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行为目的定律,最重要的人性定律是?()
A:博爱 B:爱有差等 C:众生平等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冰心创作所追求的“爱的哲学”的具体内容包括()
A:母爱 B:博爱 C:互爱 D:童真 E:大自然
关于孔子的“仁爱”之“爱”,理解正确的是()。
A:兼爱 B:平等的爱 C:有差等的爱 D:博爱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道德教育的要素是()
A:对母亲的爱 B:感觉、观察力 C:乐于助人 D:博爱、仁义
西方的“博爱”可以说是先秦墨家()思想的最好对译,它还脱去了西方“博爱”的zōng jiāo 色彩。
红十会提倡的()思想是当今人类社会公义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A:人道主义 B:仁义主义 C:博爱 D:爱人
法国的蓝白红三色国旗分别代表()
A:自由、和平、博爱 B:平等、博爱、和平 C:自由、平等、博爱 D:平等、博爱、自由
联合国制订的(《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确立了一种新的度量发展标准,即( )。
A:人类发展指数 B:人类进步尺度 C:人类素质标准 D:人类博爱指数
2011年6月30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地铁南京南站展厅一面巨大的“爱墙”默默注视着南来北往的乘客,这面墙上铭刻着4000多人对于爱的感悟。为了更好地感悟、弘扬博爱精神,高三某班班主任带着学生开展“伫足爱墙”的主题班会活动。
活动一:汇聚爱的双手
伫足“爱墙”前,同学们看到从超过万件的征集作品中选出4000多条爱的箴言,被铭刻在大理石上。近看可以看到每一个句子,而离开一定距离看,4000多条爱的箴言又汇聚成六幅捧着爱心的双手画面。爱的内涵,不再局限爱情之爱,还包含了亲情友情之爱,民族国家之爱、人类自然之爱。
(1)请体悟“爱墙”的文化意义。
活动二:品味爱的箴言
墙上有知名作家、书法家、艺术家的作品,也有大中小学生和普通市民对爱的感悟,其中有很多精彩的句子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余光中“从爱出发,终会抵达”;白岩松“远看是佛,近看是爱”;敬一丹“爱是心与心的呼应”;某校初二学生“爱,就是我把大部分薯条给他,但是不介意他是不是也把大部分薯条给我”;有个一年级小学生夹杂着拼音写道“妈妈的ai,xiang可乐,甜甜的,真好he呀!”;拉贝的孙子用德文写下了“在灾难的时刻,离开朋友是不合适的。”┅┅
(2)“不同的人对爱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请你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进行辨析。
活动三:传递爱的火炬
南京一直以来享有“博爱之都”的美誉。为了进一步弘扬博爱精神,该班同学倡议全校师生开展“弘扬博爱精神,感恩回报社会”的志愿活动。
请你围绕该主题设计一个具体活动,并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各选一原理说明活动的设计依据。
(1)①有利于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递博爱精神;②有利于人们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2)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阅历,对爱的体验会不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观点具有合理性。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不同的人对爱的体验也会呈现相似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观点具有片面性。
(3)答题要求:设计的活动应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功能,语言简练。阐释的意义切合所设计的活动。
答题示例:
活动:与贫困地区的孩子开展“沐浴快乐阳光、我们携手同行”主题夏令营活动;参与社区敬老活动。
《生活与哲学》依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文化生活》依据:文化对人的影响(如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有利于人们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拿破仑在被征服地区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②拿破仑对被征服地区进行了压迫③拿破仑遭到了被征服地区人民的__ ④称帝违反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遭到法国人民的普遍反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