑壕沟沿上,紧握着上了刺刀的枪,虎视眈眈地望着北营。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中以“东风”“明月”反衬自己悲痛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中,作者以菊花与莲作对比,指出莲是花中君子,描写菊花的句子是:菊,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美好愿望如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花之隐逸者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东风”“明月”“菊花与莲作对比”“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逸”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