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是()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造饮辄尽
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B: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同舍生皆被绮绣。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造( )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颇示( )己志
③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 ④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
9.翻译句子。(4分)
①因以为号焉。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10.两文分别写五柳先生和醉翁的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
8. 答案:①往,到;②显示,显露;③从;④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评分:答对一个词语解释得1分,共4分。
9. 答案:①就以此为号;②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号叫醉翁
评分:翻译准确一句得2分,共4分。
10. 答案:(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醉翁)借酒助山水游乐之兴。
评分:答出一点得2分,共4分。
阅读理解
文言文阅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蝉则千转不穷( ) ⑵晏如也( )
⑶造饮辄尽 ( ) ⑷才美不外见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⑵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答案略
2、答案略
解释下列加点词
1、微斯人( ) 2、斗折蛇行( ) 3、执策而临之( )
4、造饮辄尽( ) 5、不能以游堕事( ) 6、佳木秀而繁阴( )
略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互相轩邈 ②蝉则千转不穷 ③鸢飞戾天 ④造饮辄尽 5曾不吝情去留
①互相轩邈(向远处伸展)②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
③ 鸢飞戾天( 至、到) ④造饮辄尽(往,到) 5曾不吝情去留(舍不得)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C: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D: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 (2)造饮辄尽__________
(3)性嗜酒__________ (4)每有会意__________
(5)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 (6)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_________
(7)晏如__________ (8)以乐其志__________
(1)何处 (2)到……去;每每,总是 (3)喜好
(4)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 (5)急切追求的样子
(6)推究;代词,指五柳先生类 (7)安然自若的样子 (8)使……欢乐
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B:造饮辄尽(制造) C:辍耕之垄上(停止) D:胡不见我于王(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