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打水洗涤,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外面。

(2)(家里打了井)获得一个劳动力,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1)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2分)

    (2)我唯独喜爱莲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

显得妖艳(妖媚)。(2分)

做个小翻译!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4)见二虫斗草间。

(1)用心地想像,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了鹤。

(2)常蹲下身子,使身子与花台平齐。

(3)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像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4)看见两只虫子在草间争斗。

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A.: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B.: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文:

A、孔子说:“看见贤达的人就想着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达的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似的毛病)。B、看见渺小的事物必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以外的乐趣。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注)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②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0da4e5a1c9b86dfa.jpg]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临江之人畋①,得麋麑②,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③之。自是日抱就犬,习④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麂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⑤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⑥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注释】①畋:tián,打猎 ②麑:ní,一种小型鹿类 ③怛:dá,吓唬 ④习:常常 ⑤抵触:相互亲近地碰撞;偃:yǒn,互相碰撞翻滚 ⑥啖:dàn,吃,这里解释为舔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麇麂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

②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10.①小麋鹿逐渐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只麋鹿,认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

  ②三年之后,麋鹿走出家门,看见大路上有一群野狗,跑过去想跟他们玩耍

翻译下列句子。(6分,每句3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译文:

(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2)董宣不答应,(小太监)用强力使他叩头,董宣两只手撑在地上,始终不肯低头。

译文:董宣,字少平,陈留圉地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一个人,因为(家奴)藏匿在公主家,差吏抓不住他。等到公主出行的时候,(公主)让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亭等候他们,(董宣)拦住马车,边用刀在地上画,边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大声喝斥着家奴让他下车,接着打死了(家奴)。公主立即回到皇宫,将这事告诉了皇帝。光武帝大怒,召见董宣,准备用鞭子打死董宣。董宣叩了个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呢?”董宣说:“陛下您因圣明有德而复兴,但放纵家奴杀死平民,您凭借什么来治理天下呢?我不需要您用鞭子打死我,我会自杀了断的。”当即用头撞击柱子,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太监强拉住他,让他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不答应,(小太监)用强力使他叩头,董宣两只手撑在地上,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皇帝您是平民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和死刑犯,差吏不敢上门(抓捕),您现在是天子,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皇帝跟百姓不同。”接着,称董宣为“强项令”让他退下,并赏赐三十万钱。董宣全部分发给各位差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欺人的权贵,使他们都害怕得发抖。京师称之为“卧虎”。歌颂他是“没人击鼓鸣冤的董少平。”
   (董宣)任县令五年。七十四岁时,死于任上。皇帝派大臣前去察看,只看见用布裹着尸体,妻子儿女相对哭泣,(家中)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皇帝很伤心,说:“董宣廉洁,直到他死后才知道。”因为董宣曾经做过二千石的官,就赏赐给他一条绿色丝带,按照葬大夫的礼节埋葬了他。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上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贾人怜其志,且恐鸿死而金无取偿也
  翻译: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选自教科书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翻译:
  

商人怜悯鸠的志向,并且恐怕鸠死了而十金没法补偿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在外面带兵。
 

 

翻译(6分)
  ①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翻译①况且我听说凭借道德显荣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妻子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可以为国争光.
  ②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绸之类的东西,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翻译下列句子:(5*2=10分)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⑶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⑸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凡是应该有的东西,没有没有的
老虎见了,与自己比是庞然大物,以为是神,便隐藏在树林中偷看它。
大自然里得到了许多启示,领会到人生之真谛,但又感到无法用言语表
达,当然,也无须用言语表达。
即使每个人有一百只手,每个手有一百只手指,也指不出其中的一处,
即使每个人有一百张嘴,每张嘴有一百个舌头,也说不清其中的一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